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振華
【摘要】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是信訪部門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最好的實踐。信訪工作要立足決策,強化搜集研判;把握主動,注重疏導引導;充滿感情,促進事要解決;找準源頭,重心放在基層。
【關鍵詞】信訪工作 方式方法 穩(wěn)定
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是信訪部門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最好的實踐。群眾信訪活動中的突出問題,既反映了當前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也反映了當前我們油田職工群眾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現(xiàn)實問題與矛盾,它為我們了解民意、洞察社會,提供了豐富的鮮活的信息,也為檢驗政策制定的科學性、適應性,促進作風轉變提供了真實的依據(jù)。從眼前來看,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讓信訪工作充滿正能量,是信訪工作應對挑戰(zhàn)、突破難點的迫切需要。
一、立足決策,強化搜集研判
信訪工作是企情民意的溫度計和睛雨表。要高度重視企情民意的的把握。從工作實踐看,每件來信、每起上訪都反映了職工群眾的意見、愿望和呼聲。每個時期、每個階段的信訪問題,反映的是企情民意的信號,折射的都是當時的問題與矛盾,這也為號準信訪脈搏、把握職工群眾所思所想所盼,以及信訪難點、重點問題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因此,我們要注重結合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企情民意搜集兩條線,切實做好企情民意的搜集研判,想職工群眾所想,知職工群眾所急,解職工群眾之憂。要善于從零碎的、分散的來信來訪件篩取有價值的信息,并定期對信訪信息進行分析,做到由“偏”到“全”,反映出事物的概貌;由“零”到“整”,反映出事物的過程;由“粗”到“細”,反映出事物的內在規(guī)律;由“多”到“少”體現(xiàn)出量到質的飛躍。要注重對普遍性、傾向性的信訪問題加強調整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議,使信訪資源變?yōu)闆Q策優(yōu)勢,為領導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民主決策提供重要依據(jù)。
二、把握主動,注重疏導引導
當前,由于網絡的廣泛普及,使得信息傳播十分快捷,一些個案或小事,通過網絡上別有用心的人的炒作會在極短時間內迅速鼓脹和發(fā)酵,演變?yōu)榫W絡群體性事件,稍有不慎或應對不及時,則可能轉化為現(xiàn)實中的群體性事件。此外,一些信訪問題也往往是參與者的合理訴求與表達的不合法手段交織,多數(shù)人的合理、合法要求與少數(shù)人的無理取鬧交織,群眾的白發(fā)行為與少數(shù)別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交織。這些現(xiàn)象和問題,要求我們必須十分講究方法和策略,對網絡上的負面信息要強化關注程度,對苗頭性負面信息要在第一時間進行正面引導,讓廣大網民和群眾了解真相,避免被別有用心的人誤導利用。對職工群眾信訪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做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向廣大職工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讓職工群眾了解油田工作重心和大局,引導職工群眾正確對待個人和國家、油田、他人的利益關系,正視現(xiàn)狀、正視困難,教育職工群眾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認真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理性、有序、依法信訪。同時,要堅持和風細雨,情理并重,通過教育疏導、釋疑解惑,理順情緒,推動積極因素,轉化消極因素,消除不利因素。
三、充滿感情,促進事要解決
今年7月份,習近平對信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要帶著感情做好群眾信訪工作,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要堅持用群眾工作統(tǒng)攬信訪工作,把職工群眾來訪當家人,把職工群眾來信當家書,把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當家事,以對職工群眾的深厚感情回應職工群眾對油田黨委的信任和期盼。對職工群眾的感情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原則問題,是一個黨性問題、民心問題,也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礎。只要我們心系職工群眾,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工作,就可以贏得職工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就可以促使信訪問題得到妥善處理。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盡心、盡力、盡責、盡情。對職工群眾的實際困難,要想方設法盡心幫助;對職工群眾的合理要求,要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盡力解決;對分管范圍內或所包的信訪案件,要盡職盡責;對弱勢群體和困難職工群眾,要關心他們的疾苦,為他們排憂解難。一方面,要帶著深厚的感情,深入基層、深入職工群眾、深入困難群體,幫助解決職工群眾最緊迫的困難和問題,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wěn)人心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對職工群眾反映的信訪問題認真進行梳理,分清性質,能立即解決的及時妥善地解決,不能解決的做好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真正把辦理職工群眾來信、接待職工群眾來訪的過程,變成疏導職工群眾情緒的過程,變成為職工群眾排憂解難的過程,變成密切聯(lián)系職工群眾的過程,變成維護黨和企業(yè)形象的過程,變成凝聚正能量促進油田和諧穩(wěn)定的過程。
四、找準源頭,重心在基層
信訪工作的著力點應放在基層。加強對基層干部進行群眾觀念和公仆意識教育,引導基層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增強和改進基層干部的工作作風、思想作風、生活作風,是做好信訪工作的扎實基礎。學會做職工群眾的思想工作,善于化解群眾的矛盾問題,擅長理順職工群眾的情緒,是基層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技能。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基層黨政組織與職工群眾患難與共、生息相依,最能分解職工群眾的困難與問題。
因此,各級基層黨政組織應以職工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工作準則,在重大改革舉措實施之前,在重大政策制定出臺之前,對可能引發(fā)的信訪問題,認識清楚,工作做細,措施做足。對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疏導在基層,化解在基層。對熱點、難點、職工群眾普遍關心的焦點問題,不回避,不拖延,認真對待,專項解決,確保給職工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不給上訪制造空間。努力做到小事不出四級單位,大事不出三級單位,難事不出二級單位。同時,要強化依法處置機制?;饷艿淖罴褧r機,是在矛盾剛產生和暴露的時候。因此,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頭,規(guī)范預案工作的責任、流程、措施各環(huán)節(jié),迅速做出反應,掌握處置工作的主動權。對于堵塞交通、圍堵重要場所、強占企業(yè)機關辦公大樓等給社會造成嚴重影響的違法行為,堅決強制性疏散;并就近設置或將群眾送達接待場所。形成思想疏導和懲治違法信訪行為的工作合力。依法對少數(shù)煽動群眾、挑起事端、串聯(lián)組織鬧事的嚴重違法者采取強制性措施。同時對大多數(shù)群眾采取說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