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貞
一、古詩韻律操教學設計思路
小學的韻律活動,動作簡單、生動活潑、節(jié)奏感強。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傳遞經(jīng)典文化素養(yǎng)?筆者試著利用古詩講究押韻、對仗和節(jié)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與小學韻律活動的教學目標不謀而合的特點,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古詩內容,發(fā)揮室內多媒體的優(yōu)勢,創(chuàng)編以形體動作來表現(xiàn)詩魂的古詩韻律操。古詩韻律操選擇了活潑歡快的古詩配唱音樂,每首音樂控制在1min左右,讓學生邊唱邊做,既豐富了傳統(tǒng)文化學習的方式,又鍛煉了身體,可謂一舉兩得。
二、室內古詩韻律操動作簡介
1.《春曉》踏步操(4個8拍)
預備姿勢或過渡動作:兩手叉腰的登山步。
春眠不覺曉:1~8拍,踏步8次,兩手五指同時張開抖手腕,兩臂伸直經(jīng)體側呈上舉(圖1-1)。
處處聞啼鳥:1~2拍兩手頭上擊掌1次;3~4拍,左腳側出勾腳尖,右手上舉,掌心向上,左手側舉,掌心朝外;5~8拍動作同1~4拍,方向相反(圖1-2)。
夜來風雨聲:1~8拍,踏步8次,手握拳兩臂在體前轉圈(圖1-3)。
花落知多少:1~2拍,兩手胸前擊掌1次;3~4拍,身體向左轉,左腳勾腳尖,同時兩臂平屈后振。5~8拍動作同1~4拍,但方向相反(圖1-4)。
2.《憫農(nóng)》情境操(2個8拍)
預備姿勢或過渡動作:兩手叉腰,兩腳原地彈動。
鋤禾日當午:1~2拍,左腳向右腳前一步屈腿,兩手握拳屈肘于肩上模擬扛鋤頭;3~4拍,伸直腿,右手側上舉,掌心向上,左手側平舉,掌心向下,模擬擋太陽狀(圖2-1)。
汗滴禾下土:5~6拍,左腳撤回成左弓步,左手屈臂五指張開,在臉旁抖動模擬流汗狀;7~8拍動作同5~6拍,但方向相反(圖2-2)。
圖2-2 第1個8拍:5~8拍
誰知盤中餐:1~4拍,收回左腳直立踏步4次,左手前屈平舉掌心向上,右手前屈平舉并掌轉動3次,模擬吃飯(圖2-3)。
粒粒皆辛苦:5~8拍,左手叉腰,右手五指張開,由側下舉抖動3次后呈側上舉(圖2-4)。
3.《詠鵝》隊形操(2個8拍)
預備或過渡動作:兩手叉腰,兩腳并攏。
鵝、鵝、鵝:1~4拍,兩臂成側下舉兩手上翹,掌心向下,雙腳并攏半蹲,左右各下蹲1次(圖3-1)。
曲項向天歌:5~8拍,身體向左轉動,兩腳彈動,兩臂伸直上舉,兩手掌在頭上重疊模仿鵝嘴,下壓4次(圖3-2)。
白毛浮綠水:1~4拍,兩手伸直五指分開從側下舉抖動至側屈舉3次,雙腳踏步4次變化隊形(圖3-3)。此外,可通過隊形變化模擬白鵝在水中嬉戲的場景,如,同桌兩路縱隊變一路縱隊、同桌2人兩路縱隊變兩列橫隊、1人蹲1人站、1排蹲1排站、4人1組對跳、手位高低變化等。
紅掌撥清波:兩臂以肩關節(jié)為軸,向前旋轉2周,手掌并攏,掌心朝外,雙腳墊步2次(圖3-4)。
4.《絕句》放松操(4個8拍)
兩個黃鸝鳴翠柳:1~2拍,兩手在胸前擊掌,3~4拍,身體向左轉,兩臂屈肘于肩前,兩手的食指和拇指相對,其他3指伸直形成小鳥形狀;5~8拍與1~4拍,但方向相反(圖4-1)。
三、室內古詩韻律操的教學
(一)單元教學計劃表(略)
(二)第2課時教學過程簡介(片段)
1.教師宣布課的內容。
2.趣味成語報數(shù):一心一意-二龍戲珠-三三兩兩-四面八方-五顏六色-六六大順-七上八下-八仙過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一時一刻-一石二鳥……
設計意圖:激發(fā)興趣,經(jīng)典文化教育從報數(shù)開始。
3.古詩韻律操:復習《春曉》踏步操、《憫農(nóng)》情境操(圖5)。
設計意圖:以形體動作表現(xiàn)詩魂,豐富經(jīng)典文化學習方式,寓學于樂,鍛煉身體,開拓學生對韻律活動的認識,做到詩歌、樂曲、動作自然配合。
4.動物拍拍拍:學生自主模仿各種小動物形象,以多媒體的形式拍下。
設計意圖:模仿動物動作,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5.學習《詠鵝》:指導學生跟隨詩詞和音樂的節(jié)奏完成組合動作;引導學生用形體的動作表現(xiàn)詩詞;請學生創(chuàng)編展示并點評;引導學生在自己的創(chuàng)編基礎上進行有序隊形變化(圖6)。
設計意圖:讓學生主動參與練習,提高動作的節(jié)奏感、表現(xiàn)力;積極創(chuàng)編思考,勇于展示自己,與小伙伴合作,體驗團隊成功的樂趣;自我小結、認真評價,并在律動中進行隊形變化。
6.古詩情境放松操:《絕句》,教師領做,學生跟隨練習(圖7)。
設計意圖:放松小結,拓展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豐富學生的情感。
四、課后小結
古詩韻律操單元從報數(shù)、熱身操、韻律操到放松操,均以經(jīng)典的詩歌文化為主線來進行教學,較好地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體育教學與經(jīng)典文化教育相互結合的創(chuàng)意。所選定的4首古詩,學生較為熟悉,背誦起來朗朗上口,配樂簡短歡快,學生學習得不亦樂乎。通過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韻律操的興趣,開拓了學生的健身視野,加深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促進了學生對簡單的韻律動作的模仿和創(chuàng)編,發(fā)展了學生柔韌、靈敏、平衡、協(xié)調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