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燕霞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2-0052-01
縱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經(jīng)調(diào)查研究,從學生這邊看,語文基礎好的學生"膩"作文,語文基礎差的學生"怕"作文;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作文教學過分強調(diào)共性,壓抑了學生的個性和意志,是問題的實質(zhì)。怎樣改變這種現(xiàn)象呢?我認為利用好合作學習是提高作文教學的一個好方法。怎樣才能更好的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組織合作學習從而實現(xiàn)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呢?現(xiàn)結合自己的學習與實踐談談。
1.合理分組,明確職責
由于學生存在著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異,為了使他們最大限度的互補學習,互相幫助,合作小組一般不提倡自愿組合。因為合作學習小組不是純粹的交友小組或娛樂小組,而是一個協(xié)同共事的團隊,小組成員要承擔一定的任務,有一定的目標。
1.1小組建立。教師首先研究全班學生,建立一份較詳盡的學生個人作文檔案,從學生作文的整體水平上把全班學生從高到低分為幾個級,然后從每一級中任意抽取一人組成小組。其他標準,如性別、家庭背景、勤奮程度、個性、紀律等可個別考慮。即組內(nèi)是"異質(zhì)"的,組間是基本"同質(zhì)"的。這樣便于小組間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這就能較好實現(xiàn)"組內(nèi)合作,組間競爭"。 一段時間之后,也可以采取任意分組或自由組合的方式,告訴學生他們可以和任何人一起學習,或者獲得更大的學習自主權。
1.2選舉組長。選舉正、副小組長。選舉前要說明,選舉的結果必須共同承擔,并接受小組長的指揮。為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和組織能力,也可采用組長職務輪換的方式。明確小組長的職責:負責紀律的維護,小組學習的組織(安排發(fā)言的次序、指定小組發(fā)言的代表等等)。
1.3確定目標。按照老師規(guī)定的評價標準,(如:寫作主題,材料選取,運用的寫作方法,敘述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所有成員都必須核實每個成員的文章的確都是優(yōu)秀的。每個學生都將根據(jù)自己文章的質(zhì)量得到一個個人成績。
2.合作交流,提高能力
有一個關于雪花的民間諺語--每一片雪花都是如此的脆弱和渺小,但是當它們緊緊地粘在一起,就能做出令人欽佩的事情。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學生,當學生一起寫作時,就具有了無窮的智慧和潛力。
2.1作前合作。作文課提前幾天或一兩個星期公布習作題目或習作要求,讓學生自己先觀察搜集寫作素材,查閱資料,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圍繞題目展開思維,想出一連串與題目有關的材料,只要與題目有關,能想到多少就想多少。當列出一定數(shù)量的材料后,就讓同組的同學互相研讀,經(jīng)過討論達成共識,應該選擇哪些材料和舍去哪些材料,通過組內(nèi)學生間的多向交流,擴大信息量,將"源"建成"庫",根據(jù)寫作要求,相互啟發(fā),補充,強化對生活原型的認識,通過組員的共同努力,使這些寫作信息在他們頭腦形成一個有序的網(wǎng)絡化結構,使他們在寫作時能及時提取。
2.2作中合作。學生各自根據(jù)提綱獨立地寫出自己的文章,并注意記錄下自己在寫作時遇到的難題,小組內(nèi)討論。討論內(nèi)容可根據(jù)自選的習作目標進行,或對習作中的重點難點進行口頭片斷作文。此時要發(fā)揮上層組學生優(yōu)勢,教師巡視指導,注意捕捉反饋信息,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遇到的共性問題,以便調(diào)控教的程序。(以寫人的作文為例:寫人的作文看起來很好寫,很多學生都能輕易地寫出幾百字,但想讓筆下的人物有血有肉也并不容易,這要求作者能抓住人物的特點來寫。怎樣突破這一難點呢?學生可以互相通過口頭說說某人的行為舉止,或者通過回憶某人的事件,讓小組成員總結出其特點,或猜猜這人是誰等,通過這些環(huán)節(jié)可以幫助小組成員確定自己所選的材料是否適合,判斷自己是否圍繞人物特點來寫等。)
2.3作后合作。"作后合作"的工作在普遍作文教學中,主要是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批改、評講--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對學生的習作字斟句酌,精細批改,但其效果卻是令人失望的,于是學生的作文批改評講中出現(xiàn)了"教師高投入、學生低收效"的現(xiàn)狀。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象呢?葉圣陶先生指出:"教師改作文,業(yè)至辛勤,茍學生拂曉其意,即功夫同與虛擲。小組成員在小組長的分工下,依次對作了不妥記號的地方進行眉批并修改,錯別字、標點符號由一個學生負責改;病句由另一個學生負責改;在寫作手法的運用方面由一個同學負責;段與段的銜接一個同學負責。然后組內(nèi)成員碰頭,看看還有無"漏網(wǎng)之魚",最后經(jīng)過整合,放眼全篇。
3.適當調(diào)控,相互監(jiān)控
合作學習中教師給與學生充分的時間、空間,鼓勵,減少對學生的限制,尊重他們、信任他們,真正擺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但這樣也增加了學生私下講話的機會,如果處理不當會出現(xiàn)難以控制的情況。因此合作學習中需要有適當調(diào)控,相互監(jiān)控,調(diào)控的主要任務落在教師身上,也可以通過分工讓各組成員分擔。以下方法可供參考:
3.1發(fā)揮組內(nèi)職務的作用,監(jiān)督調(diào)控。合作學習前應做好準備,發(fā)揮小組長的作用??梢怨膭罱M員創(chuàng)造共同的表達方式,如組名、歡呼方式、贊賞手勢等,這樣小組的集體主義感和凝聚力會更強。
3.2信號控制方式。合作學習過程應有固定的信號調(diào)控方式。如教師拍手,全班學生無論完成與否都要安靜聽教師講,還可以用打鈴、口哨等提示方式。
3.3紅、黃、綠牌控制法。這是聲音控制卡。綠色表示安靜、表揚;黃色表示安靜、提醒;紅色表示需要小組完全安靜、批評,只要該小組桌上放上卡片,小組成員必須作出反應,否則影響小組的成績。
總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就能更好地把學生放在主動地位上,做到多批少改,批有啟發(fā),改有示范,更多地留給學生自主時空,能很好的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合作學習與課堂教學》伍新春,管琳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10-1
[2]《合作學習設計--現(xiàn)代教學理論與設計叢書》盛群力,鄭淑貞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