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文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的重點工作,如何加強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提升工作的時效性是當前高校黨建工作者的首要工作任務。十二五規(guī)劃明確指出,應加強和改建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積極進行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明確實踐與鍛煉的重要性,從根本上增強高校學生黨建的生命力與實效性。
1 現階段影響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的原因
1.1 黨建工作管理方式傳統(tǒng)
受時代發(fā)展影響,當代大學生自身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思想觀、行為習慣以及價值取向等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導致傳統(tǒng)的高校黨建工作者的管理方式逐漸滿足不了當前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尤其是現階段網絡的普及,學生受網絡影響較大,致使其對現階段的學生黨建工作產生沖擊,影響其工作的實效性。
1.2 黨建工作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工作制度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礎,但實際上,現階段黨建工作制度還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導致黨建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受到較大的阻力,難以提升其工作實效性。例如,完善的積極分子培養(yǎng)考察制度,可以促使責任心較強、表現突出的黨建分子聯系人成為優(yōu)秀的黨員人才。
1.3 學生入黨動機多元化
受當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影響,部分學生的入黨動機逐漸多元化,動機發(fā)生改變,例如,某高校在一次實際調查中,學生入黨理由選擇“為共產主義理想奮斗”比例約占45%,提升工作就業(yè)幾率的比例約占30%,其他原因約占25%,由此表明,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的多元化價值觀逐漸發(fā)生改變,對黨的認知偏差傾向明顯,進而導致學生自身的入黨動機逐漸出現多元化。
1.4 學生黨員發(fā)展不協(xié)調
現階段,學生黨員發(fā)展不協(xié)調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首先,學生逐漸出現重視學習成績、輕視思想情況,將學生自身的政治立場、方向、覺悟等未放在首要位置。其次,出現重視發(fā)展、輕視培養(yǎng)情況,與當前我國的黨員發(fā)展原則相悖。最后,在實際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出現重視數量、輕視質量情況,與當前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不符。
2 增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的有效路徑
2.1 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管理方式
現階段,創(chuàng)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管理方式與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管理理念,可以從根本上提升黨建工作的時效性,滿足當前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開展:
首先,創(chuàng)新當前現有的工作載體,例如,進行有效的“學生黨建進宿舍”、“學生黨建進網絡”、“學生黨建進社團”等,將原本的當基層組織進行深入的滲透,將原本的專業(yè)、年級以及班級等逐漸延伸到宿舍樓、網絡以及社團等方面,積極開展鮮明的主體活動,利用宿舍黨組織,進行合理的宿舍文化建設,促使高校學生充分利用宿舍進行理論學習,積極進行創(chuàng)新,以滿足當前高校黨建工作的要求。例如,某高校積極開展學生黨建工作與社團工作融合活動,通過合理的示范活動,將黨建工作深入開展,加強對社團的引導,通過良好的模范先鋒,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促使學生積極向榜樣學習,促使學生之間的關系融洽。黨建工作與網絡的融合,可以充分的利用現階段高?,F有的資源,并利用網絡自身的便捷性與開放性優(yōu)點,為學生進行有效的黨建工作服務,從根本上提升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其次,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在黨建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積極做好入黨學生的考察工作,并加強對新生黨員的教育與管理,通過做細與做實,提升工作效率。例如,某高校將學生的黨建工作進行合理的細分,具體進行落實,充分發(fā)揮出黨支部的作用,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堅持以人為本思想,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促使其全面發(fā)展。
2.2 建立完善的黨建工作制度
當前,高校黨建工作人員應建立完善的黨建工作制度,利用明確的制度,積極開展工作,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首先,建立完善的思想匯報制度,要求高校的預備黨員與入黨積極分子按期進行思想匯報,例如,以書面的形式,對于現階段的國家政策、方針等進行有效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實際的看法與體會。其次,制定合理完善的積極分子考察制度,高校黨建工作者應合理進行安排,將責任心強、表現優(yōu)秀的黨員作為考察人員與積極分子聯系人,通過定期談話等方式,將考察工作進行落實,進而促使當前的黨建工作逐漸實現科學化、規(guī)范化以及制度化,進而提升其工作的實效性。
2.3 重視學生的入黨培養(yǎng)程序與管理
針對當前的學生入黨動機多元化現象,高校黨建工作人員應加強對入黨培養(yǎng)程序的重視力度,以現階段的“改善結構,保證質量,堅持標準,慎重發(fā)展”方針為主導,嚴格對程序進行監(jiān)督與管理,同時保證入黨積極分子民主測評制度與公示制合理,進而提升黨員自身的質量。同時,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日常管理與教育,其教育的內容應主要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理論、愛國教育、黨員先鋒模范教育與愛黨教育等,以此來滿足當前黨建工作的需求。
2.4 促使學生黨員發(fā)展輕重和諧
以當前我黨發(fā)展黨員的“重在政治表現”原則為基礎,保證現階段的學生黨員發(fā)展輕重處于和諧狀態(tài),將其自身的政治方向、覺悟以及思想等放在首要位置,重視其入黨前的發(fā)展,進而保證黨員自身的“質量”,不以黨員的數量作為黨支部發(fā)展的好壞的衡量保準,改變傳統(tǒng)的黨員培養(yǎng)流于形式的情況,重視學生黨員的培養(yǎng),促使發(fā)展處于和諧狀態(tài),從而促使高校黨建工作有效開展。
結論:綜上所述,受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環(huán)境與對象變化的影響,在實際的工作開展過程中,應將積極改進與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作為最終目的,建立完善的黨建工作制度,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管理方式與方法,重視學生的入黨培養(yǎng)程序與管理工作,促使學生黨員發(fā)展輕重處于平衡狀態(tài),從根本上提升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