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運用CMT(概念隱喻理論),在認知語言學的基礎上,通過對英漢數據庫中水的隱喻進行對比,將目標域分別進行歸納總結。試圖探索并解釋該隱喻在兩種不同的語言中體現(xiàn)的共性與個性,揭示英漢社會文化及思維的差異,旨在促進跨文化交流與學習。
關鍵詞:水;隱喻;英漢;語料庫
一、問題提出
認知語言學家認為隱喻不僅是“語言的裝飾”,更是“語言和思想不可或缺的基礎”(Goatly,1997),其隱含的深層概念體系尤為重要。[1]George Lakoff 和Mark Johnson(1980)認為概念系統(tǒng)對我們定義日常生活起著最關鍵的作用。這些概念不僅控制我們如何感知外部世界,而且還控制我們如何處理事物及與他人交流。甚至于我們普遍用以思考和行為的概念系統(tǒng),其本身就是隱喻性的。[2]隱喻和文化在許多方面是密切相關的。文化中概念性的事物很多都是通過隱喻進行闡述的。(K?vecses,2005)[3]
英漢水隱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水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維系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與人的思想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常用于描述情緒、特征、運動等。
二、研究方法
(一)數據庫的使用
本研究共使用兩個語料庫。英語語料是從《時代》雜志語料庫中提取的,該雜志作為歐洲社會的主流期刊,具有語言生動豐富、信息量大,詞語、短語和句法結構更新快的特點。包括從20世紀20年代到2006年的1億多英語詞匯。
中文語料來源于中國語言大學(簡稱CCL)。CCL語料庫由中國古代到二十一世紀的共477萬個漢字組成,分古代部分(1.7億個詞)和現(xiàn)代部分(3.07億個詞)。資源范圍廣,包括出版物、電影、電視等。
(二)數據提取與分析
1.數據提取分析
鑒于本研究試圖探討水在英文及漢語中的隱喻使用情況,語料的提取通過在語料庫中輸入單詞“water”和“水”(即水隱喻中的源域)來獲取。在英語語料庫中,水出現(xiàn)的總頻率是22054;在中文語料庫中,水出現(xiàn)的總頻率是54685,為英語的兩倍。
1)水隱喻的辨別和映射
本次研究中語料庫的索引行按照左排序進行排列。最常見的索引是上下文格式中的關鍵詞:(KWIC)[4],其中搜索項(或節(jié)點)在每個現(xiàn)有行中處于居中位置,其上下文呈現(xiàn)在兩旁[5]。
在表2.1中的11條索引中,大部分是字面用法,而水的含義是根據字面意思理解的。而在第28條中,通過對上下文的理解,Harry Low承認以1美元購買其公司的45000股股票,并在注冊聲明中沒有提及它可能被認定為違反規(guī)冊,此種行為肯定會使他陷入困境之中。由此可見,hot water暗指困難或麻煩的情況。
中文索引行中運用了相同的方法辨別水隱喻的使用情況:
通過對每條索引行中出現(xiàn)的水進行分析概括,根據其不用含義對目標域進行分類。隱喻映射包括源域和目標域之間系統(tǒng)意義上的擴展,映射則清晰地展現(xiàn)了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6]。
2)詞匯搭配及語義韻
根據英語語料庫中選取的索引行可以得出結論,與水相關的詞語詞性多為名詞,僅有少量為動詞和形容詞。圖2.1中顯示,出現(xiàn)在“水”以前的搭配中,動詞有“喝”、“消除”等,形容詞有“臟的”、“熱的”等,介詞有“進入”、“出來”等。
從語義韻角度看,“情景是水”這個隱喻中,當形容詞如“臟的”、“渾濁的”、“熱的”等用于修飾水時,該短語常指困境或麻煩,傳達貶義的語義韻信息。
(三)英漢水的隱喻對比
為深入探討英漢中說話人對水隱喻的使用傾向,對不同目標域的使用頻次進行計算并排序。(見圖3.1和圖3.2)
隱喻是語義拓展的一個重要手段。[7]分析表示,英漢中水的隱喻大致可分為七大類別。在英語語料庫中(圖3.1),水是某種特殊情況出現(xiàn)149次,例如“hot water”,所占比例最大;依次為水是金錢;水是思想;水是普通事物[8]。此外,水是標準或某一專業(yè)方面所達到的高度、水是時間的隱喻以較低頻率出現(xiàn)。漢語語料庫中,標準或某一專業(yè)方面所達到的高度是水出現(xiàn)的頻次最高,其次分別為,困難是水;金錢是水;操作流程是水;交通是水;次品、虛假是水等。
1、英漢中水隱喻的共同點
1)標準或某一專業(yè)方面所達到的高度是水
漢語語料中,標準或某一專業(yè)方面所達到的高度是水的隱喻頻次高達764,占大部分水的隱喻。水量由深度來表示,水量越多則水平越高,水量越少則水平越低。因此,水往往被人們用來喻為專業(yè)度的高低:
(1)He showed them diamonds turned in a few days from low-priced jaundiced stones to gems of apparently the first water.
