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科學在當前小學教育教學中屬于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并且在整個課程體系中也逐漸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小學科學實際教學過程中,為能夠得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更好學習小學科學知識,使小學科學教學及學生素質(zhì)均得以更好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應用
在現(xiàn)代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教學方式及模式已經(jīng)無法實現(xiàn)實際需求,應當對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進行合理應用,而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各種教學方法中比較有效的一種,可得到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加強認識,在此基礎上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合理應用,改變以往教學狀況,提升教學質(zhì)量及教學效果,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更好培養(yǎng),促使其更好發(fā)展。
一、 小學科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應用的重要作用及意義
首先,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資源整合,使學生學習興趣得以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大量收集相關(guān)學習資源,并且對其進行規(guī)范化整理,在此基礎上利用小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對各種相關(guān)教學設備及教學資源實行科學整理,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工,從而使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能夠得以真正實現(xiàn)。另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可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可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使其學習興趣得以有效提升。
其次,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較好溝通交流。就專業(yè)角度而言,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過程中,學生屬于小組學習主體,并且在學習能力及個性方面不同學習主體均有較大差異存在。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小組內(nèi)學生交流方式所指的主要就是不同學生相互表達并轉(zhuǎn)換自身觀點及意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溝通交流可促使學生更好進行知識探索。另外,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間相關(guān)溝通及交流可為學生提供良好平臺,使其更好進行知識研究及討論,在此基礎上也就能夠使學生更好學習。此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但可使學生之間情感增強,而且有利于教師及學生之間更好進行溝通交流,為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為更好開展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 小學科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
1. 科學合理分配學習小組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為讓小組合作學習得以較好應用,首要任務就是應當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分組,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保證小組合作學習得以更好開展,所以,在進行小組分配之前,教師應當對學生知識接受能力進一步明確,依據(jù)學生日常表現(xiàn)及作業(yè)反饋情況,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分類,在每個小組中均應當具備不同層次不同能力的學生,才能夠保證小組能力實現(xiàn)平衡,可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相互幫助。同時,教師應當選擇學習能力及組織能力均比較強的一些學生作為小組組長,使其能夠?qū)π〗M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從而為小組合作學習的更好開展奠定良好基礎。比如,在對“模擬火山的形成”這一實驗教學時,小組組長可為小組成員分配任務,明確誰負責動手操作,誰負責觀察實驗現(xiàn)象,誰負責做實驗記錄,誰負責對實驗情況進行匯報等,從而使小組內(nèi)所有成員均能夠參與學習,并積極進行科學知識探究。
2. 充分發(fā)揮小組內(nèi)成員的重要作用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充足時間及空間,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積極引導學生實施自主化探究,從而使小組學習價值能夠得以充分體現(xiàn)。另外,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科學教師還應當對指導及培訓加強重視,通過對學生進行準確引導,使其能夠盡職盡責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使小組合作學習效率能夠得以有效提升。比如,在“小車摩擦力影響因素”這一內(nèi)容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引導學生猜測摩擦力相關(guān)影響因素,然后探索影響因素與摩擦力之間關(guān)系,最后對合理試驗方案進行設計,保證小組內(nèi)每個成員均能夠較好完成自身任務,在教師指導作用下可積極參與,可積極發(fā)言。另外,在開展實驗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小組成員合理協(xié)調(diào)分工,指明每個小組成員應當負責的內(nèi)容及任務,并且應當安排監(jiān)督員督促小組成員表現(xiàn),以保證在較短時間內(nèi)便可將實驗完成,準確分析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最終得出實驗結(jié)論。
3. 制定科學合理評價機制
就當前小學科學教學實際情況而言,其教學評價機制無法使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實際需求得到滿足,其所存在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而言,在教學評價中往往只注重學生個體評價,對于小組評價及集體評價往往忽略,并且評價方式也缺乏科學性;另一方面而言,在實際評價過程中往往只重視科學知識評價,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以及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評價往往忽略,這些評價方式對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的提升均十分不利,很難使教學評價的促進作用充分發(fā)揮。所以,教師應當制定科學合理評價機制,對于合作學習的價值應當清楚認識,對學生情感體驗加強重視,對學生實行綜合性評價,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保證教學評價更加具有科學性及合理性,才能夠使學生更好了解自身缺陷及不足,從而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改變自身不足,以便更好學習。
在當前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并且在實際應用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當前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小學科學教師應當在充分認識小組合作學習優(yōu)勢及作用的基礎上,合理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從而使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更好作用,使小學科學教學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周飛燕.探究式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6(22):205.
[2]瞿旭.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6(07):24.
[3]杜世勛.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學周刊,2015(15):48.
作者簡介:
鄭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貴州省天柱縣邦洞街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