王擎欣
摘 要 近年來,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使很多小學校園內(nèi)的教學方式方法都有所改變。那么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的評價不但評價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同時也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并且又以前的教師單方面評價學生轉(zhuǎn)變?yōu)閹熒g的互評,學生與學生間的互評。那么對于小學生來說,信息技術課程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操作能力較差的話,就無法有效掌握信息技術課程的內(nèi)容。有效的評價不但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知識方面的互相交流,那么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有效評價呢?本文將分析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評價存在的問題以及有效評價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性,最后探討有效評價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的策略。
關鍵詞 小學信息技術 有效評價 多元策略
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課堂的教學評價已經(jīng)成為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并且在評價的過程中要遵循新課程改革的方針,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表現(xiàn),還要注重學生多元化的發(fā)展。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來說,這時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那么對于小學生來說,在操作的過程中由于能力的因素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差異,并且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也都有著不同。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評價,不能按照一個具體的標準水平進行評價,對每個學生都要進行多方面的了解,綜合具體的情況進行評價,才能不斷提高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率。
1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評價存在的問題
1.1信息技術教育評價過于形式化
對于現(xiàn)階段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大多教學中都將教育評價融入到課堂中,但是并沒有發(fā)揮出教育評價本身的效果,其中的原因是在開展教育評價時,大多的教師都只是進行形式化的評價,簡單來說就是在教學結(jié)束后簡單的對學生進行評價一下,并沒有讓學生真實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中的情況,也無法與同學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無法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水平。
1.2信息技術教育評價以課堂為主
新課程改革中提出,要注重學生全方面發(fā)展,開展教育評價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大多教師還存在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對于學生的評價也都是根據(jù)課堂的教學和學習成績進行評價,這樣單一的評價方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成績只能說明學生近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如果按照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會大大降低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學習上的挫敗感,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教學產(chǎn)生抵觸情緒。
1.3信息技術教育評價手段單調(diào)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評價過程中,大多教師選擇的評價手段都較為單一。其實對于教育評價活動來說,和正常的教學一樣,如果一直存在單一的評價手段,那么就無法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獲取的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新奇的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評價活動的樂趣,從而積極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使學生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信息技術教育評價手段的單調(diào),也是影響有效評價活動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評價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2.1師生互評促進師生間的了解
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在他們的心目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那么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來說,學生也會非常重視。每個小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讓教師認可自己。而教師也應該將學生對自己的評價重視起來,讓教師正確認識到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及教學中的情況。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師生之間互相了解,更好的促進教學的開展。增強師生之間的了解也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友誼關系,這種和諧的友誼關系也會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讓教師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地實施自己的先進教育模式,學生也會積極配合。有自己人格魅力的教師會讓學生對自己產(chǎn)生崇拜心理,教師就是學生模仿和學習的榜樣,在這種心理下,學生會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教導,學習知識也會更加高效。
另外,師生互評其實可以更好的轉(zhuǎn)化學困生,對于學困生來說,要比一般的學生更加渴望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好的評價可以激勵學困生的上進,而批評的話,會使這些學生感受到挫敗感,從而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上出現(xiàn)墮落的現(xiàn)象。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遠遠要比學到一些簡單的理論知識要重要的多,學生一旦培養(yǎng)了自信的品質(zhì)會對他們今后的人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2.2學生互評,活躍課堂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操作能力方面的不同,所以在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情況也不同。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不僅能讓學生更加正確的認識到自己,還能認識到別的同學的優(yōu)點,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共同學習。例如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計算機制作多媒體作品這方面的課程,部分學生的操作能力相對較強,而且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將作品進行精美的制作,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作品相對較為薄弱,不夠精美。那這個時候?qū)W生之間就可以互相進行評價,教師可以讓操作能力強的學生去幫助能力弱的學生,共同進步。這樣的評價改善了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沉重的缺陷。
