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
摘 要 興趣是求知的內(nèi)在動力。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自覺學習語文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和思維發(fā)展狀況,充分利用語文教材本身的有利條件,調(diào)動一切教學手段,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巧設質(zhì)疑,運用直觀形象、趣味語言等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生活 多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興趣是求知的內(nèi)在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松而有成效。但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教學應該怎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呢?
1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程改革的今天,應多方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挖掘?qū)W習興趣的潛在因素,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這是上好課的第一步。
(1)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的角色便是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思維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設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究,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協(xié)助者。例如《蟋蟀的住宅》一文中第七——九自然段是寫蟋蟀怎樣建造房子,教師可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從那些地方可看出蟋蟀的偉大?”學生很快找出來了,然后在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品味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精煉。
(2)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要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就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做學生信賴、喜歡的老師,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如:上課時應用循循善誘的語言啟發(fā)學生,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應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們?;卮疱e了既不能諷刺,這樣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導這些學生,使之正確的回答完畢,再予以肯定。這樣,學生體會到探索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了學習語文的信心。
(3)運用多媒體,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電化教學具有形、色、光、畫的獨特效果。鮮明的表現(xiàn)力和直觀的形象性,最能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器官,喚起其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知不覺的進入教學內(nèi)容之中,會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以游戲活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堂創(chuàng)設游戲時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選擇,要用生動活潑的形式、恰當?shù)氖址ū憩F(xiàn)出來,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教學中,我們常采用的游戲有以下幾種:(1)找朋友。教師用卡片制作成相對的正反義詞、漢字組合、拼音的生母與韻母等,讓學生拿著其中一張去找另一張。一學生說:“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誰是我的好朋友。”若與其他學生的卡片對上了就說:“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錯了就說:“錯錯錯,趕快去找好朋友?!保?)逛超市。教師讓學生把搜集到的標有漢字的商標、廣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讓學生分組去柜臺逛,比比誰的收獲多。游戲要求學生能正確讀出桌上的識字材料。這個游戲檢查了學生的課外識字情況,又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3)猜猜猜。讓學生看動作猜詞語,看口型猜字母,講故事猜謎語等。
3教學形式“多樣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理特別強,他們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比較感興趣,但持續(xù)的時間卻并不長,注意力容易轉(zhuǎn)移。在對待學習上,他們只會對學習過程感興趣,對學習結果并不太關心。對于毫無生氣的講述,機械的背讀,學生興趣不濃。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程序時,要以“游戲、兒歌、畫一畫、演一演、做一做”等形式為載體,精心設計,把所要掌握的知識點巧妙的溶入其中,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啟發(fā)誘導,讓學生積極思維,最大限度的挖掘?qū)W生的潛能。
在識字教學中,為加深學生對形聲字特點的理解,可采用讓學生“做一做”、“畫一畫”的教學形式。如讓他們找出“請、情、清、青、睛”等字在形和讀音上的聯(lián)系,在學生找出這些字的部首都是“青”,再讓學生動手做生字卡片,一張是“青”,另外幾張上分別是不同的偏旁,小組合作用不同的偏旁與“青”組成不同的字,在學生合作接著和試讀的過程,加深了對生字的認識和對形聲字特點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做知識的遷移和拓展練習,引導學生將這些字分別組一個詞語,并把所組的詞語串起來寫一段話,最后,按這段話的內(nèi)容畫出一幅圖來。教學過程學生積極性很高,不僅落實了知識點,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能力,而且,啟發(fā)了學生思維。
在拼音教學中,可將聲母編成兒歌,幫助學生記憶,做出拼音聲、韻母卡片,以“開火車”,“找朋友”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學習的活動中來,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使學生“愿學、樂學”。
4在享受成功的快樂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一堂語文自習課上,一名小女生懶得做練習冊上的那些機械重復的題目,只對造句和看圖作文感興趣。不知什么時候教師突然來到她身邊,并抽走了她的練習冊。霎時間,她惶恐不安,如臨大敵。然而教師并沒有因為練習冊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發(fā)雷霆,卻對小女孩造的句子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句子是這樣的:“花骨朵們正在聚精會神地傾聽春天?!苯處熆戳艘院?,輕柔的朝小女孩一笑,夸贊道:“非常好,很有想像力,多有靈性??!”隨后又問道:“為什么不說‘傾聽春天的腳步呢?”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獎,心頭一暖,膽大了起來,反駁道:“有時候春天來時是沒有腳步的,是披著綠紗乘著風來的?!苯處煕]有說話,只是輕輕地拍了拍她的頭,走上講臺,她的練習成為講造句題的范本。欣賞和鼓勵帶給小女生無窮無盡的動力,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學習熱情特別高漲,特別用功,成績一躍成為班級第一名。由此說明:十次說教不如給學生一次表揚,十次表揚不如給學生一次成功。
5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知識來源于生活,也將應用于生活。能應用的知識才是有用的知識,否則知識也將推動其本身人價值。現(xiàn)在的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都考慮到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那么在教學的實際當中,教師也要將教學過程與生活緊緊的聯(lián)系起來。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面比較窄,好奇心又特別強,如果老師能將教學內(nèi)容與洗滌有意識的結合起來,不僅教會了學生知識,滿足了學生好奇心,而且還會讓學生覺得學習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而他們內(nèi)在的精神需求。
總之,只要我們巧妙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就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