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敏 黃麗
摘 要:軍事體育訓練中的木馬三練習分腿騰越縱分為助跑上板、蹬伸、第一騰空、推手、第二騰空和落地這幾個主要階段,通過對分腿騰越縱過程的運動學和動力學過程的分析可以得出最佳的推手時機應當是在人體重心達到最高點之前。
關鍵詞:軍事體育;木馬練習;分腿騰越
1.引言
軍事體育作為戰(zhàn)斗力的重要基礎,是部隊軍事訓練的重要組成;軍事體育作為軍事教育的重要構成,對培養(yǎng)高素質(zhì)軍事人才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木馬訓練是借助器械使受訓者達到鍛煉人體關節(jié)活動幅度,提高韌帶、肌腱、肌肉及其他組織的彈性和伸展能力的體育項目之一。通過訓練,能夠有效增強受訓者心理素質(zhì)和上肢、肩帶、腰背肌群力量、下肢爆發(fā)力與身體平衡協(xié)調(diào)能力。軍事院校所學的木馬基礎練習分為屈腿騰越橫木馬、分腿騰越橫木馬、分腿騰越縱木馬三個練習,對于中,其中木馬三練習分腿騰越縱難度系數(shù)最大,受傷率幾率較高。本文通過對木馬練習三分腿騰越縱木馬的動力學分析,了解木馬三練習的動作要領,探討木馬三練習的訓練方式,為今后的軍事體育訓練打下扎實基礎,減少不必要損傷,提高訓練效率。
2.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
軍事體操木馬三練習主要分為助跑上板、蹬伸、第一騰空、推手、第二騰空和落地這幾個主要階段。
助跑是完成跳馬動作所需的水平速度和起跳第一騰空合力的最根本的動力來源,也是第二騰空的水平速度主要來源。第一騰空所獲得的力量大小對第二騰空及木馬整個動作起決定性作用,從這個意義上木馬的難度動作完成情況與質(zhì)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助跑的速度。
上板過程是在助跑之后緊接的人體動作。從助跑最后一步離開地面之后到雙腳同時接觸踏板之前這個階段,被稱之為上板階段。此階段的技術動作為:蹬地腳用力蹬地使軀體騰飛,雙手迅速向上擺動,同時保持上體稍向前傾;而后,在下落階段,擺動腳迅速與蹬地腳靠攏保持直膝的同時梗頭、含胸、緊腰,直至雙腳同時接觸踏板。在緩沖過程中,雙膝微彎并迅速降低身體重心,積極主動地運用身體壓縮踏板,最大程度的降低水平速度以此來獲取踏板較大的反作用力,從而將助跑獲得的水平速度高效的轉(zhuǎn)化為起跳時的垂直速度。
在蹬伸階段,雙腳同時發(fā)力蹬板,雙手同時上擺做引伸動作并使身體重心往上移動的同時逐漸減少軀體與水平面的夾角,確保身體在騰飛時能取得一個合適的出板角度與出板速度。
第一騰空階段位于踏跳之后推手之前。在第一騰空階段,其動作要領是保持起跳之后的身體動作姿態(tài),上體前傾、兩臂前伸、兩腿分開、向后上方擺[2]。第一騰空有效高遠度,主要由助跑、上板、踏跳所決定.這其中包括助跑速度、低而快制動式上板踏跳引發(fā)的板的反彈速度的,離板瞬間身體重心的水平拋射夾角,以及離板時身體重心的高度。
從整體技術看,影響跳馬動作質(zhì)量的關鍵技術動作是上板踏跳及合理的推手技術[3]。推手的任務,是要使身體有足夠的滯空時間,為第二騰空空中動作的完成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推手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第二騰空的高、飄、穩(wěn)、準。
所以,由公式(1)和(2)可以看出,當入撐角為α時,水平速度越大,切向速度和法向速度也就越大。又由(2)式看出,合理的支撐位置應在身體重心到達最高點以前,因為當重心超過最高點后 ,法向速度 更大而降低了第二騰空的高遠度。
綜上所述,最佳的推手時機應當是在人體重心達到最高點之前;推手方式應當采用頂肩推手,并且速度要快,發(fā)力要猛。
第二騰空階段位于推手之后和落地之前,是在第一騰空基礎上改變?nèi)梭w運動的軌跡。第二騰空重心的拋物線軌跡是由助跑、踏板和推手等技術手段決定。因此,在第二階段我們?nèi)梭w所需要做的是昂首揮臂,積極抬高上體,保持挺身“飛燕”的優(yōu)美姿勢,使人體能夠順利穩(wěn)定的落地。
落地技術是指從腳尖接觸訓練墊到人體起身站穩(wěn)的技術。為了更好地完成落地動作,提高落地技術的穩(wěn)定性,在落地時因主動降低人體重心,減少外界沖擊力。想要達到此目的,我們需在腳尖接觸訓練墊的瞬間,主動屈膝下蹲,同時保持昂首挺胸,雙手向前平舉與肩平齊,微降重心直至人體完全穩(wěn)定,而后起身成立正姿勢結束落地動作。
3.結論
軍事體育訓練中的木馬三練習分腿騰越縱分為助跑上板、蹬伸、第一騰空、推手、第二騰空和落地這幾個主要階段,通過對分腿騰越縱過程的運動學和動力學過程的分析可以得出最佳的推手時機應當是在人體重心達到最高點之前;推手方式應當采用頂肩推手,并且速度要快,發(fā)力要猛的推手時機和方式,為木馬訓練提供指導意義,為下步工作訓練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軍事體育(下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訓部,國防工業(yè)出板社.北京.
[2] 化洪斌,分腿騰躍橫馬“推手”對第二騰空運動軌跡的影響.菏澤學院學報,第27卷第5期,2005年10月.
[3] 錢雯,跳馬推手技術的生物力學分析.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第8卷第2期,1996年6月。
(作者單位:武警警官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