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匯也稱作“語匯”,是某種語言之中全部的詞語的總稱,它是構成語言的基本單位,英語詞匯教學,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和難點,一直讓學生感到頭痛不已。本文基于語境理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語境理論;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應用
【作者簡介】潘夢媛,上海市文來中學。
詞匯屬于語言的重要組成,也是語言的基本材料之一,離開了詞匯,聽說讀寫就會成為空中閣樓,可以說,詞匯教學決定著英語教學的成敗。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點階段,需要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部分教師忽視了詞匯教學的重要性,將重點放置在語法、閱讀、寫作上,影響了學生對詞匯的掌握能力。為了強化詞匯教學的質量,筆者在近年來引入語境理論,取得了良好的反饋,現(xiàn)將具體的教學方式總結如下。
一、語境理論的概念
語境理論最早在1923年誕生,由波蘭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提出,他認為:所謂語境,就是話語的環(huán)境與所處情景,語言與語境之間是密不可分的關系,要理解語言,必須要基于其所處的環(huán)境,脫離了特定的語境,詞匯也喪失了應有的含義。語境包括兩種類型,即情景語境與文化語境。
弗斯基于馬林諾夫斯基研究基礎上對語境理論做出了進一步闡述,他認為,語境理論分別基于語言內部與外部產生,包括三種內容:①人物、人品、人物個性等參與者的有關特征;②相關事務;③語言活動產生的影響。
任何語篇都是在特定語境下產生,如果脫離特定的語境,語言就會淪為邏輯符號,詞匯是語言的重點內容,語境理論對于初中英語的詞匯教學起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以此指導詞匯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將所學的詞匯融入到特定語境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語境理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語境理論學習新詞。預習是初中英語學習的一個重點,利用預習,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在新課授課之前,要針對下節(jié)課的學習要點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將詞匯語義、詞形變化等內容納入到預習內容中,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并教會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在預習時,學生不僅要掌握新詞的拼寫方式和含義,還要了解詞匯的詞性和詞形,借助語境理論,可以將詞匯預習分為兩個不同的內容,首先,要了解具體詞匯在文章中的含義,其次,學會借助教輔工具掌握詞匯的其他含義,做到舉一反三。
2.借助語境理論推測詞匯含義。詞匯的含義由外延與內涵組成,外延也被稱之為認知與概念,是詞匯的基本意義,要學好詞匯,學生首先要了解詞匯的外延,在學習時,學生常常會遇到各類生詞,在語境理論的指導下,可以精準得出詞匯的外延含義。在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中,教師多是直接為學生闡述詞匯的意義、結構和用法,但是要擴大學生的詞匯量,還需要將詞匯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掌握如何根據上下文含義來猜測詞義,加深理解。推測詞義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Edison is famous for this hundreds of inventions”,Edison是一個發(fā)明家,據此可以推測出inventions是“發(fā)明”的含義;“In Mount Berry,Georgia,people find a group of schools built specially for mountain children”,根據地理常識,可以推測出Georgia是一個地名。
詞匯的內涵意義則會受到經驗、地域、文化、宗教的影響,這些因素會隨著語境的變化而產生變化,如,“child”的字面含義是“兒童”,由于人們態(tài)度、經歷的差異,“child”也就有了更多的內涵,放置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引申為“amusing”、“l(fā)ovable”、“sweet”、“affectionate”等,只有根據上下文的具體語境來分析,才能準確得出詞匯的含義。
3.重視文化語境的滲透。語言是基于特定的文化誕生,作為語言的組成,詞匯與文化之間也是密切相關的,但是,中西方文化之間具有顯著的差異,由此導致兩種語言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由于學生從小成長在漢語語境中,對于西方文化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學習英語時,很容易出現(xiàn)理解上的誤差,為此,在詞匯教學中,必須要重視文化語境的滲透。如,“dog”在漢語文化中,是貶義的,也有很多類似的成語,如“狗尾續(xù)貂”、“狼心狗肺”、“豬朋狗友”、“蠅營狗茍”等,在西方文化中,狗代表著褒義的含義,如“a lucky dog”(幸運兒)、“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等。在中國人看來,東風象征“溫暖”、“春天”的含義,而在英國,由于東風是從歐洲北部吹來,代表著寒冷的意思,因此,英國人厭惡東風,更加青睞西風,在英國,也有“西風報春”的說法。
在詞匯教學中,要結合特定的文化背景,讓學生對詞匯含義的使用場合、文化意義有正確的理解,如關于“He is married,and has a lioness at home”這一句子,直接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為“他的家里有一頭母獅子”,“母獅子”從漢語文化來看,代表“母老虎”的含義。關于類似的問題,在英語學習中十分常見,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語言認知能力、學習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對于很多的問題,他們僅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作為教師,必須要發(fā)揮出主導作用,既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
三、結語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必須要讓學生對目標語國家的社會文化、天文地理知識有個全面的了解,注意詞在不同語境中的理解,加強對詞的運用能力。把語境理論引入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對于詞匯理解有著巨大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付紅新,馬鐵川.語境理論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