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經濟發(fā)展 民商法 法制建設
作者簡介:張嘉麟,天津財經大學。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009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在世界范圍內經濟的聯系日益密切,這就對民商法的要求更為嚴格。需要在經濟生活中對于平等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加以明確,在產生糾紛的時候能夠依照法律的規(guī)范來解決。為了加快中國法制社會的進程,建立健全法律規(guī)范,對民商法的變革尤為重要,這也是時代和人民的選擇。民商法的變革是適應現代社會的發(fā)展,隨著市場上交易種類的增多,比如掃碼支付,生活物品從現實到虛擬的網絡信息,比如軟件系統和電子信息等。這些內容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使得市場的發(fā)展更加的迅猛,但是,這樣交易產生的問題也需要嚴格的進行規(guī)定,給法律實踐做出一個可以實行的依據,方方面面都需要民商法作出新的調整。
(一)國內外的相關體系
民商法包括民法和商法兩個方面,在世界范圍內主要有兩種民商法體系,一種是民商合一,另一種是民商分立。民商合一指的是民法在整個體系中占據主要的地位,將商法看作民法的一個分支,把關于商法的內容編纂在民法之中,民法對商法起著引導和約束力。民商合一的濫觴在羅馬私法,古代商法與民法是沒有分開的。
民商分立是將民法和商法分別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除了民法典之外還會再訂立商法典對商事活動進行管理。在中世紀經濟發(fā)展的時候,羅馬私法由原先民商不分的情況改變成為將商法單列出來,為以后各國立法上的民商分立奠定了一定的法律基礎。在私法發(fā)展迅猛的十九世紀,民商分立的體系得到確立。我國目前所采用的就是民商分立的制度,以便于對法律條文的內容和原則等方面進行清晰的劃分。保證民法和商法的適用范圍得到法律的界定,促進我國法律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在世界范圍內,還有德國、日本、法國等國家都采用民商分立的立法體系。
(二)研究的意義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過程中,對于民商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民商法對公民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規(guī)定里是很明確的,在公民的財產人身和公司企業(yè)等領域都進行干預。民商法的發(fā)展是跟社會的發(fā)展息息相關的,研究民商法可以在保障人權方面提供更強有力的制度依據。人們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力,遵從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也可以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需要國家政策的宏觀調控,民商法和經濟的關聯使得民商法的制定對調整市場經濟的平穩(wěn)運行至關重要。
(一)三個原則的變更
民商法基本原則的改變主要體現在三個原則上:
第一個原則是平等原則。主體的平等是一個大的部分,在商事活動種類的現在社會,進行民事活動的主體增多。每個人都是民事主體之一,在每次民事活動的進行中,雙方或者多方的主體都應該遵循平等原則,不能出現惡意的欺壓事件。參與的主體在法律上擁有的地位和權利與義務都應當是一致或者相對立的。在買賣過程中,參與人協商,在交易平臺的選擇方面,每個公民擁有的權力是一樣的。國家法律在交易平臺上面規(guī)定的法律條款都應當是平等的,不會出現對某個平臺偏愛的狀況。
第二個是安全原則。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時,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應用,安全的網絡環(huán)境是很必要的,在網絡上的數據和資料的安全性的保障問題得到大家的一直關注。由于網絡信息技術數據是一種虛擬的產品,想要對電子網絡的發(fā)展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規(guī)就需要更加嚴格的立法程序。
所以民商法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來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維護民事主體的網絡信息安全,在技術數據安全信息遭到泄露導致出現民事活動危機的時候,法律上要有與之配套的一套法律規(guī)范。在出現此類事情的時候,公民能夠依法對自己的網絡安全信息泄露進行維權。
第三個是效益原則。公平和效益的問題是一個長久困擾法學工作者的難題,法律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公平正義,但是法律也是為社會服務,就需要考慮經濟基礎。在立法的時候就要對公平和效益同時堅固,在現代立法的要求下,有關民商法的建設就要網絡時代為主,體現信息時代的自由和人民的價值需求。
(二)條文的具體分析