(2)它也能夠生產各種消費品,適當地滿足人民生活水乎不斷提高的需要。
水質清澈可用于描述高標準,幾近完美的物體。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越多越好”的概念在人們的意識中起主導作用。例如,水與序數詞“第一”搭配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褒義的語義韻信息,意味著高質量或高標準的事物。
2)某一特定狀況是水
水的神秘之處在于其形式多樣,如海洋、河流、湖泊;其狀態(tài)不確定,如液體、固體、氣體。不同形式或狀態(tài)的水具有不同的物理屬性,由此,其不確定性與人類未知且無法控制的狀況極為相似。英漢語言中都出現(xiàn)這類隱喻,例如:
(3)It isn't that the microbiologist likes to dip his toes in dirty water.But for Sadowsky,51,…
(4)所謂的“文化大革命”像洪水猛獸,這時已沖擊到地方黨政領導機關和經濟部門.
(5)我和約翰跟火箭隊談完之后,又有兩個障礙浮出水面。
在英語語料中,水常與“熱”、“深”、“臟”等形容詞搭配,為消極、否定的語義韻,表示困難的情境,這與中文成語 “洪水猛獸”相似。在(5)中,“浮出水面”指情況由未知轉為清晰,易于從字面理解其含義。
3)金錢是水
水與金錢都是人類寶貴的資源,具有流動性,因此金錢是水的隱喻廣泛使用。如current原意為水流,因其強調流動的屬性,在經濟中常用以表示流動的資金——current account(活期賬戶)。
(6)The directors began to wonder,what with the cash flow Eastern has,why some of it never sticks.
(7)freeze at 1%(instead of 1%)the old-age insurance tax for both employer and employee
在以上例句中,flow(流動)和freeze(結冰)分別描述水的動態(tài)形式及固體狀態(tài)。在(6)中,cash flow用來表示資金流動;在(7)中,資金停止流通的狀態(tài)用水結冰這一概念進行生動的詮釋。
(8)企宣在某種程度上有為歌手選歌的權利,“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就會在他們那里作祟。
(9)一次剛領完薪水,我擠公車回“家”。
漢語俗語“肥水不流外人田”中,“肥”意指利潤高,整句話指把利潤留給自己,避免與他人分享。例(9)中“薪”(柴火)與“水”都是日常生活所需,故“薪水”指代日常工資待遇。
4)時間是水
水從高處流向低處,從源頭流向終點,這與時間發(fā)展的單向性相似。人類無法直接接觸或存儲時間這一抽象概念,卻可以通過水這個具象概念將時間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
(10)A lot of water has flowed under the dam since then."
“water flow under the dam”和“be written on water”中,已經流過的水意為過去的時間。在英語中,時間是水常與under the bridge搭配使用,強調光陰荏苒、稍縱即逝。流水年華,年華似水,總有一天,這歌星也將變老。
(11)過去的都過去了,覆水難收,再多殺一些以也不能使死者復生。
漢語中常用“似水年華”、“年華似水”來形容時光流逝,多為表達遺憾、憂郁、悲傷等情緒。(11)中“覆水難收”更有對既成事物無法挽回的感嘆。
5)思想是水
人類的思想具有邏輯性和連貫性,這與水持續(xù)流動的屬性相同。思想與水都始于源頭,快速流動著的水流與敏捷靈動的思維一致,而平靜緩慢的水流則與冷靜遲緩的思維相似。[8]常見的表達有“stream of consciousness”、“a flow of thought”、“一股腦兒”、“腦海”等。
(12)“……who called a press conference to brand Yeltsin a liar and,giving the knife a turn,charge that his story “does not hold water.”
(13)......但是亞足聯(lián)秘書長維拉潘給中國隊潑冷水說,不要笑得太早!
(14)“我猜肯定很多人說我腦子進水才會做出那樣的傻事......”
