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本身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較大的難度,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對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從小學生的興趣方面入手,通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提升小學數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2-31
作者簡介:劉殿文(1965—),男,廣西玉林人,中級教師,??疲芯糠较颍盒W數學教學。
一、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實踐中注重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性在于:①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保持他們良好的學習狀況。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對學生興趣的有效培養(yǎng),能夠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保持足夠的熱情,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改善數學方面的學習狀況。②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實現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對學生數學學習狀況的深入分析,運用針對性強的措施對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行科學培養(yǎng),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能力得以提高,并保持良好的認知水平,逐漸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效率,在此基礎上,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③有利于調動學生參加數學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自信心。實踐中若能重視小學階段學生數學方面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則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從而使他們在參加數學教學活動方面的積極性能夠被調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
二、提升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對策
1.增強教學趣味性,實現數學學習活動化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好動不僅是兒童的天性,同時也能夠促進兒童思維的激發(fā)與活動。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小學生的這個特點來開展活動性的教學,加強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網絡使用,增加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技術含量,增強數學教學趣味性,進而不僅能夠順應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夠引導小學生在娛樂中學習,潛移默化地對小學生進行相關數學知識的教學。例如,在講到《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小學生親自對長方體及正方體的模型進行觸摸與感知,并通過開展小組探討交流的方式來引導小學生自主地學習及發(fā)現其中的區(qū)別。這種簡單的活動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提升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
2.重視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的運用,實現數學學習生活化
小學數學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對此,教師在課堂教習的過程中可從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方面入手,將數學知識與小學生的生活相聯系。據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能夠引導學生將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的生活中,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來從生活中尋求數學素材,并強化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且在豐富的實踐經驗、專業(yè)理論等不同要素的支持下,創(chuàng)新數學教學方式,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進而就會使小學生對數學產生一種親近的感覺。例如,在教學《正方形面積計算》時,當小學生們成功地由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推導出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時,教師就可以引入小學生在校學習及生活中最熟悉的教室來讓學生們計算出正方形窗戶的面積。此時,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激發(fā),爭先恐后地計算出窗戶的面積。這種將生活場景應用到教學過程中的模式,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及思考能力,促使小學生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鑒于小學生的思維大多是形象化的,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又相對抽象,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靈活地利用教材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地說,教師可以對數學原題的背景和數據做適當的調整,提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性問題,以教材中關于“數據排列組合”的題目為例,對其中兩題進行改編和串聯,再呈現給學生:“周末大清早,媽媽讓小軍到超市買東西。開始,小軍買了3瓶牛奶,每瓶牛奶5.2元,還剩下12元錢。想一想,小軍帶了多少錢?后來,小軍又用剩下的錢買了2節(jié)7號電池,找回了0.8元。每節(jié)7號電池多少錢?”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對數據排列組合的相關習題產生親切感,從而更容易理解和解答數學問題,不斷發(fā)展學習興趣。
3.豐富教學手段,實現數學學習多媒體化
對于當代小學生來說,接觸到現代信息產品,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的時間都比較早,學生對這些電子產品的興趣較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這個特點,不斷豐富實踐中的數學教學手段,并加強多媒體教學方式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小學生展現圖畫、動畫等,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加的生動與形象,能夠為小學生展示更多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解析乘法運算時,教師可用多媒體技術在課件上出示3盤水蜜桃,每盤有5個,然后指導學生讀懂畫面意思,讓學生用乘法進行計算。這樣能夠從視覺領域調動學生的興趣意識,加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此外,多媒體技術還能夠對小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進行激發(fā),進而提高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促使抽象化的數學知識變得具象化,進而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數學知識,培養(yǎng)并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及能力。例如,在學習角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向小學生展示帶有角的物品,例如紅領巾、三角板等等,引導小學生找到這些物品的角,并通過多媒體技術將這些物品的圖形去掉,只留出大致的輪廓,將具體的事物轉變?yōu)槌橄蟮母拍睿M而得出幾何角的概念,進而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動畫分別向學生展示角的構成及名稱,引導小學生觀察角的形狀。教師還可以通過不斷地變化兩條邊,使得角發(fā)生不同的變化,由此來引導學生學習角的相關特性及知識。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不僅能夠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實現學生的更好發(fā)展。
4.注重差異化教學,實現數學學習分層化
由于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同,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注重差異化教學。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觀察每一個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及接受、掌握的情況,進而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等級。此外,教師還需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難度的教學。對于數學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提升一點難度,而對于數學能力較低的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只需要要求學生完成最低的標準即可。此外,在學生作業(yè)的設計中也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內容的設計與實施。這種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發(fā)展狀況的教學模式,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要求,進而不會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不同層次學生在解決相應的數學題目之后都會產生一種快感,增加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進而有效提升整個數學學習的效果。
5.結合實際情況,注重數學教學和諧化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對于問題的思考方式及思維能力都比較強。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根據實際情況,注重數學教學和諧化,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此期間,通過對小學階段學生個性特點的深入分析,才能夠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活動。同時,數學教師與學生之間成為朋友、增加親近感能夠有效地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情感因素,進而與老師進行平等的對話與交流,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小學生會通過喜歡上這個老師而對這門課程產生學習的興趣。
綜上所述,對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提升整個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同時也為小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應用多樣化的手法來加強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與能力,促使小學生更加積極、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保證小學生得以全面健康的成長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 葵.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研究[J].華章,2011(6):177.
[2]楊清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數學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