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每天給孩子讀首詩》"/>
文_夏麗檸
編輯推薦:《每天給孩子讀首詩》從浩瀚的古今中外詩歌海洋甄選了100首真正適合孩子閱讀的經(jīng)典詩歌,跨越34個國家,精選89位代表性詩人,歷時400多天,依照四季變化精心編排,每一首詩,每一個句子,都是對孩子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完美激發(fā)。
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少年讀詩,就該有思維的靈動和童真的趣味。
中華是詩詞的故鄉(xiāng),從“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到“敕勒川,陰山下”,祖先們就這樣頌唱著,將詩詞歌賦代代相傳保留至今。若孩子們從小讀一些詩歌,那么無論是文學素養(yǎng),還是生活情趣都會有所提高。
雖然市面上可供孩子選擇的詩詞書籍頗多,但我最想推薦的還是這本《每天給孩子讀首詩》。
讀詩應(yīng)聞其聲,會其意,而不是強行背誦,卻不知曉其中道理。每每讀過之后,要對形成人生觀與世界觀有所裨益才對。葉嘉瑩先生品讀詩詞,從不看重詩詞字面意義,而是屢屢探討詩里詩外的人生。先生說杜甫的詩可學,因為那是真詩歌。但陶淵明的不可學,因為他寫的是人生。只有過上了“采菊東籬下”的生活,你才有心情或能力續(xù)寫“悠然見南山”,這是學不來的。
如此說來,如何為孩子們選詩就極為重要。本書的詩實在是好,可見編輯花費了不少心思。書中的詩歌既不按年代,也不按國別分類,而是按春夏秋冬四季區(qū)分章節(jié)。每一章里,我們都能讀到圍繞主題的不同類型詩歌。
翁森的勸學詩《四時讀書樂》里說,讀書的春天之樂是“綠蔭之前草不除”,夏天是“瑤琴一曲來熏風”,秋天是“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天則是“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
可縱然讀書樂趣多,詩歌卻是文字里的“極品”,不僅有共鳴,還有共情。書要多讀,詩更要勤讀!
春天什么樣?萬物復(fù)蘇,鳥雀歡唱。開篇選了英國詩人米爾恩的《水仙花》,其中有一句:“她對她的鄰居悄悄說:冬天過去了?!毕袼械幕▋阂粯?,水仙花也習慣了報春。于是,“一天之計在于晨,一年之季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的生活觀念也便深入人心。
可春天還意味著夢想,哪怕白日做夢也迷人。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在《要造就一片草原……》中寫道:“有白日夢也就夠了,如果找不到蜂。”即便春天不來,我們也會倍加思念。就像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在《河流》中寫道:“媽媽,河水為什么冰涼,因為想起了曾被雪愛戀的日子?!逼鋵嵃。绻归_孩童想象的翅膀,就要去追問媽媽:如果河水戀上太陽,那么它就該溫暖我們裸露的脊梁。
在“春”這章里,收錄了西班牙詩人希梅內(nèi)斯的兩首詩。他的詩句簡短且充滿愛心,當他說“我的心就在你心上”時,我們就仿佛洞悉了他的心事。在希梅內(nèi)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那年,愛妻因病去世了。悲傷過度的他,連頒獎現(xiàn)場都沒去。兩年后,他就隨愛妻而去了。他對妻子的愛就像林徽因的詩句:“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p>
幾乎沒有父母會阻止孩子,在夏天的傍晚出去玩耍。夏天捍衛(wèi)了孩子們的小小自由。法國詩人保爾·福爾的《夏夜之夢》特別應(yīng)景:“在一個夏夜,我看見在大地一切的路上,花壇的薔薇都向一枝自由的薔薇跑去?!?/p>
不知不覺,夏天的“熾熱”生出了很多童趣。美國詩人庫斯金在《我是草莓》里說:“做草莓不是總那么好玩。今天早晨,他們把我放進冰淇淋,我冷得直打寒戰(zhàn)?!鄙鷦拥脑娋湓炀丸蜩蛉缟漠嬅?,讀到它時,孩子們不得不去思考,每次吃得大快朵頤的時候,是否真的有一顆可憐的草莓在里面打顫?或許長大了,孩子們才懂得,少年時第一次有同理心是向一顆草莓學的。
夏天吃冰品當然愉快,但有的孩子會收獲更多。阿根廷的榮凱在《我長在以后……》里說:“對于您,我的好媽媽,我要給您帶回那輪明月,讓它照亮咱們家,我不再費一點兒電。”雖然都說明月,可王安石在《泊船瓜洲》里說的是:“明月何時照我還?!蓖瑯討┣笤铝粒⒆右却笕擞鋹偤芏?。這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呀!
里克爾的《秋日》太有名了,尤其是那段“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就醒來,讀書,寫長長的信,在林蔭路上不停地徘徊,落葉紛飛。”
秋天對于孩子們來說,一年里的四分之三即將過去,感覺一切都要來不及了??衫锟藸柕脑姺路鹪谡f,在秋天里一定要振作,要思考,不要去管那落葉飄落。
沒人知道臺灣詩人痖弦的《秋歌》里的“暖暖”是誰?他邊輕喚這個名字,邊述說秋日的變化,荻花掉落,大雁南行,山間少有人走動,一片肅殺之景。不過,這也沒關(guān)系,只要心里有“暖暖”在,就總有那么一個希望。你瞧,無論是里克爾還是痖弦,詩人心里的秋天,就是不頹廢!
在“冬”這章里,編者寓意很明顯。冬是四季里的老年,這才有了海桑的《爺爺是個老頭》、羅馬尼亞詩人馬林·索雷斯庫的《媽媽與火柴》,還有葉芝的《當你老了》。
雖說冬天的寒冷讓許多人高興不起來,但是在詩人顧城眼里卻別有趣味。他在《嘰嘰喳喳的寂靜》里寫道:“雪,用純潔拒絕人們的到來……許多小灌木縮成一團,維護著喜歡發(fā)言的鳥雀?!边@是多么美的鏡頭,大人說的抱團取暖,莫過于灌木與鳥雀的相互依偎。由此,孩子們終于知道,萬物有靈,誰也不會輕易地放棄誰,只要保有一顆愛心就行。
即便像張棗在《鏡中》所言:“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蹦且矝]關(guān)系!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因為下一個季節(jié)就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