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洪君 黃雯
跨文化交際是指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人們之間的交際過程,成功的跨文化交際不僅需要我們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而且也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增強其對目的語文化的領悟力和敏感性,提高社會文化能力,才能避免因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跨文化語用失誤。
一、 語用失誤的概念
語用失誤指的是:在跨文化中,交際雙方因缺乏準確的理解和有效的語言使用能力而產(chǎn)生的對于話語或非語言信息的理解不當和表達失誤。語用失誤這一概念最早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由英國語言學家托馬斯提出,她在其《跨文化語用失誤》一文中指出:在外語學習中由于文化的差異造成的語用失誤有兩類:語用語言失誤和社交語用失誤。
1. 語用語言失誤:語用語言失誤只體現(xiàn)在語言本身,通常表現(xiàn)為語音、詞匯、語法、句法、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失誤。英國語言學家托馬斯將語用語言失誤歸咎于對話語語用之意的錯誤認識,也就是說話者將本族語對某一詞語或結(jié)構的語用意義套用在外語中,或表達方式不符合所使用的目的語的語言習慣而產(chǎn)生的失誤。
2. 社交語用失誤:社交語用失誤是指不同文化的人在交往時,由于對對方文化背景、價值取向、思維模式、社會規(guī)范方面存在的差異缺乏了解,從而導致語言表達失誤。社交語用失誤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隱私和禁忌
文化差異體現(xiàn)在“隱私”和“禁忌”方面。在中國文化語境中被認為是有禮貌的表達法,在英語國家的文化語境中未必是有禮貌的。例如:中國人在一起閑聊時,經(jīng)常會問及對方的年齡、收入、婚姻、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等,這些在英語國家的文化語境中都被認為是禁忌和隱私的話題。因此,我們在與西方人交談時,應避免這類話題。
(二)恭維和贊揚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文明禮儀之邦,崇尚謙虛美德。例如:當別人贊揚你的英語說得很好,“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我們往往謙虛地說“哪里,哪里”或“一般,一般”,以表示對贊揚受之有愧。而西方人卻往往以迎合的方式接受別人的贊揚,說聲“Thank you./Thanks a lot.”或“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表示欣然接受。
(三)身份、地位和場合
社交語用失誤還表現(xiàn)在說話者忽略對方的身份和社會地位,與熟人和社會地位較低的人交談過于禮貌,或者對陌生人或社會地位較高的人過于隨便,這些都是不得體的。例如:一次有一個中國學生聽了外教的課,這位學生想征求一下外教的意見,他對外教說:“I am eager to hear your feelings on my lecture.”這位外教聽了之后,不禁為之一怔,然后說道:“Your English is too beautiful to be true.”而這位學生也感到迷惑不解,認為自己說的沒錯。這個學生所犯的語用錯誤的原因是他沒有注意用詞場合,他所使用的句子是書面用語,不適合用于口語。交際中,說話者一定要注意交際場合并考慮語言交際雙方之間的關系,掌握語言分寸,避免社交語用失誤。
二、提高語用能力的途徑:
1. 改善認知環(huán)境,提高學習者的語言感悟能力。
學習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外來語的機會實在太少,這就要求教師千方百計地設計出各種適合學習者認知水平、有助于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的活動,比如外來語的口頭報告、演講、辯論、角色扮演等。這些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語用知識的機會,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語言接受能力。 此外,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比如就英語為例,充分利用外籍教師資源,開展英語交流活動;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組織學生觀看原版英語電影,收聽英語廣播,等等。這些活動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了解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等文化知識的機會。
2. 加強中西方文化對比研究。
外語學習的最本質(zhì)就是為了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奈達曾說:“精通兩種文化甚至比精通兩種語言更為重要?!保芜_,1993:110)因此,外語學習者必須在語言學習中注意中西文化的差異,以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麻煩。如果語用失誤問題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就會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產(chǎn)生妨礙,造成誤會甚至沖突。通過文化對比研究,學習者能夠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中西文化的異同,逐步增強學習英語文化的意識,克服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從而增強文化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3. 教師要不斷提高跨文化知識的素養(yǎng)。
教師要增強自身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加強對西方文化的了解,特別是有關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以做到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語言知識傳授并重。教師要經(jīng)常閱讀一些時代感強而且較為流行的反映英語國家社會、政治、經(jīng)濟、歷史、文化、宗教、風土人情等內(nèi)容的書報資料,以擴大知識面,加強對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的了解,減少文化背景的差異對語言教學的影響。另外,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通過多種渠道,采用各種方法,豐富學生的中西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避免或減少語用失誤。
三、結(jié)語
語言是基礎,是跨文化交際的橋梁,只有使用得當?shù)恼Z言,才能使跨文化交際成功的進行。語用失誤的產(chǎn)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缺乏文化背景知識,忽略了對跨文化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跨文化交際中,只有學習者主動了解目的語的文化背景,加深對目的語和母語文化背景差異的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隨機應變,一旦發(fā)現(xiàn)談話方的語言差異,主動采取彌補措施,以防止發(fā)生交際故障和沖突,才能有效地減少和避免語用失誤。
(作者單位:沈陽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