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要:地理教學中繪制或使用中國地圖時,中國領土的“一點”、“一段”都不能少!尤其要完整標注出釣魚島及附屬島嶼、南?!熬哦尉€”與將臺灣島囊括在內的“第十段線”,以維護國家的尊嚴,并在潛移默化中充分發(fā)揮地理學科的愛國主義教育主陣地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
關鍵詞:地理教學;中國地圖;釣魚島;南海;愛國主義教育
圖1是本科期間板書、板畫訓練時,第一次對照地圖冊,在黑板上嘗試畫出的“中國地形圖”。作圖完畢,同學們發(fā)出陣陣驚嘆聲,紛紛掏出手機拍照留存。自己當時端詳這幅作品,也少不了沾沾自喜。
一年后,無意間再次邂逅這幅“中國地形圖”時,可以說,少了一份自得,多了一些遺憾,甚至是自責。因為在這幅圖中,少了一些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顯性”地“放棄”
教學技能比賽中,??吹揭恍┑乩斫處熌闷鸱酃P在黑板上行云流水般地畫出一幅或細致或粗略的“中國雄雞”輪廓,吸引住臺下學生、評委、聽課教師的注意,激起無窮的聽課興趣。
但仔細一看,很可惜的是,要么少了中國南海的“九段線”與分布其中的“點點”島礁,以及“第十段線”(忘記將我國臺灣島包容、囊括在版圖中);要么遺漏位于我國東海的釣魚島及附屬島嶼等領土。中國地圖“領土不完整”是一個嚴重的政治性問題,如果這節(jié)課要評優(yōu)質課——對不起,這個問題可不是“小問題”,“一票否決”;如果是教學技能比賽——對不起,下調檔次打分。
日常地理教學中,不少授課內容都需要使用中國地圖。部分地理教師的課件中,由于其疏忽或輕視,看到更多的是“有殘缺”的中國地圖,須引起地理教師的高度重視。
釣魚島是中國東海釣魚島列島的主島,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大體位于臺灣省的東北部。此前,由日本實際非法管轄該島。2012年9月10日起,中國政府對釣魚島及附屬島嶼開展常態(tài)化監(jiān)視、監(jiān)測[1]。
南海是中國的“祖宗?!保亲孀谑朗来鱾飨聛淼摹白鏄I(yè)”,不可丟棄,更不可拱手相讓給他人。經歷“南海仲裁案”鬧劇之后,在媒體的廣泛宣傳下,相信地理教師對于南海的“前世今生”、主權歸屬、風波緣由、重要性等問題都有基本的了解,也能深深體會到,我國人民對于南海的感情,以及中國政府捍衛(wèi)主權的決心。
二、“隱性”地“放棄”
初中地理教學中,少不了講述“我國的地形地勢”這一課。然而,常常會聽到類似“我國地勢可劃分為三級階梯”的表述,其中,也不乏從教二三十年的老教師。但遺憾的是,這個表述非常不嚴謹,甚至帶有科學性錯誤。比起展示中國地圖時的“缺斤少兩”,這種表述更為“隱性”地“放棄”了我國部分領土。
我國領土不僅包括陸地領土,還包括廣闊的海洋領土;所以我國的地勢,不僅有陸上的三個階梯,還包括如東海大陸架(中國領土向中國東海的自然延伸)在內的第四級階梯。上述表述應為“中國陸地地勢劃分為三個階梯”,或為“中國地勢存在四級階梯變化”較為嚴謹、妥當。
三、教學建議
領土主權無小事!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寸土必爭!學校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地理課程和地理教師責無旁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家國情懷”的熏陶,并不是抽象、空洞的口號,或停留在課程標準中一句冰冷的要求,而應實實在在體現于地理課堂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情感的培養(yǎng)要有溫度,愛國意識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特別是在出示我國地圖,或需畫出“中國雄雞”時,更要嚴肅認真對待。要記住,不是為展示自己的教學技能、技巧而畫,也不是為提高自己的比賽成績而畫。每一次教學都應懷著崇敬、神圣、純凈的情感,自豪地展示偉大祖國,向學生講述祖國的疆域,履行神圣職責。將祖宗流傳下來的基業(yè)、父輩和戰(zhàn)士們用鮮血澆灌、用生命守護的領土隨意、無意地“丟棄”或“抹去”——這不僅是政治性問題,更是超越政治、違背情感以及中華文化認知的錯誤做法,必須引起重視。
地理教學中,要審慎繪制、使用中國地圖。中國的領土“一點”(代表南海諸島礁和東海釣魚島及附屬島嶼)、“一段”(代表南海的“九段線”與將我國臺灣島囊括在內的“第十段線”)都不能少。為此,建議廣大地理教師:①使用豎版中國地圖進行教學,以取代把南海放在邊角、作為附圖的橫版地圖;②板畫“中國雄雞”時,一定記得南海和釣魚島及附屬島嶼,畫出完整的“十段線”。并向學生強調“南海是中國的‘祖宗海,屬于祖國的領土,我們寸土不讓!”“釣魚島及附屬島嶼是中國的!”③要正確表述“中國陸地地勢劃分為三個階梯”或“中國地勢存在四級階梯變化”。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釣魚島[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2%93%E9%B1%BC%E5%B2%9B/13344?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