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本忱 莊河市中心醫(yī)院CT科 (遼寧 莊河 116400)
隨著冠心病發(fā)病率不斷增加,對冠心病的早期診斷以及病變狹窄程度的評價能夠為患者的治療提供重要依據(jù)[1]。雖然冠心病可采用冠狀動脈造影這一“金標準”確診,但是該方法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對于首次診斷患者不宜采用,常規(guī)心電圖、心臟超聲診斷對應的靈敏度以及特異性較差,有一定的漏診和誤診情況。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技術的發(fā)展為冠狀動脈狹窄病變診斷提供了重要依據(jù)[2]。本文結合本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60例冠狀動脈狹窄病變患者,分析了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對冠狀動脈狹窄病變患者診斷以及評估效果,相關內(nèi)容分析如下。
研究對象為本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60例冠狀動脈狹窄病變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42~75歲、平均(63.5±4.1)歲,在基礎疾病方面,合并高血壓患者1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5例、合并高血脂患者12例?;颊咔皝砭驮\時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胸悶、心絞痛、乏力等。所有患者了解研究目的,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最終通過“金標準”確診,所有患者中不包括造影劑過敏、心肌梗死、碘過敏、嚴重肝腎心肺功能不全、惡性腫瘤、精神異常以及安裝心臟起搏器患者。
所有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檢查,具體的儀器為美國GE公司生產(chǎn)的64排128層螺旋CT,設置的掃描參數(shù)如下:管電壓為120KV,管電流為55mA,層厚2.5mm,層距為2.5mm,機架轉(zhuǎn)速為0.4s/r,視野范圍為250mm,設置好參數(shù)后對患者氣管隆突下水平到心臟橫膈面下5cm范圍進行掃查,完成常規(guī)掃描后,對患者進行增強掃描,將60mL對比劑碘海醇從患者肘中靜脈快速注入,控制注射速率為5mL/s,注射完成后按照同樣的速率注射40mL生理鹽水。然后通過心臟掃描模式以及回顧性心電門控技術實施掃描,此時管電壓為120KV,管電流為800mA,層厚為0.625mm,層距為0.625mm,在掃描期間,當左、右冠狀動脈顯示的R-R期最清晰的情況下,實施橫斷面重組,所有獲得的資料發(fā)送到對應的工作站進行圖像后處理,具體的通過曲面重組、容積再現(xiàn)、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完成治療[3,4]。
所有患者在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檢查完成后一個月內(nèi)采用冠狀動脈造影實施檢查。
(1)冠狀動脈病變診斷與“金標準”診斷結果及其敏感性、特異性;(2)冠狀動脈狹窄評價結果。
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分為4級,其中:(1)無狹窄;(2)輕度狹窄,冠狀動脈內(nèi)徑縮?。?0%;(3)中度狹窄,冠狀動脈內(nèi)徑縮小30%~69%;(4)重度狹窄,冠狀動脈內(nèi)徑縮小70%~99%。
靈敏度=(真陽性人數(shù)/真陽性人數(shù)+假陰性人數(shù))×100%;特異度=(真陰性人數(shù)/真陰性人數(shù)+假陽性人數(shù))×100%[5]。
將本次研究中的關鍵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一整理,然后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完成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本研究中各類參數(shù)均屬于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檢驗標準為:P<0.05對應的含義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診斷與“金標準”診斷結果見表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診斷準確率為91.7%(55/60),診斷靈敏度為93.75%(45/48),特異性為83.3%(10/12),總體診斷符合率、特異性和靈敏度較高。
表1. 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診斷與“金標準”診斷結果(n)
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檢查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在無狹窄、輕度狹窄、中度狹窄以及重度狹窄等評價結果方面有較高的符合率,兩者之間差異不明顯(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冠心病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做好早期疾病的篩查和診斷對于及時治療以及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盡管在冠心病診斷以及冠狀動脈狹窄評價方面有較多的方法,但不同方法都存在著不足之處,無法進行大范圍的推廣應用[6]。
本研究中對冠狀動脈病變患者在診斷以及狹窄程度評價中采用了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研究結果表明。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與“金標準”診斷的符合率達到了91.7%,同時有較好的敏感性和靈敏度,不僅可以對冠心病做出診斷,同時還能夠?qū)跔顒用}狹窄程度做出評價,評價結果與“金標準”差異較小,表明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在冠狀動脈狹窄病變診斷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在冠狀動脈病變診斷中具有無創(chuàng)、安全等優(yōu)勢,而且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進行重復性操作,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過程中有較高的空間分辨率和時間分辨率,能夠在一次檢查中獲得較多影像資料,通過后續(xù)各類處理技術的應用實現(xiàn)影像資料的重建,便于對不同部位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做出分析。當然在具體應用中操作人員需要進行規(guī)范操作,掌握規(guī)范化的操作流程,做好檢查前期的健康教育,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因素或者是因為操作不當對圖像質(zhì)量產(chǎn)生的影響。
綜上所述,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在冠狀動脈狹窄病變診斷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能夠較好的診斷出冠狀動脈狹窄病變,同時對狹窄程度做出評價。
參考文獻
[1] 賀太平,楊天佑,楊創(chuàng)勃,等.冠狀動脈CTA成像對冠心病臨床診斷價值的初步研究——附108例冠狀動脈CT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的對照分析[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09,18(4):202-206.
[2] 曹東平,彭應心,劉永欣,等.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技術檢測冠脈硬化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相關性[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8,24(19):3357-3359.
[3] 任大旺.16層螺旋CT冠脈成像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33):161.
[4] 李小琳,勞國榮,付四毛,等.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診斷川崎病冠脈損害及隨訪中的應用價值[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54(8):43-46.
[5] 王俊,李德菊.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在評估冠脈狹窄病變中的價值[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3):4472-4473.
[6] 吳震,宋偉,方穎.多層螺旋CT冠脈成像評估冠脈狹窄病變的臨床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6,14(6):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