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影
目的:探索大學生學習倦怠與心理彈性之間的關系。本研究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采用隨機抽樣法和分層抽樣法,隨機抽取大一至大四的全日制本科生進行調(diào)查。對學習倦怠的測量是《大學生學習倦怠量表》,心理彈性的測量使用的是《心理彈性量表》。調(diào)查結果顯示:學生學習倦怠現(xiàn)象不嚴重。就學習倦怠三個因子比較而言,成就感低得分均值最高,表明該大學學生成就感水平相對不高。男生、女生在學習倦怠各因子及倦怠總分上差異均不顯著。在成就感低因子上的生源地差異顯著,城市生源學生的成就感低得分低于農(nóng)村生源學生;在情緒低落因子、行為不當因子及倦怠總分上生源地差異均不顯著。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育的促進作用也越來越顯現(xiàn)出來,不可或缺的同時也對教育提出了在不斷數(shù)量增長的同時對質(zhì)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對高等教育給予很大重視,在大力支持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也關注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因為在很多調(diào)查中都顯示大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很多問題,其中發(fā)現(xiàn)在大學生群體中有大約8.5%能夠應對學習中面臨的問題能夠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當前影響大學生正確對待學業(yè)的重要因素就是學習倦怠問題,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對于學習中產(chǎn)生問題的處理方式,進而影響教學質(zhì)量,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倦怠問題。本研究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彈性與學習倦怠二者關系進行分析,旨為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更多的資料。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法和分層抽樣法,抽取寧夏某大學大一至大四的全日制本科生。共發(fā)放300份問卷?;厥沼行柧?85份,有效回收率為95%。
1.2方法
對心理彈性的測量采用的是《心理彈性量表》,該量表包含3個因子,即堅韌性、力量和樂觀性。該量表包含25個項目,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0.91。
對學習倦怠的測量采用的是《大學生學習倦怠量表》,此量表采用李克特5點自評式量表,分為三個維度共20個項目:情緒低落、行為不當、成就感低,其中情緒低落因子包含8個項目,行為不當包含6個項目,成就感低包含6個項目??偭勘淼腃rombach alpha系數(shù)為0.865,分半信度為0.880。
2結果
2.1學習倦怠各因子的描述性統(tǒng)計指標
學習倦怠各因子的平均分均低于中值(學習倦怠量表為五點量表,中數(shù)為2.5)。因此,學生基本上不存在學習倦怠問題。就三個因子比較而言,成就感低得分均值最高,表明該大學學生成就感水平相對不高。
2.2 大學生學習倦怠的性別差異比較
男生、女生在學習倦怠各因子及倦怠總分上差異均不顯著。在情緒低落和行為不當因子上的平均得分以及倦怠總分平均得分上男生比女生略高,在成就感低因子上女生平均得分比男生略高。
2.3 大學生學習倦怠的生源地差異比較
在成就感低因子上的生源地差異顯著,城市生源學生的成就感低得分低于農(nóng)村生源學生;在情緒低落因子、行為不當因子及倦怠總分上生源地差異均不顯著。
3討論
3.1學習倦怠的基本情況分析
研究所選取的大學生樣本中,學習倦怠的各因子的平均分都低于中值,不存在學習倦怠問題,或?qū)W習倦怠問題不嚴重。這與許多研究結果不一致。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大學生在選擇學校和專業(yè)時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二是心理健康是能正常學習的基礎,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僅僅是沒有心理疾病,更是要有昂揚向上的心態(tài),能了解自己并能接納自己,能正視并滿足自己的需要,有自己的生活目標,有效處理問題。三是大學都是全日制,學生都在學校住宿,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大學生依據(jù)自己的喜好、長處選擇一些自己需要的知識,以此來完善和提高自己。
3.2 大學生學習倦怠性別差異分析
男生、女生在學習倦怠各因子及倦怠總分上差異均不顯著。這與Weckwerth 等研究女性比男性報告有更低的主觀成就感不一致。原因有一是學校給男女生提供的社交平臺基本一樣,女生也會選擇很多社交機會。二是男女生注重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與素養(yǎng),參加很對社團活動、學生組織,甚至出去找工作、做兼職。三是學習氛圍濃厚,男女學生都能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一些知識、課外活動減輕學習上的壓力。
3.3 大學生學習倦怠的生源地差異分析
在成就感低因子上的生源地差異顯著,城市生源學生的成就感低得分低于農(nóng)村生源學生;在情緒低落因子、行為不當因子及倦怠總分上生源地差異均不顯著。原因一是農(nóng)村相對落后的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二是城市學生有更多的選擇余地,基礎設施比較齊全,能夠選擇一些課外學習,這些學習活動可以減少在校學習的壓力。三是農(nóng)村的學生面臨著更大的就業(yè)壓力,有的是為了走出農(nóng)門不得不努力學習,在面對學習壓力時能有更大的痛苦體驗。
4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該學校大學生在學習倦怠的各個水平上低于中值,所以不存在學習倦怠問題或者學習倦怠問題不嚴重。
(2)男生、女生在學習倦怠各因子及倦怠總分上差異均不顯著。
(3)大學生學習倦怠僅在成就感低因子上城市生源與農(nóng)村生源存在差異。城市生源學生的成就感低得分低于農(nóng)村生源學生。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