在《民法總則》中,新修訂的第33條中增加了成年協議監(jiān)護的內容,以往國家的監(jiān)護法律規(guī)定里,以未成年人和有精神問題的病人的監(jiān)護。而對已經成年的智力正常的人在自己突發(fā)一些情況失去了民事行為能力的時候,監(jiān)護人的選擇并沒有一個合理的選擇機制。在外國的法律中對這一類人有意定監(jiān)護的規(guī)定,人們可以在自己行為能力正常的時候為自己選擇一個信任的監(jiān)護人,共同簽訂意定監(jiān)護的合同。當合同中載明的情況發(fā)生時,監(jiān)護人就要開始履行自己的責任。相關的政府工作人員參與對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督中,使被監(jiān)護人的意愿得到體現。而我國的立法充分參考了國外的先進經驗,在成年人的父母配偶不能承擔監(jiān)護責任的時候,可以先為自己確立監(jiān)護人。在政府工作人員缺乏的時候就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到監(jiān)護中,政府主要起兜底的作用。這樣是對成年人的意思自治的一種體現,尊重他們?yōu)樽约哼x擇的監(jiān)護人的權力,尊重每個人的人權。
(一)進步方面
在內陸國家的立法體系上,民商法是通過制定相關的法典來表現的,而在美國等英美法系的國家里,對民商法的調整就通過原有的具體的判例來參考實現。但是我國的民商法的立法工作并不是隨意展開的,而是在經歷了一定的調研之后,充分考慮現在經濟發(fā)展的現狀,由此與現實生活接軌。在精確有邏輯的語言編纂之后經過政府的決定才能被正常頒布,我國民商法的發(fā)展是一種理性的健康的過程。我國的民商事只有在包含這段時間的民商事活動產生的各種情況時,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完善的法律體系。在現在的信息化時代,網絡信息的安全和數據的安全保障是新的民事活動內容。
所以民商事立法的工作也要對與這類虛擬的電子數據的開發(fā)者予以保護,避免出現了問題的時候,公民無法可依?,F有的民商事立法除了對網絡信息進行了保護,還有網絡信息在網上傳播時版權者的責任和義務問題。由于在網絡傳播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對于這些網絡信息的版權所有者的劃定標準,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對版權所有者的侵權行為,那么誰應該對這個侵權行為負責。在網絡信息的傳播過程中,如果網絡信息自身就是觸犯法律的內容,應該如何對傳播的人員進行處罰,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還有對于域名的規(guī)定,各個企業(yè)對于域名的使用變得頻繁,域名有了一定的商業(yè)價值和專有性。在域名的爭奪中,域名的注冊者和使用者的交易方面也存在很多的問題,都需要民商事法律規(guī)范進行調整。
(二)改進方法
1.國家大政方針的頒布
首先立法是一個國家進行管理的重要途徑之一,根據統治者的利益需求制定相關的法律規(guī)范。我國應該繼續(xù)堅持依法治國的理念,促進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保證民商法在社會實踐中的可行性。在修改民商法時,堅持在國家的領導下根據社會發(fā)展的程度不斷地進行調整。在民商事法律體系的設置上也應該提高效率,在立法時應該考慮完善,盡量避免使用緊急立法的權力。要保證國家法律制定的嚴謹性,每個國家機關要嚴格依法辦事,防止知法犯法自身素質不過硬的情況發(fā)生。
2.立法活動時要嚴謹
立法機構要進行立法活動的時候,要謹慎行使自己的權力,按照法定程序執(zhí)行。立法工作者要選取具有豐富法律經驗的專業(yè)人才,尤其是要選擇有多年實務經驗的法官檢察官等。按照程序提案議案,通過各級政府的審查,在訂立法律的規(guī)定的時候,還可以召開聽眾會和開通熱線電話信箱等方式,充分聽取民眾的意見。讓人民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貢獻力量,這也是人民當家作主的一個體現。
3.培養(yǎng)法律人才
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yǎng),而法學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法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內容繁雜,課程多樣。國家應該重視對于法學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使他們具有法學的分析方法和辯證邏輯思維,了解國家的法律規(guī)定能夠以及背后的深刻原理,能夠運用自己的法學知識處理問題。同時還應該加強公民的法律意識,讓國家法制的發(fā)展充滿了每個公民的努力。
重視民商法的發(fā)展是對我國法律建設的工作之一,對公民的法律意識的提高是有重要的作用的,人們可以利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在民事活動中,主體參與民事活動的兩者都需要遵守相關的法律,以自己的行動維護民商法的運行。只有在大家都遵守法律制度的時候,這項法律的制定才有了真正的價值。法律是為人民服務的,每個公民都有義務做到知法懂法。因為民商法的變化與發(fā)展都跟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脫不開關系,所以在對民商法進行變更的時候就需要對現在發(fā)展的狀況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制定出符合國情的法律,只有這樣才能以法律的手段促進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同時立法者也要充分聽取大家對于法律的要求,以維護國家的法制為己任,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為國家的法治進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陸航.社會經濟發(fā)展中民商法的變化與發(fā)展研究.商業(yè)文化月刊.2015(15).
[2]馮玉豪.探究社會經濟發(fā)展中民商法的變化與發(fā)展.商.2015(50).
[3]娜日斯.試析社會經濟發(fā)展中民商法的變化及發(fā)展.法制博覽.2017(35).
[4]徐洋.關于社會經濟發(fā)展中民商法的變化與發(fā)展探討.卷宗.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