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逸 劉斌
你每天看起來忙忙碌碌,為什么什么事兒都沒做成?有可能是你的工作方法不對,也有可能這些工作根本不該納入日程。在吳軍博士看來,不少工作需求是人自己想象出來的,屬于沒有任何意義的“偽工作”。吳軍曾擔任過騰訊公司副總裁,著有《浪潮之巔》,是谷歌中日韓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設計者。他在新書《見識》里,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看待日常工作的視角。
P:你最早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有“偽工作”的存在?
W:大概是2006年。我發(fā)現(xiàn)有的人每天很忙,但是公司發(fā)布的產品中,這部分人的工作只占很低的比例。還有的人(做產品)迭代了10次,可能沒有達到人家一次的效果。很多人覺得這叫快速迭代,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把問題想清楚,可以省很多時間。
P:“偽工作”只是看起來很勤勉?
W:對。為什么不少日本人下班都很晚呢?不是說有事要在那加班,只是他們課長沒走,其他人不好走。大家坐在那兒發(fā)呆,熬到晚上8點半,課長走了,剩下的人慢慢就走掉了。這就叫“偽工作”。他們實際上沒有做有意義的工作。
P:如何衡量什么是“偽工作”?
W:第一,沒有結果,這很重要。第二,這些工作實際上可有可無,有很多需求是你自己腦子里想象出來的。第三,在簡單容易的事情上投入了太多時間。
P:我今天來見你之前化妝算是“偽工作”嗎?
W:這不算。分兩種人,銷售還是要化妝,可工程師之類的工作就不需要,做到基本的整潔就可以。
P:有哪些是看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沒什么意義的工作?
W:人天生喜歡做加法,不喜歡做減法。比如說找融資,有人一談談30家。作為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你其實沒有精力一個個去溝通的。30家都對你感興趣,不如真正有一家把錢投給你。
P:可是不做怎么會知道是否有結果?
W:在美國,每次投票是否同意一件事或反對一件事,大家公認的一條就是,如果你搞不清楚這件事的好和壞,說NO是最好的。比如我在硅谷的時候,國內一些地方代表團經(jīng)常來談合作,邀請我做顧問??珊髞砦野l(fā)現(xiàn),我一天只能工作18個小時,答應了太多人但沒有精力把事情做完。所以不如一開始就集中精力去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P:管理者的“偽工作”會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W:一個領導把沒關系的人全叫來開會,生怕落下哪一個;叫你去開個會,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內容跟你無關;會議沒有議題,開完以后跟沒開一樣,開始有多少問題,開完以后還是那些;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照顧各個部門,弄上10個人來開會,要求每個人講5分鐘,一拖每個人又變成了講15分鐘,最后上面人在說,下面人都在看手機。這些都是“偽工作”。
P:在短暫的人生里,高效率地去做喜歡并擅長的事情,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但是大多數(shù)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
W:那就要嘗試。有些時候要少做一些事,真能意識到人生太短了的人,反而是一種智慧。大部分人會說,我覺得我的命長得不得了。昨天我們同學聚會,大家都很有信心活到90歲,說我們還能聚會40年。我尋思用不著兩年,我們這兒就要發(fā)訃告了。因為人的壽命比例就是這樣的。
意識到這一點以后,不是說我有無限的時間來嘗試什么事,而是說哪些事值得做,哪些事不值得做,可能需要更多考量。
P:那些可能被人工智能淘汰掉的工種,未來要怎么辦?
W:原創(chuàng)的工作不會被淘汰。比如提問這個工種是不會被取代的,回答問題可能會。人工智能的產生實際上是大數(shù)據(jù)的延伸和機器學習,它一點也不聰明。數(shù)據(jù)要有一個原始來源,不能計算機自己在那兒產生數(shù)據(jù)。就像無人駕駛汽車,大概需要有至少一個億里程的數(shù)據(jù),才能夠真正上路。機器出現(xiàn)大部分是給人解決95%的問題,最后會留5%左右的問題給人自己來解決。
P: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中提到,做一件工作需要10000小時的努力之外,是否能夠成功還要受智商、運氣和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你在書中引述了這個觀點,你是否覺得階層固化已經(jīng)相當嚴重了?
W:階層固化是永遠有的,世界上任何國家、任何時間點都不例外。如果沒有固化,反而大家都不努力了。如果明天重新洗牌,那我今天還努力干什么?如果不管你錢多也好,錢少也好,等你死的時候大家平均分,你的兒子分學區(qū)隨機抽簽,你一定沒有動力去努力。從現(xiàn)實情況看,往上走的通道確實不寬,往下走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傮w來講,中產家庭很辛苦,一方面要學習謀生的技能,另一方面還要往上走。但是很多這個階層的人見識不夠。
P:你說過,靠30萬年薪想在北京好一點的學區(qū)買一套說得過去的房子,門兒都沒有。那么買套好的學區(qū)房是成功的標準之一嗎?
W:不,其實這是一個因果關系。從理論上講,如果你對這個城市的貢獻超過了平均值,你是買得起一套房子的。在北京一個大公司里工作,開了30萬的年薪,實際上肯定沒有超過平均值。
P:富裕和顏值高有任何壞處嗎?
W:會有問題。那天我和一位美女高管聊起來,她說中學時會有隔壁班的男生趴著門看她,20多歲的老師會悄悄在她的座位里塞紙條。她就無法安心讀書了,馬上意識到自己長得很漂亮,這個優(yōu)勢可能某種程度上又變成了一個劣勢。有的年輕人家里很富裕也不是絕對的好事,美女高管說他們公司里也有一些富二代,雖然說有了錢以后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她發(fā)現(xiàn)他們有了錢以后真是很缺乏工作動力。
P:該怎么去對抗焦慮?
W:焦慮是各個年代都有的。很多人說,你看我們身處的時代,對未來變化看不清,又有了很多新的東西,以至于我過去熟悉的東西不存在了,所以我焦慮。
你往前看,書寫開始普及的時代,寫筆記部分代替了大腦的記憶。柏拉圖就說,寫東西這事真是一個糟糕的事,使得人類的記憶力大為衰減。今天很多人說手機真是個糟糕的事,使得時間全被碎片化了。對比這兩個說法,其實是一回事。每一個人都會覺得今天的道德淪喪了,過去是好的。這些事在歷史上永遠是發(fā)生的,所以也不用焦慮了,反正也趕不走它,只是說怎么對待它的問題。
P:我們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同時又能避免把自己的時間碎片化?
W:很簡單,碎片化的時間寫書,整塊時間用來看微信?;?小時,就可以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全部處理掉。元末明初有個教書先生叫陶宗儀,種地空閑的時候就把想寫的詩詞寫在樹葉上,寫完了丟在大缸里,埋在樹底下,10年時間攢了幾十缸。后來就整理成一本書,叫《輟耕錄》,這就是很好的利用碎片化時間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