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文慧 高郵市人民醫(yī)院 (江蘇 高郵 225600)
隨著微創(chuàng)理論在外科的盛行以及醫(yī)療器械的更新進步,腹腔鏡手術開始在臨床廣泛應用,為適應手術的需要,擴展腹腔鏡手術的適應癥,腹腔鏡器械的結構越來越精細和復雜化,對于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持續(xù)質量改進(CQI)是一種有計劃、有組織的持續(xù)質量改進程序,能夠提高組織機構的工作效率和從事是質量活動人群的協(xié)調能力。本次的研究中將探討在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中應用CQI管理的價值,報道如下。
以醫(yī)院消毒供應室實施CQI管理的時間為界限,分別在實施常規(guī)管理的2016年1月~2016年6月與實施CQI管理的2016年7月~12月選取300件腹腔鏡器械。在實施常規(guī)管理期間醫(yī)院消毒供應室共有工作人員12名,其中男4名,女8名,年齡24~55歲,平均(35.2±4.5)歲,工作年限2~30年,平均(13.2±4.2)年。在實施CQI管理期間醫(yī)院消毒供應室有工作人員13名,包括男4名,女9名,年齡22~55歲,平均(35.0±4.0)歲,工作年限0.2~30年,平均(13.5±4.0)年。CQI管理實施前后醫(yī)院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2016年1 月~2016年6月期間腹腔鏡器械實施常規(guī)清洗、消毒,按照抽真空、注液、擴散、等離子體滅菌、擴散、等離子體滅菌、充氣通風等常規(guī)步驟實施。
醫(yī)院消毒供應室自2016年7月在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中應用CQI管理模式,具體內容如下:
(1)原因分析:科室主任向消毒供應室全體工作人員講解CQI管理的意義,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參與腹腔鏡器械的CQI管理工作,梳理腹腔鏡器械清洗、消毒的工作流程,經開會或者個人總結方式探討目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經分析問題如下:以往工作人員僅是機械性的進行消毒,工作的積極主動性差,工作中的漏洞發(fā)生率高;腹腔鏡器械的越來越精細化,消毒工作人員對貴重器械和特殊器械的結構和性能認知不足,在清洗中容易發(fā)生清洗不到位,器械零件丟失或損壞的情況;醫(yī)院管理部門對器械消毒質量的監(jiān)督力度不足。
(2)質量改進方案:將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流程制定成詳細的步驟,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將清洗、消毒步驟牢記。腹腔鏡器械的拆卸、清洗、消毒、打包分工進行,明確每人的工作步驟,制定責任到人的方式,對于其所負責的工作完成質量較高者每月給予物質獎勵,完成質量差者予以物質處罰,提高工作積極性。及時與臨床外科部門溝通,了解醫(yī)療器械的更新情況,對于新的醫(yī)療器械要詳細查看說明,并與廠商聯(lián)系,熟悉器械的拆卸、清洗、消毒規(guī)則,并對科室內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對醫(yī)療器械結構、性能的認識。成立腹腔鏡醫(yī)療器械清洗、消毒質量監(jiān)控小組,每天定時對已清洗、消毒、包裝過的器械進行抽查,嚴格控制器械的清洗、消毒質量。
(3)評審監(jiān)督:由消毒供應室科室主任與兩名工作年限≥10年的工作人員組成評審監(jiān)督小組,及時評價CQI管理是否實施到位,每周對CQI管理活動的結果評價,審核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并及時查找CQI管理工作的不足之處,制定改進措施,使CQI管理工作持續(xù)、有效的進行。
觀察對比CQI管理實施前后,腹腔鏡醫(yī)療器械的消毒合格率、器械損壞率,并對比CQI管理實施前后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和處理問題能力。由評分監(jiān)督小組對CQI實施前后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和處理問題能力進行評價,按照0~10分進行評分,分數越高為工作質量和處理問題能力越好。
將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作為本研究數據分析軟件,以(±s)表示計量資料,數據比較為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數據比較為χ2檢驗,P<0.05可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CQI管理實施前比較,腹腔鏡器械的消毒合格率提高(P<0.05),器械損壞率降低(P<0.05),見表1。
CQI管理實施后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評分和處理問題能力評分均高于實施前(P<0.05),見表2。
腹腔鏡手術以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和術后恢復快的優(yōu)點成為外科治療疾病的常用手術方式,因此腹腔鏡器械的清洗和消毒質量與術后患者的恢復息息相關,清洗、消毒不合格不僅增加患者的感染風險,還容易發(fā)生醫(yī)患矛盾,對醫(yī)院的整體醫(yī)療質量造成影響[2]。在消毒供應室以往對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中是按照普通醫(yī)療器械的步驟實施,容易造成精細器械的損壞,且消毒工作中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不高,多是機械性重復同樣的工作,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容易發(fā)生消毒不合格的情況。
從本次的研究結果中可知在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中應用CQI管理后,腹腔鏡器械的消毒合格率與實施前比較有顯著提升(P<0.05),器械的損壞率降低(P<0.05),CQI實施后的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和處理問題能力評分高于實施前(P<0.05),說明CQI管理對于提高腹腔鏡器械的消毒合格率,降低器械損壞率,并可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和處理問題能力。CQI是一種質量管理模式,首先被應用在企業(yè)的質量管理中,其實施原則是在“群策群力”的基礎上[3],即讓所有員工參與,共同促進質量的提升,自實施后以顯著的效果被大力推廣,并逐漸應用在醫(yī)院的醫(yī)療管理工作中。通過將CQI管理應用在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中,由消毒供應室全體工作人員,對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流程進行梳理,分析問題,明確原因,之后制定CQI管理的框架和具體的質量改進程序,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協(xié)調質量改進工作中的各種關系,最后制定評審監(jiān)督部門,對CQI管理活動的結果進行評價,將可實施部分繼續(xù)應用,不合理部分予以改進,保持持續(xù)的改進模式,提升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質量水平[4]。
表1. CQI管理實施前后的腹腔鏡器械消毒合格率和器械損壞率比較(n,%)
表2. CQI管理實施前后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和處理問題能力比較(±s)
表2. CQI管理實施前后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和處理問題能力比較(±s)
?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中應用CQI管理模式,能提高器械的消毒合格率,減少器械損壞率,同時還可提高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和處理問題能力,是一種切實有效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黃闖.質量管理在腹腔鏡清洗消毒過程中應用效果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23):5502-5503.
[2] 陳蘭芳,白秀明.PDCA循環(huán)法在雙關節(jié)器械清洗質量持續(xù)改進中的應用[J].江蘇醫(yī)藥,2015,41(7):865-866.
[3] 陳世莉.標準化流程在腹腔鏡專業(yè)器械消毒滅菌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6):82-84.
[4] 江國芳,何東平,保建芳.流程再造在腔鏡器械清洗質量持續(xù)改進中的應用[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2):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