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民
摘要: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一般比較注重閱讀的流暢性和準確性,并不特別強調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的個性化的表達,在閱讀材料選取上,所有學生也都采用一樣的教材進行閱讀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一般只是按照要求閱讀,很少融入自身體會和情感,成為阻礙初中閱讀教學水平提升的一個瓶頸。本文立足教學實踐,分析教學問題并進行分析,尋求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個性化;閱讀;問題;對策;初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0-0238-01
1.強化閱讀教學的課前閱讀
在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強化學生的課前閱讀。在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下,一節(jié)課的有效容量很小,如果學生在課堂開始后才接觸閱讀內容,需要一個較長的熟悉過程,對于提升閱讀教學效果十分不利。因此,在開展初中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有效并準確的課程設計,引導安排學生提前做好課前預習。在布置預習內容的時候,就要強化預習內容的個性化安排。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另一面,可以減小學生課下學習的負擔,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舉例來說,在對課程《變色龍》進行預習的時候,由于《變色龍》是一部非常精彩的諷刺小說,內容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和戲劇性,因此,教師可以對不同學生安排不同的人物,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訓練,提升閱讀效果,并可以在正式上課的時候,讓學生進行話劇表演式的閱讀練習,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
2.創(chuàng)設閱讀教學情境
隨著現(xiàn)代教學理念和模式的發(fā)展,情境化閱讀教學方法已經被證實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現(xiàn)代教學模式,在初中閱讀教學過程當中開展情境教學,對于提升閱讀教學的個性化和針對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要依托有效的載體和平臺,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適的個性化閱讀訓練機會,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性和代入感,提升閱讀水平和閱讀興趣。
例如,《我的母親》作為一篇閱讀文章,其中包含作者對自己母親的深情,這樣的感情在學生日常生活中同樣普遍存在,在開展這篇文章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強化教學的個性化和針對性,在讓學生閱讀完文章后,結合自身生活經歷和感受,和大家分享自己與母親的故事,提升學生對于文章理解的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真正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3.強化學生的個性化解讀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為一種相對主觀化的教學內容,閱讀教學本身強調的就是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在開展初中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個性化的課文解讀,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閱讀過程當中,融入自己的理解,提升個性化培養(yǎng)的目的。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當中,最終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往往千人一面,學生在固定的閱讀教學模式下,很難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自我感受和理解。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可以通過強化個性化閱讀和個性化的課文解讀,提升閱讀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比如說,小說《孔乙已》作為一篇經典閱讀文章,其蘊含的情感和精神是豐富多樣的,對于主人公孔乙己,可以進行多樣化的解讀,在開展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就可以鼓勵學生張揚個性,表達自己對于孔乙己這一悲劇人物的不同理解,從個人、環(huán)境、社會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形成自身的個性化閱讀體系。
4.構建個性化閱讀平臺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強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要教師通過課程設計和把握,為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化閱讀平臺,提升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個人展示等環(huán)節(jié),提升學生閱讀興趣,再通過個性化的點評,提升課堂參與度,為學生留足時間,開展個性化閱讀訓練。在初中語文閱讀環(huán)節(jié),要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靈活度。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要從教學實踐入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強化“生本理念”指引,突出個性化閱讀在閱讀教學當中的應用。從閱讀本身來看,就是學生個性表達和體驗的過程,因此,個性化閱讀是現(xiàn)代閱讀教學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閱讀目標,對于提升初中學生的閱讀實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桂英.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初步探究[J].新課程.
[2] 姜鵬.淺談新背景下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課外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