水的高密度決定了其不能被任何有空隙的容器所儲存。同樣,如果人的思想觀點不謹慎,就會被推翻。[8](12)中“hold water”用來形容合乎邏輯且嚴謹縝密的思維。當與形容詞cold搭配時,意為消極的思想態(tài)度。漢語“潑冷水”也指為他人注入負面思想。中國人認為,當水進入人體大腦,思維機制就會被阻斷,“腦子進水”用來形容愚蠢的行為。
6)條件是水
水是自然萬物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因此,水是一種特定的條件,當具備了該條件,事物才能順利發(fā)展下去。
(15)…… and he would love it if they put him on bread and water.
(16)......并不意味著文明建設已水到渠成,大功告成。
(17)......他主動向大家提出自己退出樂隊,大家也就順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請求。
bread and water字面意思為食物,但面包和水的生活條件只能滿足人類生活的基本需要,根據語境判斷該表達用以描述惡劣的生活條件。漢語成語“水到渠成”、“順水推舟”都用來指代在已具備的條件下順勢達成一定目的。且“水到渠成”中的“水”和“渠”都源于中國農業(yè)文化中的灌溉的實際經驗。
2、英漢中水隱喻的差異
盡管英漢中水隱喻呈現(xiàn)較多相似性,不同的地理文化背景和人文社會經驗導致不同語言的使用者對外界的感知存在一定差異[8],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別不同:
1)平凡的事物是水
一方面,水是生命寶貴且有限的自然資源,另一方面,它與其他液體不同,具有無色無味的特點。
(18)…Gaitskell preaches a brand of socialism that leftists talk scornfully of as "milk and water "
在西方社會中,牛奶與水是最常見的兩種基本生活所需,由此被用來喻為平凡無奇的事物。
2)閑聊是水
在英語數據中,water cooler(飲水機)一詞的使用頻率極高。除其本意以外,引申為同事間進行的閑談,與之搭配的詞語有介詞at、around和over等。
(19)Everyone around the water cooler knows that meditation reduces stress.
3)交通是水
漢語中,“水泄不通”、“車水馬龍”等成語都將水與交通的流暢程度連接在一起?!败囁R龍”一詞更是出自中國古代著名詩句“車如流水馬如龍”,用以呈現(xiàn)過往交通繁忙的景象。
(20)面對這個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大都市,我雖然舉目無親,卻躊躇滿志。
(21)現(xiàn)在這些人如此熱情,圍得他水泄不通,不能前進一步。
4)操作、運行過程是水
漢語中,操作、運行過程是水的概念源于水的流動性的思考。水流有序的流動性與事物操作運行的過程相似。如:
(22)在那里,香蕉經過流水作業(yè)線,經過清洗、分揀、保鮮和裝箱等工序后外運。
(23)有的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
“流水作業(yè)”指工業(yè)生產領域中將整個生產過程分為多個不同階段的工序進行操作,具有高效的特點?!靶性屏魉币辉~也用于描繪流暢連貫的風格。
5)情緒狀態(tài)是水
水的狀態(tài)是動態(tài)且不穩(wěn)定的,這與人的情緒十分相似。當人處于穩(wěn)定情緒中時,猶如平靜的水面;當人處于激動或憤怒的情緒中時,就像波濤洶涌的水面。
(24)生活似乎是別人的,而你只能是一個心靜如水的行走者。
(25)在經歷了一番冷落寂寞之后,更是淡泊寧靜,心如止水。
“心靜如水”、“心如止水”往往也用于表達不計較榮辱得失、內心平和的思想狀態(tài)。
6)關系是水
在漢語里,人們常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一抽象概念同具象的水相聯(lián)系。感情的深度通過水的深度表現(xiàn)出來。例如,連續(xù)不斷的水就像愛人之間綿延不絕的愛情。
(26)海峽兩岸交流日益密切,經貿往來不斷增多,已經出現(xiàn)水乳交融的局面。
(27)我的耳朵里反反復復就是那兩句歌詞:“我的愛如潮水…...”
