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軍
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是人生的“必修課”,也是人能以充沛精力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前提基礎。然而日前到某監(jiān)獄接受警示教育,有落馬官員談到身陷囹圄的緣由,竟然長嘆一句:人生糊涂吃飯始,都是嘴巴惹的禍。
明顯的,這與我們平時所見到的落馬官員大談特談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識淡薄、黨性修養(yǎng)不夠等理由,有了涇渭分明的區(qū)別。只是再往深層次分析,人生糊涂始于吃飯,誠然有一定的道理,為官從政如果不能在吃飯的問題上頭腦清晰、立場堅定、保持定力,就一定會“積勞成疾”,最終在理想信仰、宗旨信念、紀律規(guī)矩等方面出問題,及至鋃鐺入獄,宣告政治生命結束。
人生糊涂吃飯始,是因為有些飯不能吃、吃不得。想一想,彼此素昧平生,抑或萍水相逢,人家為何三番五次打電話過來,說一定要請你吃個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過是因你身居廟堂之高,手中擁有炙手可熱的權力。尤其當那權力一旦化公為私,能夠為對方辦成、辦妥、辦好許多事情時,請你吃飯就“水到渠成”。顯然,這種吃飯并非先前口頭上應允的只是加深印象、促進了解、聯(lián)絡感情、增進友誼那般簡單,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權錢交換之間也。
人生糊涂吃飯始,是因為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筷子一舉,可以可以;酒杯一端,政策放寬。”君不見,飯桌上一些黨員干部兩杯酒下肚,就開始胡亂表態(tài),肆意應允。或許彼時迫于對方的再三央求、苦苦哀告,純屬應付之舉、無奈之舉。但開弓沒有回頭箭,人家豈會讓你說笑話、開玩笑?更何況接下來還有比吃飯更誘人的金錢、美色,讓你既來之則安之。畢竟吃了我的飯,我們就是兄弟姊妹,略表心意,意思意思,讓你越發(fā)欲罷不能,只能乖乖就范。
人生糊涂吃飯始,是因為言多必失,能夠給對方以可乘之機?!安慌骂I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實事求是地講,平常時候領導板著一張臉,公事公辦,你還真就“狗咬刺猬”,無從下嘴。但只要到了酒桌上,立馬好辦了。畢竟此時的領導已經放下了防范、戒備心理,能夠與你談一些知己話、貼心話。而就在這一來一往、看似漫不經心的言談中,領導平時有什么愛好、對什么感興趣,已是昭然若揭,盡在掌握之中。此后精準刺激、靶向施策,準保彈無虛發(fā)。
人生糊涂吃飯始,還因為自此便會“不選對的,只選貴的”,艷羨“朱門酒肉臭”,焉知“路有凍死骨”。毛澤東同志說過,某些共產黨人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但是經不起糖衣炮彈的攻擊?!吧嗉馍系拿牢丁本褪翘且屡趶棧裉斐赃^“山上跑的”,明天就想嘗嘗“天上飛的”,久而久之,情愿天天與老板、富人們泡在一起樂不思蜀,哪里還會去想有貧困群眾等著幫扶呢?如此“溫水煮青蛙”,享樂主義代替了馬克思主義,奢靡之風置換了艱苦樸素作風。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飯風折射作風,要求黨員干部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千萬不能在吃飯這種細節(jié)小事上開了口子、壞了規(guī)矩。事實上有領導同志直言不諱,一些干部出問題,往往一開始并不是什么大事,而正是類似接受吃請這樣的小事。因此,黨員干部“勿以惡小而為之”,要善于時時刻刻管住自己的嘴,做到不該吃的堅決不吃;另一方面,組織部門也應該以嚴管就是厚愛的別一種思維,及早“咬耳”、“扯袖”,不吝“紅臉”、“出汗”,讓當事同志及時住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人生糊涂吃飯始中受到啟發(fā),有所感悟,始終銘記“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以作風建設為抓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涵養(yǎng)良好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實現(xiàn)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