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寢室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學生干部是廣大學生當中的先進分子,起著一定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學生干部也是高校在寢室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因此,學生干部是寢室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發(fā)揮著帶頭和思想引領作用的同時,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的心理差異導致學生干部所在寢室的矛盾也層出不窮,日益凸顯甚至逐漸呈增多的趨勢,這已經成為高校學生人際關系當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本文試從筆者從事輔導員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學生干部寢室矛盾案例入手,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為學生群體的心理差異,并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學生干部;寢室矛盾;心里差異
一、 案例概況
小陳是本學院的學生會干部,同時也是班級里的班長,還熱心參與各種學校、學院舉辦的活動以及社會志愿者活動,可以說是一人身兼數(shù)職。本學期的某天,小陳來到我辦公室,說自己近期心情不好,想要調換寢室,我一開始以不能隨便調換寢室為由拒絕了她,但后來她哭著說自己已經壓抑了一年半,心理壓力十分巨大,還出現(xiàn)了失眠、焦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詢問原因,小陳只是簡單說是因為自己影響了室友休息,在其他室友睡覺的時候發(fā)出了聲音,導致其他3個室友一起排斥她,甚至已經一年沒有跟她聊天說話了。因此,小陳感覺自己被孤立,心理壓力巨大,不知如何才好,只想逃離現(xiàn)在的生活環(huán)境。
二、 案情分析
小陳的情況并不是特例,在平常的工作當中,我也遇到過不少這樣的例子。說明學生干部所在寢室的矛盾問題還是比較頻繁和普遍的。通過平時與小陳的接觸和交流,我知道該生是一個有上進心的女生,平時對老師布置的任務都能一絲不茍地完成,并且在學習上也努力用功,愿意刻苦鉆研,與老師溝通交流。但是反觀其寢室的其他3人,我通過談話、側面打聽等方式了解到她們平時的生活狀態(tài)是對學校和班級活動并不是非常熱心,經常拖欠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甚至不參加任何班級和學院組織的集體活動,只熱衷于在寢室打游戲、追劇。小陳不僅要兼顧學習,還要忙于各種工作事務,有時一整天都在寢室做表格、打電話,甚至一直到深夜。而其余幾個同學晚上打游戲、追劇到凌晨,白天沒課的時候就補覺,到中午甚至下午都不起床,生活作息嚴重不一致導致了寢室成員之間的矛盾產生。
另外,小陳是個各方面都要求積極上進的學生,她希望自己所在寢室在學校、學院的宿舍文化節(jié)評比當中獲得獎項,會要求室友積極參加各種寢室活動,在學習、衛(wèi)生等各方面都力爭優(yōu)秀,但室友卻覺得小陳的此番舉動只是她在“利用”她們獲得榮譽,甚至覺得小陳這個人心機重。矛盾更加激化,導致最后其余三人聯(lián)合排擠小陳。
通過對學生干部的寢室矛盾來源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高職大學生群體當中不同學生群體的心理差異非常明顯且巨大,高職大學生相較于本科大學生來說,普遍存在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大多數(shù)學生從高中起就是“后進生”,高考時被冠以“沒考上大學”的帽子,因此,到了大學階段,大多數(shù)學生存在消極、不上進、“混日子”等心理,抱著不掛科、不處分就萬事大吉的心態(tài)過著碌碌無為的大學生活。
反觀高職大學生當中一小部分想上進、熱愛學習的學生干部,他們包攬了大部分的學生會、班級工作,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面都表現(xiàn)得非常優(yōu)秀。這部分學生有著對自己較高的要求,對自己的大學和未來的職業(yè)有清晰的規(guī)劃,同時對大學生活也抱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兩種不同的學生群體的心理狀態(tài)差異,造成了學生干部所在寢室的矛盾產生,有些成了寢室中的“異類”,甚至被排擠。因此,縮小甚至解決這種差異化是平息矛盾的關鍵,對后進生的思想教育以及對學生干部的心理疏導則成為工作的重心。
三、 解決措施
(一) 通過個別談話的方式與小陳寢室其他三名同學進行聊天,了解她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對未來的規(guī)劃等,通過誠懇的交流讓她們對我獲得信任,消除之前認為我袒護、偏心小陳的想法。
1. 在與小陳寢室其他的三人聊天中發(fā)現(xiàn),此三名同學每天的日常生活為上課、回寢室打游戲和睡覺,作為大二學生的她們,課務比較少,空閑時間較多,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寢室里。家境都還不錯的她們有充足的零花錢,也不需要利用課余時間去做兼職賺錢,這就造成了她們的空虛、迷茫的心理狀態(tài)。
2. 談及對未來的規(guī)劃,三人面面相覷,竟然同時說出了“沒什么特別的想法”“只想平安畢業(yè)”“工作的事情沒有考慮過”之類的話。由此可以看出,沒有目標和規(guī)劃,讓她們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和上進心,缺乏積極向上的動力,逐漸形成了渾渾噩噩混日子的心理狀態(tài)。
(二) 幫助小陳寢室其余三人重新梳理了大學生活的目標并制定了畢業(yè)后的職業(yè)規(guī)劃,要求這三名同學在接下來的大學生活中互相監(jiān)督,為完成自己立下的目標而努力,首先要做到的是改掉沉迷網絡的壞習慣。
(三) 對和小陳同寢室的人進行人際關系方面的思想教育,讓他們懂得接納和理解,讓她們意識到,排擠和孤立小陳是一種狹隘、自私的做法,要樹立集體意識,建立寢室和諧的人際關系。
(四) 對小陳的焦慮、失眠等問題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她緩解人際關系帶來的心理壓力,并學會自我調節(jié)。鼓勵她積極地和寢室其他三人進行溝通和交流,主動邁出化解矛盾的第一步。如有必要,重新進行寢室調整,換一個環(huán)境幫助其提升自信,發(fā)揮出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更好的學習的同時和寢室同學更好的相處,以此來帶動和其他寢室及班級同學的相處。
四、 案例反思與啟示
此類似案例一般在女生中出現(xiàn)的比較多,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不同學生群里心理差異給其生活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此次案例中,對當事人的前期的聊天和溝通變得非常重要,幫助她一起尋找壓力的來源并緩解壓力也是體現(xiàn)老師關心和關懷的方式,讓她感到溫暖和被重視。后期的事情也讓我們認識到,不同學生群體的生活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是導致矛盾的產生和激化的根源,同時也暴露出我們平時工作中的不足,那就是忽視了這種差異化的存在并放任其在無形中將其擴大。我們抓思想政治教育喜歡抓個別,抓典型,抓學生干部,卻容易忽略大部分平庸的學生,帶動這部分學生上進和努力,縮小其與先進學生的差異,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此外,此案例也突出了對所有學生集體意識,集體榮譽感,團隊協(xié)作意識的培養(yǎng)和熏陶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林守雍.試析警務化管理體制下學生群體的心理差異[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03).
[2]劉軍,程毅.大學生寢室矛盾化解與人際關系重建-基于實際工作案例的視角[J].學理論,2009(26).
作者簡介:
潘曉穎,浙江省金華市,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