2.3學生自評,增進全面認知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對事物的認識能力還不夠全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大多是以自我為中心,對自我的評價能力較弱,但他評能力卻較強。根據(jù)小學生的這一特性,教師可以運用小學信息技術的實際教學來增強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使小學生自己能夠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例如: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當學習到對文章進行排版這部分內(nèi)容時,學生在學習完如何排版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對自己的排版進行點評,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仔細聆聽學生之間的點評內(nèi)容。在進行完小組對各自所排版的作品進行評價之后,每個小組再評選出排得比較好的在班上進行展示,讓全班同學共同進行評價,或者教師還可以選取一、兩個排版有問題的作品,讓全班同學一起來找出問題,并幫助糾正。在這樣一個課題氛圍中,學生會以排版排的好的學生為一面鏡子,來跟自己排版的作品進行對比,然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通過課堂教學學習到了排版知識,還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了自我反思和自我判斷、自我認識,增強了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3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有效評價開展策略
3.1隨時予以評價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其實完全沒必要將教育評價活動必須定位在課程結(jié)束后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對學生進行評價,或者學生之間互評,這樣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調(diào)整。剛剛接觸信息技術教學的學生經(jīng)常會在握鼠標姿勢或者打字手法不正確,最為常見的就是在打字過程中,學生用一根手指在鍵盤上進行打字,如果教師在教學結(jié)束后對學生進行評價,那么只會讓學生聽到這個問題,但是可能并沒有將這個問題放在心里。那么如果在發(fā)現(xiàn)學生這個問題的同時,教師馬上指出學生的問題,并告訴學生正確的打字手法,這時學生會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按照教師所說的正確的手法進行打字,提高了學生對信息技術基礎的掌握。
3.2對創(chuàng)設作品的評判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有一節(jié)課是利用計算機進行繪畫,那么首先教師應該對繪畫的基礎知識進行傳授,后續(xù)的課程中一定會涉及到學生使用計算機進行自我創(chuàng)作繪畫。那么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方式較為跳躍,與成人的思維想法具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教師在對學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進行評判時,一定要站好評價位置,要以小學生的視角進行評判。如果教師站在成人思維的視角對小學生的繪畫作品進行評判,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例如,學生用計算機創(chuàng)作了一副大海的畫,那么這幅畫中海里可能有鯊魚,還有金魚等等生物,按照實際情況來說,鯊魚可能會將這些小的生物吞噬,可是在小學生的思維中,海底下的所有生物都會和平共處。這就是小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創(chuàng)作的繪畫作品評判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及評判視角。
3.3整合多重途徑
帶有靈活特性的評價途徑,包含慣常采納的自評、學習組以內(nèi)的互評、課堂終結(jié)時段內(nèi)的教師評價。多角度架構(gòu)之下的課程評價,凸顯出客觀的優(yōu)勢,評價得來的結(jié)果帶有全面的特性。經(jīng)過彼此互評,學生原初的角色被更替,這也添加了厚重的認知氛圍。只有努力整合多重途徑進行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多元評價,才能讓評價更加客觀,也更加符合實際情況。
例如,擬定好的自評項目,可以分出8個細化以后的項目,對細分出來的每種指標,都設定對應著的星級。若能獲取高層級的星級,則表征著學生既有的應用水準升高,還可預備出多樣獎品,讓獲取高層級分數(shù)的學生,能獲得對應著的某種獎勵。這樣做,學生就體悟出自主創(chuàng)造特有的趣味性,也提升了原有的協(xié)作認知。選出來的靈活指標,也不能缺失應有的指引。教師應謹慎把握總體態(tài)勢下的評價方向、關聯(lián)著的流程以及得來的結(jié)果,妥善指引學生。
4結(jié)語
綜合上文的分析和探討,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開展教育的有效評價活動教師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性,并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活動方式,通過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進行綜合評價,摒棄傳統(tǒng)評價中的弊端,讓學生們感受到評價活動帶來的樂趣,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教學的興趣。對于教育評價來說,并不是為了評價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及品質(zhì),而是要讓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道路奠定扎實的基礎,從而發(fā)揮出教育評價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嚴英蓮.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率[J].才智,2014(13):45-46.
[2] 管鳳博.小學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德州學院學報,2014(S1):55-56.
[3] 鄭玉濤,彭慧.關于小學信息技術學科評價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3(05):77-78.
[4] 韓玉敏.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構(gòu)建小學數(shù)學多元化評價體系[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77-78.
[5] 喬樹蓮.運用多元化評價方式,激勵小學生全面發(fā)展[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08(Z1):33-34.
[6] 程曉麗,董新軍.多元化評價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究[J].新絲路(下旬),2016(0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