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書春
摘 要:體育學、心理學、教育學三者之間的關聯看似很小,但在體育拓展訓練之中三者是主要的構成因素。早在1998年體育拓展訓練的概念就在我國被提出,隨后在時代的變遷中有更多的教育學家對此進行研究。本文就體育拓展訓練對大學生人際交往以及人際信任中的影響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有效的成果以及數據。
關鍵詞:體育拓展訓練;大大學生;人際交往;人際信任;影響
體育拓展訓練在運用的主要目的是:增強身體素質,并且在這個過程之中用體驗模式對體育進行學習,其中學習的訓練項目以適應大學生當前身心狀況以及身體素質的活動為主。在不斷提升大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的同時,對大學生的集體主義、團隊精神、適應性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進而提升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與人際信任心理。當前,我國大多數研究學家在對體育拓展訓練進行研究時,都達成以下的認知:第一,拓展訓練能培養(yǎng)參與者的自信心;第二,能提升參與者的潛在能力,促使參與者更具團隊意識;第三,能推動參與者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并且更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因此,我國要對體育拓展訓練對大學生人際交往以及人際信任的影響,幫助大學生建立更加堅固的心理素質,以及對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
一、體育拓展訓練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
對人際交往進行研究,可以采用《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進行嚴謹的測量以及研究。進而發(fā)現,人際交往是通過體育拓展訓練,促使大學生在特定的環(huán)境之中對周圍信息進行讀取,進而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和團隊或者是個體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活動,能有效的推動大學生之間的互相了解以及對不熟知的信息進行具體的收集、分析。當前,在研究界中較為認同的對人際交往分析的數據是,《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經過無數次的驗證,上述評價表得到研究學家的廣泛認同。
人際關系所表示的綜合診斷量表的回答應該由兩個不同的實驗班組成,在選A的基礎上加一分,選B的基礎上不加分,假如總分在0~8分階段則表明實驗者對人際交往毫無顧慮,假如在9~14分之間則表明實驗者對人際交往存有困擾,假如在15~28分之間則表明實驗者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存有較為嚴重的問題。進而由下表1可知,實驗班級在上述所說中的人際交往檢測中,具有困擾的人數較少、存在一定的困擾、嚴重感到困擾三種模式的分布狀況,在進行體育拓展訓練之后的到一定的改善,感到困擾與存在一定困擾的人數在大幅度下降。
根據上表的信息可以民巷的發(fā)現實驗班與對照班測驗前后的人數變化還是較大,因此,可以進一步得出結論:體育拓展訓練對大學生人際交往會產生良好的促進影響。
二、體育拓展訓練對大學生人際信任的影響
人際信任是通過人際信任量表對大學生之間的信任度進行分析。人際信任是通過體育拓展活動來推動大學生之間“合作與競爭”意識的建立,進而促使大學生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之中建立起對與他人的信任心理,并且還以誠信作為標準進行衡量,削弱利己主義以及機會主義。在對此進行研究時,主要是運用國外在1986年所研究出的人際信任量表,進而對關系密切的人之間的信任度進行有效的分析。
在信任測試量表當中總共有18個不同類型的題目,而題目的總信任分從最高的126分至最低的分數18分。在進行具體的實驗之前,要采集獨立的實驗樣本T進行檢驗,進而對照將要進行測試的班級基礎值進行詳細的檢測,得到了兩班在數值上無大差距。之后的16周時間中,筆者將會進行一系列的干擾活動,在這之后信任量的變化見下表2。在由樣本檢測發(fā)現,實驗班之中對人際信任指標上的變化較為明顯,在參加了體育拓展訓練的學生人數得到顯著的上升。
與此同時,以性別作為其中判斷的有效標準,參考作為樣本的T數據,發(fā)現實驗班男生在進行體育拓展訓練前后人際信任數值上差異較大,而女生經過體育拓展訓練之后的人際信任數值變化較小。這一結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女生心理特征以及參與程度都大大高于男生,由下表3發(fā)現,學生是否參與過體育拓展訓練對與信任感知上存在較大的體現。
由此,筆者得出結論,體育拓展訓練對大學生之間的人際信任既有較大的正面影響,可以推動我國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發(fā)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高校結合體育拓展訓練展開對大大學生的整體訓練,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大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對社會適應的程度,使得大大學生初入社會能夠進行自立。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點還是對大學生人際交往以及人際信任的影響。根據上文的分析可知,體育拓展訓練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其實是可以干預的,同時還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體育拓展訓練還能推動大學生人際信任的建立,讓大學生更能適應社會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秦曼,董海軍.體育拓展訓練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和人際信任影響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7,(3):89-92.
[2]呂志林.高職院校體育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才智,2015,(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