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興利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涌現(xiàn),航空業(yè)的最新成果,使民用飛機的設備得到了更新和改進,先進的設備對提高航班正常運營率,降低飛行人員的工作負荷,減少飛行事故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并沒有減少人為錯誤引起的飛行事故。大量飛行事故的調查結果表明,3/5以上的飛行事故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其中,超過百分之三十五的飛行事故都是由于機組人員管理座艙資源的失敗造成的。為了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飛行事故,現(xiàn)代飛行事業(yè)的主要任務是將原來的一桿兩舵轉變?yōu)橛行У鸟{駛艙資源管理。飛機駕駛資源管理的概念和飛行安全訓練方法應運而生。本文論述了飛機駕駛艙資源管理與飛行安全的密切關系。
【關鍵詞】飛機駕駛艙資源管理 飛行安全 人為因素
一、飛機駕駛艙資源管理、飛行安全管理
駕駛艙資源管理(座艙資源管理,CRM)傳承于為機組資源管理。它的定義是:有效利用所有可以用到的資源包括:硬件、軟件、環(huán)境和人力資源等,從而實現(xiàn)安全、高效率以及舒適的飛行。駕駛艙資源管理被人們稱為是一門藝術,它的合理利用和運用的必要性以及激活座艙內的有效因素是業(yè)內一直在學習和研究的。飛行安全管理是一門新興而復雜的科學,引起了世界航空界的關注和深入研究。近幾年來,我國國民經(jīng)濟穩(wěn)定快速增長的同時,民航業(y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與此同時,民航事業(yè)的發(fā)展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進步飛機設備不斷改進,自動飛行的改善、操作程序的改善、導航方法和適航標準的提升,使得航空安全有了明顯的改變,但運行過程中對飛行安全的威脅仍需我們提高警惕,加強學習。
飛行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題之一,確保飛行安全是民航的首要任務。在世界范圍內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飛行事故都是由于機組人員的失誤而直接造成的。在中國民航史上的幾個重大飛行事故中,超過70%是人的因素,其中飛行機組的原因占60%。當今航空技術的高度發(fā)展,極大地提高了民用飛機的安全性,但同時也引起了人們對飛行中人的因素的重視。如何減少人為差錯引起的飛行事故是當今航空業(yè)的重要課題之一。人是飛機駕駛艙資源管理的最重要的接口之一,對“人”的重新認識已成為改善飛行安全的重要手段,是駕駛艙資源管理的基礎。
二、案例分析:世界民航組織對飛行事故原因調查表明,61%的事故都是由于機組人員綜合素質問題、駕駛艙管理不善、甚至混亂等原因造成的。
案例一:據(jù)報道,在1998年10月一架MD-11飛機前起落架未能達到準確位置。機械師當機立斷建議使用人T應急放起落架。機長指示副駕駛與同機的機械師合作執(zhí)行,但沒有成功。在這個關鍵時刻,機組人員從安全的角度考慮,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決定返航,并迫降在上海虹橋機場。當時,機長果斷決定自己在左座操縱并負責與總調度室保持聯(lián)系,副駕駛員協(xié)助操作,機械師監(jiān)視飛行狀態(tài)和發(fā)動機的工作狀態(tài)。通訊員隨時保持與塔管制員聯(lián)系。所有成員都必須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隨時準備應對緊急狀況。在機組人員的全力配合和努力下,飛機終于安全迫降在虹橋機場。在這種情況下,這架飛機的整體機組成員高效的運用駕駛艙資源管理。機長和副駕駛員之間的梯度適當,其他機組成員各盡其職,積極支持機長的決定,并有效地分擔機長的工作量,為飛行安全爭取了更大的大空間。
案例二:1977年3月27日,荷蘭皇家航空公司4805號航班由一架波音747-206B型客機執(zhí)飛,機組申請放行許可后,機長誤以為得到起飛指令,準備起飛,而管制員讓機組等待的無線電指令被干擾,之后,飛機高速撞上還未脫離跑道的泛美航空飛機,這一事件導致兩架飛機上多達583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死亡。荷蘭皇家航空的4805號航班上無人幸存,泛美航空公司的1736號航班也只有61人生還。這是歷史上死傷最慘重的空難意外。在此次事故中,機組與管制員的非標準用語導致了溝通障礙,進而導致機毀人亡的慘劇。
以上兩個案例充分體現(xiàn)了飛機駕駛艙資源管理與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每一個成熟合格的飛行員都必須掌握和應用飛機駕駛艙資源管理與飛行安全管理。對于這門包涵廣泛的學科,在運用當中就會有很多新的收獲,所以駕駛艙資源管理也是當今每個飛行員必須掌握的一個技能。
三、人為因素的產(chǎn)生:國家的迅速發(fā)展帶來航空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航班數(shù)量不斷增加,飛行人員和航空管制人員的責任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因此,為了提高人員的心理素質,減少工作中人為因素造成的差錯,提高從業(yè)人員的心理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有關人員必須時刻牢記安全觀念,從自身出發(fā),消除一切可能威脅航空安全的因素。由于人為因素對飛行有很大的影響,除了加強管理和加強教育,更重要的是全體人員都應從自我做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提高自身水平,改善飛行安全壓力。人為因素包括專業(yè)和相關知識及技能水平、思辨能力、心理和身體素質。專業(yè)知識包括:專業(yè)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基本框架和基本常識。如果飛行和空管人員不精通他們的專業(yè)知識,后果將難以想象。相關知識指的是相似或交叉專業(yè)知識的相關知識,有助于深化和提高專業(yè)知識。空勤人員與地勤人員只有了解對方的業(yè)務知識,才能在工作中相互了解,更好地協(xié)調配合,確保飛行正常安全。思辨能力直接影響到對問題的觀察、理解和思考。人際交往能力則能夠協(xié)調人際關系,減少內部摩擦,確保安全;學習能力,讓人能夠跟上新形勢的發(fā)展;不斷學習新知識,開拓新思路,探索新新野,不僅學習書本知識,也要吸取別人的經(jīng)驗,同時也應該有獨立的思維和推理的能力,組織、決策能力等。
民用航空的安全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尊嚴和榮譽。每一個民航工作者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確保自己的工作認真完成,為中國民用航空安全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