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艮友
在語文教學中,無論是作文教學還是閱讀教學,甚至是基礎知識教學,都非常強調聯想。作文中有了聯想,內容才會更豐富,意境才會更深遠,思想才會更深刻;閱讀時有了聯想,才能把握作品的形象,豐富作品的內涵,得到獨特的審美感受;基礎知識學習中有了聯想,才能融會貫通,觸類旁通??梢哉f,語文學習、語文教學無時無刻不在運用聯想。另一方面,只有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語文學習、語文教學才會更生動有趣,事半功倍。
一、怎樣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聯想能力
我們知道,無論是由空間或時間上相近的事物引起仔細的接近聯想,還是由有相似特點的事物引起的類比聯想,不論是由有對比關系的事物引起的對比聯想,還是由有因果關系的事物引起的因果聯想,都需要掌握一定的事實,要求有廣泛的知識面。知識面越寬,可引起聯想的觸發(fā)點就越多,聯想才會縱橫馳騁,神思飄逸。學生知識面的擴大,可以兩個方面進行:
1.課文的背景介紹
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地介紹與課文有關的背景,作者的生平、成就,有關的軼事。這些介紹,在不沖淡課堂教學的前提下,可利用課前預習,課堂引入,課余補充,課后作業(yè)等多種方式進行。這些知識也許一朝一夕對學生的學習沒有明顯的作用,但卻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可以使學生在日后的閱讀、作文中積累大量的內存,隨時會因為接近、類似、對比、因果等關系而產生聯想。
2.增大學生的閱讀量
只讀教材中有限的一些文章,勢必會造成學生的知識面狹窄。教師應向各年段學生推薦一些有關的書目,供學生閱讀,讓學生廣泛地涉獵包括文學、歷史、天文、地理、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的書籍,讓學生做一個“雜家”,從這些讀物中汲取營養(yǎng)。英雄人物的成長史,成功人士的生活道路,歷史事件驚人的相似,政治動蕩對文化、經濟的影響,這些內容能大大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彌補教材的不足。學生的知識面越廣,聯想的事物就越多。只有這樣,語文學習才能如源頭活水。
二、培養(yǎng)學生感受生活
一個人的經歷、情緒與他的聯想很有關系。有著不同經歷的人對同一事物的聯想會不盡相同。就是同一個人,由于閱歷的增加,心境情緒的不同,對于同一事物也會產生不同的思想感情,產生不同的聯想。小學生的閱歷相對比較淺,不能單靠自身的閱歷去感同身受,但也一樣可以提高聯想里。這主要需要:
1.在生活中仔細觀察
生活中有著人生百態(tài),生活中的小事卻往往耐人尋味。讓學生有意識地去觀察喜怒哀樂在不同的人身上的具體表現,有意識地去觀察人們待人處事時的方法,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更可以吧語文學習的內容聯想結合起來,那時“哭天搶地”“欲哭無淚”“悲喜交加”可能就不是簡單的四字詞成語,而是學生所看到的具體情景從演了。
2.設身處地.多情善感
不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的作品中,隨著作品中的人物去喜去悲,就無法感受到作品的藝術魅力,就無法把握作品中的形象,就更談不上聯想,引起共鳴了。只有讓自己設身處地,動情地去看待文學作品的形象,才會體會到作品的種種意境,形成聯想。如《橋》中老漢在指揮村民過橋時讓兒子走最后,最后洪水把老漢和他兒子給沖走了,深刻感受老漢危急時刻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自己扛起來的人格與精神。
三、學習中進行聯想訓練
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去聯想,往往不是因為沒有可聯想的事,而是由于不會聯想。這就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在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聯想力。
1.尋找聯想的觸發(fā)點
聯想的最基本的因素就是相似性和相關性。抓住事物的特征,找出與其相似、相關的事物,這聯想就產生了,這種特征找得越多,聯想就會越豐富,運用比喻句可以有效地訓練類比聯想。《觸摸春天》中寫蝴蝶在安靜的手指間撲騰,她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來聯想當時安靜的心情。訓練時可以此為例,要求學生想象當時安靜內心的感受。另外,回溯往事,推斷將來,找出事物今昔的不同點也可以說是聯想的觸發(fā)點;人物、事物的變化往往會使人浮想聯翩,“變化”自然就容易成為引人聯想的觸發(fā)由眼前想到過去,由今天想到明天,作文中讓學生運用這一思路,無疑是教給學生聯想的又一方法。再者,由此及彼,環(huán)環(huán)相扣,或反面假設,也都是聯想的具體方式。課堂上適當的引導發(fā)問,可以讓學生明確聯想的途徑。
2.加強學生的交流溝通
交流是獲取信息的最好方法,也是訓練學生聯想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課上課下的討論、辯論是學生最常見的溝通方式。在討論過程中,由于要為自己的論點找依據,學生會自覺地調動大腦的內存進行類比、篩選,這種活動其實就是一種聯想回憶。討論中,學生往往會海闊天空,甚至有時會不著邊際,但卻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增加了知識,培養(yǎng)了聯想能力,也培養(yǎng)了思維能力。
3.鼓勵學生的奇異思想
想象的天空是廣闊無垠的。正因為如此,想象才具有無比的魅力。學生的想象往往帶有他獨特的主觀感受,教師切不可武斷地批評學生的想像。聯想雖說是有聯系的想,但他的思維跳躍也十分顯著,其觸發(fā)點有時較明顯,有時卻較隱晦,所以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不可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壓抑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語文學習才會變得更為輕松,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