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 要:高中地理教材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為傳統(tǒng)的教材增添了生機與活力,特別是豐富的示意圖、地形剖面圖以及各種各樣的結構圖,活化了高中地理教學,優(yōu)化了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圖像教學;高中地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1-29
作者簡介:王 軍(1967—),江蘇揚州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學。
高中地理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圖像資源,并以教學重點、難點為出發(fā)點,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以便理性地掌握地理知識,并提高學習地理學科的興趣。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經歷,以學生為中心提出了圖像教學與高中地理課堂融合的幾點策略。
一、示意圖教學,讓學生深刻理解
示意圖是教師在課堂上使用頻率最高的,甚至教師在黑板上都能夠隨時畫出課堂所需要的簡易示意圖。示意圖的主要功能是教師根據(jù)教材的需要,為解釋地理現(xiàn)象而設計的圖像,有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示意圖教學的流程一般是首先明確地理位置,然后分析成因,最后揭示出一般的規(guī)律。
例如,在教學“大氣圈與天氣、氣候”一課時,提到了溫帶大陸性氣候,我首先向學生明確這種氣候類型在我國的分布區(qū)位,讓學生進行想象和記憶,然后讀圖分析西北地區(qū)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最后舉一個具體的城市例子,如甘肅省省會城市蘭州。我通過多媒體展示蘭州市的具體緯度位置和年平均降水量及溫度等數(shù)據(jù)。有的學生說:“去過蘭州旅游,黃河穿城而過,蘭州拉面很有名等,但是農村的水資源及其匱乏,冬季和夏季的溫差很大。”我先通過展示蘭州市的相關氣候特征數(shù)據(jù),再結合學生補充的內容,最后歸納出蘭州市的氣候類型特征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氣溫年較差大,四季分明;年降水量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這種示意圖教學的優(yōu)點是教師通過圖文并茂的講解,以步驟的形式使知識的理解逐層遞進,讓學生由表及里地掌握課堂的重點內容,并找到規(guī)律性的東西。
二、景觀圖教學,引導學生的理性認識
景觀圖是拍攝自然地理、人文景觀等的照片或畫面,一般以彩色照片為主。它能夠從宏觀上記錄普通人無法看到的景象,采用航拍等先進的手段把廣袤的地理環(huán)境和現(xiàn)象整體拍攝下來,這些景象能夠使學生印象深刻。
例如,在講到“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一課時,我提到了江蘇省的氣候區(qū)是溫帶季風性氣候,無法感受到西部沙漠和戈壁等奇特的地理環(huán)境,因此學生不能理解風沙地貌的特點和形成的原因;生活在內陸的學生無法感受到海邊的景象,所以也不太了解關于潮汐和洋流等方面的知識。教師口頭的描述無法讓學生在腦海里形成逼真的畫面,只有展示各種地理環(huán)境的景觀圖,展示不同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才能引起學生直觀的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地理環(huán)境差異的比較,能夠掌握一些地理規(guī)律性的東西,為圖像分析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景觀圖教學的最大特點是把學生無法想象的圖像變成直觀現(xiàn)實的景觀,讓學生身臨其境,更容易地掌握地理知識,提高辨識不同地理環(huán)境的能力。
三、多媒體輔助,增強學生的空間感
學生學習地理知識起碼的要求就是要認識地圖,培養(yǎng)自己的地圖分析思維,這能夠形成良好的空間感,掌握一些地域方面的概念和定義。但是很多學生由于接觸地理知識比較少,特別是女生的空間感比較差,從而沒有真正掌握利用圖像的能力,無法做到將圖像與解題相結合,這也是高中地理課堂的難點。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多媒體設備被引入到了課堂,教師通過多媒體可以展示學生無法想象的圖像,并增強學生的空間感,也為課堂上進行分析圖像的練習提供了平臺。不僅如此,多媒體還可以成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我在講“學會運用地形圖”時,首先讓學生觀看我國地勢階梯分布示意圖,讓學生熟練地說出不同顏色代表的具體海拔高度,并用Flash動畫模擬出長江的流動態(tài)勢,通過長江的整體流動方向,結合學生們都熟悉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諺語,呈現(xiàn)了我國地形“西高東低”的特點;然后,通過Flash動畫演示沿著36°N緯線切開“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分布示意圖”得到“我國36°N剖面圖”的情形;最后,總結得出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的特點。地理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課前搜集豐富的圖像資料,并穿插在課件中,展示在課堂上,從而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地理課堂內容豐富又不乏形式多樣,課堂效率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總之,地理課如果缺失了圖像教學模式,就缺乏了足夠的說服力,況且地理圖像分析題是高考命題的趨勢。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經常進行地理圖像方面的分析,提高學生觀察圖像和分析數(shù)據(jù)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yǎng),讓課堂充滿研究的氛圍,徹底改變傳統(tǒng)高中地理課堂低效的局面。
參考文獻:
[1]丘永平.高中地理圖像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25):156.
[2]汪宏偉.高中地理教材中地圖的應用與處理[J].考試周刊,2011(7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