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
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在課堂中很少使用教學策略豐富教學課堂,導致整個課堂氣氛顯得比較枯燥無趣。并且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詞匯的記憶以及對語法的運用能力,卻忽略了對學生聽力的訓練以及學生對語言的寫作運用能力。因此在新課改之后,教師在教學中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學模式,在以前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完善,在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教學策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學習英語之后不在是一個只會寫英語機器,而是一個能說會道的綜合型人才,使學生運用自如地使用英語與別人進行交流。
高中生的語言系統(tǒng)已經大致發(fā)展完全,在學習中對語言的感知能力略有下降,故學生在高中階段想要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或者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需要學生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達到提升自身語言能力的目標。并且高中生已經具有完備的主觀意識,自己知道在學校中要努力學習,但是很多學生意志力不堅定,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被其它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起到一個督促作用,監(jiān)督學生學習。在英語學習中聽力是所有學生的一個薄弱點,學生除了每天一個小時的上課時間能接觸到英語,其它時間便很少接觸到英語這一門語言,學生在課余時間一般也是看英語,而不是聽英語、讀英語。故教師在教學中想要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督促學生每天進行一段時間的聽力訓練的方式,增加學生接觸英語聽力的時間。
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教師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必須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接觸英語這一門語言,讓英語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并不是意味著教師播放一些短文或者聽力試題便不管學生了。教師可以在播放完一篇英語短文之后,對學生進行提問,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給予學生學習壓力。在提問之后便可以放慢聽力的播放速度,讓學生慢速地再回顧一遍短文。并且教師在進行聽力訓練時也可以適當?shù)卦黾尤の缎?,播放一些英語電影或者英語短片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練習英語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規(guī)定每天上晚自習之前二十分鐘播放英語聽力,并且做相應的聽力作業(yè),每個星期的星期日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觀看一個英語短片。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便可以監(jiān)督學生每天進行聽力訓練,長此以往,一定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最根本的教學目標便是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點進行英語寫作以及運用英語與外人進行交流,這是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應該堅持的準則。故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通過合理的運用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說英語,多寫英語。教師在教學課堂中提升學生語言能力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組織對話的形式,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個主題,讓學生根據(jù)這一主題自己編輯一段對話,并且?guī)讉€同學之間相互練習這一對話。如果教師的教學時間足夠,便可以在上課之前提前給予學生一個主題,讓學生根據(jù)這一主題編寫一個英語小話劇,將班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星期一個小組上臺表演一個英語話劇。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也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對英語這一科目的興趣,讓學生在編輯話劇的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對語法的運用能力,也增加了學生的詞匯量。并且通過對話或者讓學生進行編寫小話劇的方式可以合理的將聽力訓練以及寫作能力兩者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提升聽力水平的同時也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起到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
在英語教學中,還有一個對學生極為重要的教學方面,那便是寫作教學。寫作在英語考試所占據(jù)的比例極大,寫作也是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一大難點,學生在寫作時經常會出現(xiàn)不知道寫什么、詞匯量不夠以及出現(xiàn)語法錯誤等狀況,故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增加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增加學生寫作素材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寫,能根據(jù)寫作主題寫一寫語句出來。在英語寫作中,大致的寫作方式是一樣的,故具有很多的語句是通用的,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一些常見的寫作模板匯集在一起,讓學生記憶這些寫作模板,可以幫助學生在寫作時增加很多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根據(jù)寫作題目的類型套用寫作模板。但是讓學生背寫作模板的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能因為考試而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故教師在讓學生背寫作模板的同時也要根據(jù)學生本身對知識的認知水平讓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合理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構建一個高效課堂,并且在高效課堂中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以及寫作能力,讓學生從根本上掌握英語這一語言。當然教師在使用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水平以及寫作能力時,一定要將教學策略與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習風格以及心理特征相結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策略進行相應的調整,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合理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我相信,只要教師在教學中認真仔細的設計教案,一定能培養(yǎng)適合社會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
(作者單位:山東省平邑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