以上例句表明,無論是“柔情似水”中平靜的水,還是“愛如潮水”中洶涌激蕩的水,關系是水的隱喻常用于積極的語境中,“愛如潮水”一詞從側面揭示雙方感情的濃度與深度。
7)次品、虛假是水
水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稀釋,降低其他液體的濃度與純度降低,此概念在漢語中用于映射虛假、摻假的事物或信息,“摻水”、“水分”、“水貨”等詞多具貶義色彩。
(28)領導為農民辦事一定要實實在在,不摻水,不打折扣。
8)女人是水
中國古代傳統(tǒng)觀念中,女性因其溫婉細膩的個性特點與水的特征不約而同,該隱喻可追溯到中國四大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名句“女人是水做的”。由此,在漢語數據統(tǒng)計中,出現(xiàn)了女人是水的隱喻。
(28)女人就是紅顏禍水這是非常傳統(tǒng)的一種觀念。
(29)一個背信棄義的朋友和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
以上兩個例子中,“紅顏禍水”和“水性楊花”都含有貶義色彩,暗示了古代中國封建社會對于女性的偏見,也揭示語言在某一特定的社會背景下所呈現(xiàn)的時代特色[10]。
9)運氣是水
“風水”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用以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如天地、空氣、水、土壤等的概念,是被現(xiàn)代中國人部分地繼承的五行哲學思想[9]。常被用來指人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因素。
(30)香港是他的風水寶地,1983 年他結婚的時候,就選擇了香港度蜜月。
以上例句中“風水寶地”并非對自然環(huán)境的描述,而是表明人處于某種環(huán)境中,工作生活得心應手的狀態(tài)。
3、英漢中水的隱喻差異原因分析
結合英漢語料庫中所有隱喻的目標域,上圖(3.3)從整體上展示了水隱喻的映射。Lakoff和Johnsons(1980)認為隱喻的構建是建立在人的身體經驗基礎上的[1]。中英文說話者的認知能力與生活體驗基本相同,故水的隱喻在兩種語言中具有大量的共性[10]。而造成目標域不同的原因,歸納為有以下幾點:
1)兩種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世界觀和哲學觀導致了人們理解世界本質和事物間在聯(lián)系的重大差異。語言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價值體系,語言的不同表現(xiàn)為思維方式不同[11]。如中國古代哲學認為自然界的內在規(guī)律高于一切物體。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水是構成宇宙本源的五個要素之一,因其具有純潔、靈活、安寧的品質,與人的個性與情緒一致,由此,在漢語中常常情緒是水的隱喻。
2)漢語使用者在表達感情時更為內向、間接和傳統(tǒng),而英語使用者感情的表露更為直接和坦率,由此,在漢語中常用柔軟的水來指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系,如“柔情似水”;而英語中,則更多地運用具有強烈感官的目標域,如詩句“My love is a red red rose”中,愛是一朵熱烈開放的玫瑰,通過強烈的感官沖擊將情感表現(xiàn)出來[12]。
3)社會因素是造成兩者差異的又一原因。如上文討論的“風水”的用法,體現(xiàn)了社會的歷史與理念。鑒于中國獨特的歷史因素,因封建思維產生的語言,如“紅顏禍水”等,極少數仍沿用至今。
4.結語
本次研究以認知語言學的相關理論為指導,通過對時代雜志語料庫及CCL語料庫中水的隱喻定性和定量分析,對英漢語言中與水相關的隱喻表達進行對比歸納總結,進一步證實了水的隱喻普遍存在于人類的認知系統(tǒng)當中,同時對跨文化交流的順利進行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Goatly,A.(1997).The Language of Metaphor.London:Routledge.
[2]Lakoff,G.,& 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Ko?vecses,Z.(2005).Metaphor in Culture Universality and Vari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紀玉華,吳建平.語義韻研究:對象、方法及應用[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03):63-68.
[5]Deignan,A.,& Elena,S.(2010).Corpus techniques for metaphor analysis.In Lynne Cameron & Robert Maslen(Eds.),Metaphor analysis.London:Equinox.
[6]劉正光.隱喻映射的本質特征[J].外語學刊,2003,(03):8-14.
[7]賈冬梅,藍純.“Water”與“水”的認知詞義對比分析[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03):28-35.
[8]黃興運,覃修桂.體驗認知視角下“水”的概念隱喻——基于語料的英漢對比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10,31(06):28-34.
[9] 賈冬梅,藍純.五行之水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隱喻[J].外語教學,2012,33(06):19-23.
[10]常暉.認知-功能視角下隱喻的漢譯策略[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11):57-59+65.
[11]陳家旭.英漢語隱喻認知對比的哲學基礎[J].外語教學,2006,(05):24-27.
[12]Gozzi,R.(2011).Love as a metaphor.(MFTAPHORS IN ACTION).ETC.:A Review of General Semantics,68(2),230.
作者簡介
周辰(1988—),女,浙江,助教,碩士研究生,英語詞匯學。
(作者單位: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國際教育與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