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怎樣有效地進行識字教學成為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筆者認為內(nèi)外互動,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把學生引領到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身邊最熟悉的事物進行識記,是一年級識字教學的幾點比較行之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一年級;識字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2-0072-02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入學,從幼兒園到小學換了一個嶄新的環(huán)境,他們對周圍的一切似乎都充滿了興趣,強烈的好奇心促使初入小學的他們學習興趣特別濃厚,學習積極性也很高。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課程的內(nèi)容增加和難度加大,其中有些學生對識字量的增多,識字難度的加大感到灰心喪氣。特別是經(jīng)過幾次小的測驗之后,有些學生更是喪失了全部的信心,并且屢戰(zhàn)屢敗,漸漸地便體會不到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愉快感,因而對識字學習從內(nèi)心開始產(chǎn)生抵觸情緒,最后甚至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針對這一情況,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急需研究出快速又有效的識字策略,盡可能地調(diào)動起學生識字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重新燃起學好識字、學好語文的信心之火。關于一年級的識字教學策略,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1.力求識字形式的多樣化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周圍的一切無不充滿著好奇心。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方式,即教師先教,然后學生跟著讀,接著學生自己一遍一遍地讀,再一遍遍地寫,就這樣機械地重復著讀和寫的工作,久而久之,勢必會使部分學生喪失識字教學的興趣。此時,教師應轉變教學形式,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才能使他們從單調(diào)的讀與寫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漸漸喜歡上識字教學。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加減法"、猜字謎、聯(lián)想法、順口溜、"摘蘋果"、給生字寶寶找家等游戲進行趣味教學。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也可以廣泛搜羅學生自己的識字方法,再結合教學實際,整合成適合本班同學的識字方法。首先,可以通過"加減法"的方法,把一些比較復雜的字組合成已經(jīng)學過的比較簡單的生字,如:"同"字。之前學過"問"字,可以將"問"字加上一筆"橫",就變成了"同"字;再如:"全"字。之前學過"金"字,可以將"金"字減去兩個"點",就變成了"全"字。然后,也可以通過猜字謎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生字。這樣,既能讓學生在興味盎然中掌握生字,又能讓學生開動腦筋,嘗試自己編字謎,這樣既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能力,又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猜字謎是語文課堂識字教學中最常用的以游戲的方式識字的教學策略。例如,在學習"京"字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出個字謎:"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一豎一鉤鉤,兩個小揪揪。"指的是什么字。教學"中"字時,教師可以先出個字謎"一串對折分,兩邊各一半。"這是什么字?編順口溜也是學生比較喜歡,也比較容易掌握的一種識字方法。順口溜的形式生動有趣,語言簡潔易懂,而且容易學更容易記憶。如:"貓"犬旁加苗是小貓;亮:京字頭,禿寶蓋,一個幾字藏下邊。在"摘蘋果"游戲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制作蘋果樹,每個蘋果上都輸入生字,學生讀生字,讀對了對應生字的蘋果就會被摘下來??梢愿阋淮握O果比賽,摘得蘋果最多的同學,作為摘蘋果冠軍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勵。采用這些形式多樣、充滿童趣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學習生字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達到一定的識字效果。
2.小組合作,在交流中識字
我們班級有34個學生,每個學生學習生字的水平不盡相同,所以教師難以做到每一個同學都關注到,這時候小組合作學習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例如,在學習"群"字的時候,小組是以這樣的方式合作學習的:
生1:可以用記筆畫的方法,"群"字一共有十三畫。
生2:記筆畫太麻煩,不如記結構。"群"字是左右結構,左邊是"君"
右邊是"羊"。
生3:聯(lián)想記字法最好。一個叫小君的小孩兒在放一群羊。
這樣一來,教師給學生營造出了一種輕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氣氛,學生在此過程中可以各抒己見,總結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這樣既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又能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3.注重閱讀,在朗讀中識字
語文教學要以讀為主。在朗讀中識字,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策略之一。字詞教學寓于課文這個載體之中,課文又是字詞的具體語言環(huán)境。 所以,教師應該在教授課文的過程中滲透識字教學,將課文學習和識字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將生字放在課文這種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朗讀,邊朗讀邊讀準字音,在認清字形的過程中理解生字的意思。此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將識字與課外閱讀進行有機結合,鼓勵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書籍,感受漢語言文字的美。隨著閱讀量的逐漸增多,學生日積月累,便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更多的生字。這樣不僅增長了課外知識,開闊了眼界,更體會到了識字和閱讀的樂趣,可謂是一舉兩得。
4.聯(lián)系生活,自主識字
如果將識字的數(shù)量僅僅局限于教材之中,那可是遠遠不夠的。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入學,生字積累比較少,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業(yè)本、卷紙上的名字標上拼音,讓學生輪流發(fā)作業(yè)本和卷紙來積累自己的識字量。也可以每天早晨找一名學生進行點名,統(tǒng)計出勤率。對報刊雜志、電視節(jié)目、公交站牌、超市物品、店面牌子等不認識的字,教師要讓學生記在自己的生字本上,然后和同學一起交流,提高班級的整體識字能力。琳瑯滿目的課外書也是學生識字的好材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收集起來,可以把不認識的字剪下來,再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意點綴一下,貼在自己的生字積累本上,這樣就成了個圖文并茂的識字本。學期結束時進行評比,看誰的生字本內(nèi)容最豐富。這樣一來,通過小競賽的方式,既調(diào)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又激發(fā)了他們識字的興趣和欲望。
總而言之,"善教者,師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師勤而功半"。在識字教學中,老師想方設法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識字的能力,才能使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想要學習識字,從而喜歡上識字,由被動識字變?yōu)橹鲃幼R字,把識字當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快樂的體驗中學好生字,掌握生字。
參考文獻:
[1]蘭臻.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探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12).
[2]潘宇.引進生活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6).
作者簡介:金裕,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雅河小學,117200,1594143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