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春寶
新疆地區(qū)較為偏遠所以宿舍硬件條件較為落后,但宿舍是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重要地點,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部分。依附宿舍文化建設來進行相關的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念是眼下新疆高校宿舍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作者就新疆高校宿舍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這一話題進行了相關討論。
1 加強新疆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在中央的相關規(guī)定中明確指出了:要將思想教育從始至終的貫穿在工作過程中,充分傳播到教學、學生管理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真正做到全程育人。由此可看出思想政治的主要教育場所是宿舍,大學生們所處時期正是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時刻,學生的價值觀、性格等各方面都正在形成的過程中,所以較為良好的宿舍文化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規(guī)范的行為。但就現(xiàn)階段來看,新疆高校的學生是在宿舍大部分都是上網(wǎng)、睡覺等活動。這就更要求新疆高校的管理層加強宿舍文化的建設,鼓勵學生們積極參加活動,拉近與室友之間的關系,更便于培養(yǎng)學生一些良好的習慣。
2 新疆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現(xiàn)狀
2.1 室友之間交流不多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科技的快速發(fā)展,手機、電腦等電子產(chǎn)品逐漸普及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雖然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同時也產(chǎn)生了較多的負面影響。手機中的社交軟件廣泛流行,這讓許多學生之間的交流在逐漸減少,甚至有人產(chǎn)生了交流恐懼癥。在新疆的高校中一大部分學生都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看電視劇等,室友之間的談話在逐漸減少。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學習等,甚至還可能會影響與宿舍內(nèi)其他人的關系,以至于宿舍成員之間關系緊張,矛盾升級。
2.2 新疆高校宿舍硬件條件較差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質(zhì)的飛躍。家長與學生對于住宿的條件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新疆地區(qū)較為偏遠與其他地區(qū)相比較來說還是比較落后的,所以在宿舍的硬件設施上還不是很完善。例如,沒有獨立的衛(wèi)生間,宿舍供暖以及衛(wèi)生也不容樂觀,不能達到學生的滿意。只有提升了宿舍條件學生才能住的更舒適,才能更好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2.3 新疆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容易被忽視
在大學里宿舍是對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的取向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宿舍文化如何建設會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政治思想高度、心理健康等情況。所謂宿舍文化建設就講對于宿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其他方面的影響,幫助學生提升其自身修養(yǎng)、完善個人的人格,樹立正確的理想目標。
3 促進宿舍文化建設以及提升學生政治覺悟的措施
3.1 構建合適的宿舍制度
在新疆的高校宿舍管理中會存在一些制度不健全、管理實施不嚴格的情況,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影響了宿舍文化的建設。在制定相關管理制度的時候要讓學生充分的參與進來,廣泛收集學生的意見,這樣制定出的規(guī)章制度才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可并在今后能夠很好地去遵守這些制度。另外,還可以把學生在宿舍內(nèi)的表現(xiàn)情況加入的綜合考評當中,與相關榮譽都是有聯(lián)系的。好的規(guī)章制度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提升、養(yǎng)成好的習慣,對于學生政治思想更是有所幫助。
3.2 輔導員應加強與學生的聯(lián)系
在大學中宿舍就是學生的第二個家,輔導員通過進入宿舍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宿舍人員關系等,便于及時解決宿舍成員的問題。還可以從學生們關心的熱門話題入手,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學校還可以建立導師入住宿舍制度,輔導員作為導師輪班入住學生宿舍,與學生當面交流,現(xiàn)場解決學生問題;還能與學生談一談專業(yè)的就業(yè)趨勢、對于有考研想法的學生進行相關指導。新疆高校的部分學生離家較遠,難免會想家,輔導員可以對其進行安慰,平復學生心情。這樣才更有利于開展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
3.3 舉辦相關的宿舍活動
在大學中學生得到的時訊新聞比較及時,也會就這一方面的問題進行談論。例如,熱點新聞、國家的發(fā)展方向、現(xiàn)如今世界的局勢等。我們可以很好的利用宿舍這一重要場所開展相關的黨團活動,讓學生們對于國情和社會發(fā)展有更清晰的了解,積極的向黨靠近。還可以開展一些以宿舍為單位關于時事新聞、國家發(fā)展的搶答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學??梢越M織各個院系進行宿舍文化節(jié)、以宿舍為單位的體育比賽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觀念,增強同學之間的交流、營造好的宿舍氛圍。
3.4 推行民漢合宿制度,促進民族團結
新疆高校少數(shù)民族學生占較大比例,學校要充分利用學生宿舍這塊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引導學生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教育民漢學生相互尊重、互相團結、和睦相處。一是組織少數(shù)民族同學與漢族同學同住一室,不同民族學生共同學習、共同生活促進民族團結。二是在學校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組織學校老師與少數(shù)民族學生結對子,使每一個少數(shù)民族學生都有一個與之結對子的老師,讓老師在學習、生活上關心少數(shù)民族學生。三是制定相應的民漢合宿制度,通過規(guī)范要求學生互相尊重各自不同的生活習慣。四是校院領導干部不定期前往學生宿舍看望少數(shù)民族學生,輔導員要定期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爭取將有關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言論和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作者單位:石河子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