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影
摘要:教師對學生充滿溫情的愛是促使學生進步的助燃劑,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但教育離開嚴,便不成為完整的教育。愛而不嚴,等于放縱,不是愛而是害;嚴而不愛,學生敬而遠之,對老師的要求就會置之不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只有寬嚴相濟,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教育;愛而不縱;嚴而有格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0-0223-01
教師不要吝惜對學生的表揚與贊美,其實它是促使學生進步的助燃劑。在學生遇到困難與挫折時給予幫助和鼓勵,在他們獲得成功或獲取點滴進步時給予由衷的贊美,讓他們時刻感受到你對他熱情的期待,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勵作用。曾在《青年教師導報》上看過關于賞識教育的文章,其中一篇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從責罵到賞識,從賞識到成功。這充分說明賞識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們班有一個特別好動的小男孩他叫于千禹。在課堂上他的自律性很差,不僅自己不學什么東西還經(jīng)常影響別人,真讓每一個任課老師頭痛。有一次我進教室上課,剛巧碰到英語老師也在,她有些生氣地對于千禹說:“你真的是經(jīng)不起表揚!”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沒多問就開始上課了。上課沒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氣憤地說:“難怪剛才英語老師也說你經(jīng)不起表揚!”誰知,他卻大聲地說:“你又沒有表揚我!”我一震,這一句突如其來的無忌童言讓我一時不知說什么好。從那以后,在課堂上,只要看到他認真聽講或回答了一個問題我就馬上進行表揚。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在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等方面都取得了一點小小的進步。但畢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要想在很短時間內(nèi)把壞習慣全部改掉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遇到他上課又很不認真,小動作不斷,對要掌握的知識模模糊糊的情況,我并不灰心,也不放棄。因為我知道這種學生是需要時間磨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我堅信,只要堅持把賞識教育的理念運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哲人曾經(jīng)說過,“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質(zhì)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訓斥只會壓抑心靈,只有欣賞,激勵才能開發(fā)人的潛能。希望通過我的不斷努力,以及與家長,其他老師的配合,來慢慢地改造這個孩子,讓他得到很好的發(fā)展。雖然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但我會堅持。
教育離開嚴,便不成為完整的教育。愛而不嚴,等于放縱,不是愛而是害;嚴而不愛,學生敬而遠之,對老師的要求就會置之不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都說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家,那班主任就是這個家的家長,家長就要有家長的權威。一個班必須有主心骨,班主任就是班級的主心骨,主心骨不能軟!所以,我非常注意保持在學生面前的“威嚴”,只有讓學生對老師有了一種敬畏,才能真正落實班級的各項規(guī)定,做到令行禁止。如果只是一味強調(diào)和諧、民主而使學生在老師面前隨隨便便、目無尊長,我想,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的失敗。該民主時就民主,該專政時就專政。 一般情況下,相對調(diào)皮的學生進入一個新班后,總是會用一些試探性的舉動看你能不能管得了他。能管住,以后他就老實了;否則,他會越來越肆無忌憚。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一般我在接手一個新班的時候,上來總是盯緊靠牢,重視學生行為細節(jié),必要時非常果敢地給那些故意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一個大大的下馬威。別以為紀律松散的學生通過你開始幾天的教育就能轉(zhuǎn)變,要有耐心,剛開始多一些付出,日后就省勁了,對此我確實有“事半功倍”的良好感受。
小學班主任面對的是一群可塑性極強的孩子,是一群用新奇的眼光觀察和探索周圍世界的孩子。光有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熱情和態(tài)度,已遠遠不能適應學生的時代需求,一個成功的班主任,應善于針對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狀況和當代小學生的特點,采取靈活生動的教育方式,由常規(guī)方法上升到藝術范型,這樣就可以不拘一格地發(fā)展小學生的心智才能,“潤物細無聲”地完成教育任務。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告訴我,對孩子的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出者愛返,學生接收到了來自教師的愛,他也讓會把愛回饋給老師,達到親其師,信其道。在我生病時,來自孩子們對我的關心,在我遇到困難時,感受到家長對我的幫助,讓我感動不已,幸福不已。我覺得做一名教師是幸福的,是快樂的,是充實的,是滿足的。對學生的愛同時要賦予理性,要要嚴格要求,要有規(guī)范,有約束,不能因愛而放縱只要寬嚴相濟才能教育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