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琪
研究分析當下的初中地理教學便不難發(fā)現(xiàn),為數(shù)不少的初中地理老師沒有轉變教學理念,只是把地理當做一門副科去對待,僅僅帶領學生就書打滾只學習教材上的基本知識,忽視地理學科的實踐體驗作用的發(fā)揮,從不開展地理實踐活動,學生習得的僅僅就是書本知識,至于實踐運用是從沒有涉及過,這就導致了初中地理失去了應有的使用價值。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網(wǎng)絡信息時代的到來,課堂教學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入,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和旺盛的生命力,師生之間“教”與“學”的多元互動成為時尚的教學潮流。因此,新生的體驗式教學方法因其獨有的實踐性魅力被廣大師生接受并得到青睞,成為當下地理教學的一種嶄新的嘗試。因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就初中地理學科中的體驗式教學實施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廣大教育同仁的共鳴,為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一、創(chuàng)設情境,實施情感體驗式教學
創(chuàng)設地理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生動形象、鮮活靈動的教學環(huán)境中習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啟迪思維,是情感體驗式教學的關鍵所在。成功實施情感體驗式教學,初中地理教師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挖掘教材的思想情感內涵,適時合理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育引導學生在知識學習中培養(yǎng)對地理學科的興趣愛好,形成正向的地理情感,以滿足自己的成長需要,獲得學科學習的滿足感獲得感。
比如,教學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地理《多變的天氣》時,在安排學生通讀文本以后,我要求學生用筆圈劃出自己能夠知道的各種天氣狀態(tài),在展開小組討論活動,讓同學們交流自己經(jīng)歷過的天氣變化和自己的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在完成自己任務之后,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地球上各種不同天氣的圖片和視頻,配上音樂和解說讓學生再次從視覺聽覺上感知天氣的變化,強化對天氣的心理生理體驗,然后又把解放軍展示在不同天氣條件下的生活、站崗、巡邏的圖片和視頻展播出來,讓學生說說觀看視頻的感受和感想,學生們被解放軍戰(zhàn)士的艱苦生活和無私奉獻的軍人風范所吸引和震撼,產生了巨大的心理沖擊。這樣做,不僅學到了地理知識,有接受了情感和價值觀教育,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收到了一石二鳥的教學功效,提升了課堂教學的人文教育效益。
二、嘗試探究,實施操作體驗式教學
我們需要關注地理學科時間活動的開展,應該根據(jù)教材的有關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以幫助學生提升動手操作實踐的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利用活動進行知識學習,“做中學”“學中做”,將知識學習和活動實踐有機融合。當然,實踐活動的安排需要根據(jù)內容精心設計,要考慮到簡便易行操作有效,要讓學生進行有益地嘗試探究,在動手操作中習得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
比如,教學2012年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我們相鄰的國家》時,為了促進教學的有效性,我設計了“鄰國早知道”這個預習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利用網(wǎng)絡和智能手機這些多媒體資源開展信息收集整理實踐活動, 請同學們將本章涉及到或者沒有涉及到的鄰國的有關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制作成卡片或者圖表,便于課中進行實物投影展示。學生們根據(jù)要求動手操作,把我國周邊的鄰國的面積、人口、區(qū)域、氣候、物種、宗教信仰、文化風俗甚至是武器裝備都進行網(wǎng)上搜索,并動手自制了圖片和卡片,個別同學還將這些國家與我國的外交關系都按照等級進行了分類標注。 這些資料的收集整理,為完成本單元教學以后安排的“鄰國讓我歡喜讓我優(yōu)”實踐匯報課做了充分的準備。課上同學們將自己的勞動成果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份份表格、一張張圖片、一塊塊展牌讓人賞心悅目贊不絕口。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對相關地理知識的感知體驗,更讓學生感受了地理學科的無窮魅力。
三、走進生活,實施實踐體驗式教學
地理教學也必須立足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要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來檢驗知識的掌握程度,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教師需要根據(jù)教材和計劃有機地安排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生活體驗和感知地理知識的實際運用,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促進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比如,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球的自轉》時,我們可以布置學生進行課外時間活動:用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來感知地球的自轉和時間的變化。學生根據(jù)要求有的用地球儀和手電筒進行實驗,體會光源不動,地球儀轉動時同一地點接受光照程度發(fā)生變化來感知自轉產生了時間和晝夜的變化;有的用竹竿插在地面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竹竿的影子發(fā)生了變化,根據(jù)影子的長短來推測實踐和晝夜的變化。同學們將自己的實驗過程記錄下來,在結合課堂上的新知識,一下子就理解了地球自轉和晝夜變化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做,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有利于促進個性化思維的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總之,初中地理學科中的體驗式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心理思維品質的提升,更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生的內驅力。教師需要走進學生生活,引導學生積極實踐探究,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營造學習氛圍,為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本文系撫順市學科帶頭人名師專項課題《情境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的成果論文。課題立項批準號為:MDZX2017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