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韓首腦在板門店舉行歷史性見面,簽署歷史性和平宣言,握手,定格歷史瞬間
朝韓領袖終于在板門店簽訂和平宣言,承諾停止一切敵對行為,共同致力于推進完全無核化,而且要在開城設永久辦事處。
2018年4月27日在南北對峙幾十年的朝鮮半島歷史上無疑是個重要歷史時刻。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和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在這一天中握了不止一次手,但兩人交換簽完字的《板門店宣言》時充滿儀式感的握手,在相機的閃光燈下定格了一個歷史節(jié)點。
這個節(jié)點跟幾個月前朝鮮半島核武陰霾和地區(qū)局勢的緊張形成鮮明對比。
握手等于承諾。金、文此番握手,強調了他們的承諾:半島不再有戰(zhàn)爭。
下面是幾次被相片定格、承載著類似劃時代歷史意義的握手。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在挪威持續(xù)數(shù)月的艱難、秘密的談判終告成功。
幾十年沖突不斷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那一天開啟了通向和平的路線圖。
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在美國白宮南草坪見證了以色列政府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代表簽署《奧斯陸協(xié)議》。
攝影師的鏡頭下,時任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張開雙臂,拉賓和阿拉法特握手了。這是巴以沖突歷史上為數(shù)不多的最具歷史意義的時刻之
后來,和平努力失敗,但《奧斯陸協(xié)議》賦予巴勒斯坦被占領土自治地位,并結束了持續(xù)六年的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占領的武力反抗、“起義”。六年里至少1200名巴勒斯坦人和150名以色列人喪生。
阿拉法特與拉賓歷史性握手兩年后,拉賓遇刺身亡。兇手是反對和平進程的猶太極端主義分子。2000年,第二波起義爆發(fā)。
2013年12月10日,時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和古巴總統(tǒng)拉烏·卡斯特羅握手的照片占據(jù)了世界媒體頭條。
當時,他們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參加紀念曼德拉的活動。
美國和古巴是幾十年的夙敵,那次是雙方領袖首度在公開場合公開打招呼。
之后不到幾個月,兩國關系迅速解凍,2015年7月恢復邦交,隨后又采取了一系列以前根本無法想象的步驟來重建、鞏固中斷了半個多世紀的雙邊關系。
奧巴馬總統(tǒng)2016年訪問古巴,成為88年來首次到訪古巴的美國總統(tǒng)。
那一年,華盛頓放松了對古巴實施了幾十年的禁運,11月美國民航班機重啟直飛哈瓦那的航班服務。
2012年6月27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前愛爾蘭共和軍首領麥吉尼斯(圖左,Martin McGuinness)的歷史性握手,是北愛和平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準軍事組織愛爾蘭共和軍多年來試圖通過暴力爭取北愛爾蘭擺脫英國統(tǒng)治,并入愛爾蘭共和國。
麥吉尼斯后來被稱為“北愛和平締造者”。他是數(shù)名參加和談的代表之一。
2012年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出訪北愛時,麥吉尼斯擔任北愛政府副首席部長。
他與女王的握手釋放了和解信號,而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愛爾蘭共和軍和英國軍隊之間的流血沖突已經(jīng)把仇恨種在很多人的記憶和情感里。
2017年特朗普與安倍握手,當時日本首相安倍在訪美,與特朗普見面,倆人握手姿勢之特別、時間之長、力度之大,以安倍在抽出自己的右手后翻了個白眼,似乎松了一口氣。
特朗普與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的握手不止一次成為話題。第一次是特朗普訪問法國,第二次是這次馬克龍訪問美國。
第一次,旁觀者七嘴八舌猜測那兩只手究竟是在握手還是掰腕。這一次,人們?yōu)樘乩势崭R克龍握手時表現(xiàn)出對晚輩后生的長者般慈愛驚訝,也有人說那或許是在表達“兄弟情誼”。
特朗普總統(tǒng)上任后還跟許多其他國家領導人握過手,雖然沒有韓朝、巴以那樣具有化敵為友的戲劇性,也沒有引起什么調侃,卻也引起不少關注。
2017年1月27日,英國首相特里莎·梅到華盛頓訪問,成為特朗普總統(tǒng)就任后會見的第一個外國國家首腦。
他跟梅首相握了手。
2017年3月,特朗普總統(tǒng)和到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談完畢,在白宮聯(lián)合召開記者會,握手合影,姿勢中規(guī)中矩。(摘自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wǎng))(編輯/小文)
海外星云 2018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