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它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并不是簡單的局限在幫助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全面實現語文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會采取提問法,營造師生思維交流與互動的學習氣氛,本文就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問題及策略研究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策略研究
一、明確目標深入挖掘理解學科特點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明確語文教學目標,比起語文語法知識,寫作技巧,閱讀理解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要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培養(yǎng)良好學習目標的要求,教師就必須深入研究語文學科的特點,知道語文學科具備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語文知識包羅萬象,通過語文知識學習可以對各類學科都有所了解,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會加深學生對于社會的理解,在充分學習人文知識的過程中,語言屬性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因為究其本質來看,語文就是一種語言符號,所有的知識內容都需要語言和文字來承載,這就是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點。
二、創(chuàng)設完善提問環(huán)境,倡導學生主動學習知識
提問需要在一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教師應該充分地掌握提問時機,創(chuàng)設完善的提問環(huán)境,倡導學生主動學習知識。比如在學習《回到自己的祖國去》這篇文章,教師在學生朗誦時選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音樂進行伴奏,當學生朗誦完畢之后,教師可以講一些到國外留學的科學家放棄國外的高薪誘惑,毅然回國支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出濃厚的愛國主義氛圍。接著向學生拋出問題,抓住了“斬釘截鐵”這個關鍵詞來設計問題:“斬釘截鐵”是什么意思?從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華羅庚斬釘截鐵的態(tài)度?怎么朗讀才能表現華羅庚的“斬釘截鐵”?通過三個層次的提問,讓學生感受華羅庚急于回國,積極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做貢獻的情感。在環(huán)境的烘托下,教師圍繞“斬釘截鐵”這個關鍵詞提出的三個富有邏輯性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的去學習知識內容,有助于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提高課堂提問技巧,調動學生主體地位
提問技巧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巧妙運用提問技巧可以保證提問的有效性,可以讓學生對提問內容進行認真的思考,調動學生主體性的地位。例如,在“落花生”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由易到難,并與學生的綜合能力相符合。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文章中“父親”希望“我們”做什么樣的人?第二個問題是請用“落花生,我想對你說……”開頭,寫一段話。從提問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的問題是按照由易到難,由文章內到文章外的順序設置,這種提問技巧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問題的答案來看,并不像數學題,非要計算出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是留給學生很多的自由發(fā)揮空間。第一問題可以理解為學生在學習完本篇文章之后的讀后感,“關于希望我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只要學生答案與文章相關都可以認為是正確的,本次回答是學生的第一次思維拓展;第二個作文題目,完全是一個發(fā)散性的問題,留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可以讓學生盡情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第二次的回答是對學生進行的“升級版”思維延伸訓練。
四、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提問
在提問時要想確保問題的有效性,就要結合學生認知能力進行提問,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于復雜。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吃水不忘挖井人》時,教師向學生提問是“誰帶領大家挖井的呢”,學生會不假思索的回答“毛主席”,這樣的問題就沒有有效性,因為在回答時學生并不需要認真的思考,在腦中不會出現新舊知識的相互交流,如果把這個問題換一種角度提問,效果就大為不同:“毛主席為什么要帶領大家挖井呢?”圍繞這一問題,學生的思維就不會局限在“吃水”這個簡單的范疇,因為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已經超出了“吃水”這個基礎性的思維方式,他們會對問題進一步延伸,結合所學的“毛主席”相關的課文內容,就會得出“毛主席心系群眾、和人民群眾在一起,挖井就是為了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等答案。
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對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構建獨立的思考模式具有重要作用,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的研究課堂提問策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魏志宏.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5(01).
[2]虞麗芝.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2(05).
[3]王莉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研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3).
作者簡介:夏香花,沙縣高砂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