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璐
一、導(dǎo)入
同學(xué)們,記得初一上學(xué)期我們學(xué)過魯迅的一篇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中有一位講美女蛇故事的高手——長媽媽,其實魯迅在好幾篇文章都提到她,我們今天要學(xué)習(xí)的《阿長與〈山海經(jīng)〉》就是專門回憶作者兒時與保姆阿長相處情景的文章,那魯迅為什么會對一個普通的保姆花這么多的筆墨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jìn)課文去探個究竟吧!
二、正課
(一)情節(jié)梳理,整體感知
1、從標(biāo)題看,文中是否只寫了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一件事?文中與阿長有聯(lián)系的事很多,不僅是《山海經(jīng)》,還有哪些事?
(1)喜歡切切察察(愛嚼舌根,搬弄是非,饒舌多事)
(2)愛告狀(拔草翻石頭,就說我頑皮,要告訴我的母親去。沒害我少挨罵,討厭至極)
(3)“大”字睡相(霸占了整張床位,整晚無法安睡,實在無法可想)
(4)懂得許多規(guī)矩(比如元旦吃福橘,比如人死了要說老掉了,飯粒落到地上要撿起來,曬褲子的竹竿底下不要鉆過去……,這些對于一個活潑孩子來說簡直就是折磨摧殘與束縛?。?/p>
(5)講“長毛”的故事(太平天國起義軍在她的眼里成了茹毛飲血的野人、怪物,聽不懂人話,非常可怕;還講她被長毛擄去抵擋大炮,真是愚昧無知迷信?。?/p>
(6)害死隱鼠(雖是無心之失,但也讓我悲痛欲絕,我氣急了,嚴(yán)重詰問,當(dāng)面叫她阿長。)
(7)買《山海經(jīng)》(直到她給我買《山海經(jīng)》,我才原諒她,對她產(chǎn)生了新的敬意。)
2、這七件事中,詳寫的是哪一件?(買《山海經(jīng)》)為什么?
(二)活動二:刻畫人物,細(xì)節(jié)傳神
1、“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么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lián)u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p>
豎起,而且是“常”,說明這個動作很熟練了,是她的標(biāo)志性動作!除此之外,不僅寫說話時一種習(xí)慣性的動作,還寫出了說話的聲音,(切切察察,誰家的豬下崽了,誰家的牛被偷了,誰家昨天晚上吵架了),繪形繪聲,把阿長活脫脫的一個沒有文化的勞動婦女愛管閑事、饒舌多事、搬弄是非的形象凸顯出來!
2、“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余地翻身。”
3、“夢里也記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別早,一醒,就要坐起來。她卻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我驚異地看她時,只見她惶急地看著我。
4、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lán)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
“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jīng),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
震悚:像被雷電擊了一下似的顫抖起來,驚訝,在我印象中,沒有文化、一直被我瞧不起的阿長是不可能給我買書的,最不可能買書的人卻給我買來了書,我的內(nèi)心是吃驚、感激、愧疚!
這里作者省去了買書的過程,阿長買《山海經(jīng)》的過程容易嗎?
不容易,遇到困難:
(1)沒有文化,目不識丁
連書名都不知道,想像一下來到書店怎么問老板:老板,請問你們這里有沒有《三哼經(jīng)》,我家小少爺很喜歡這本書,它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畫。對方一聽:沒有沒有,出去!把她轟出去了!我們正忙著呢,別來添亂!看她沒文化,以為是來搗亂的。小伙計也對她不屑一顧,也許還用力把她推倒了!
(2)前文暗示,正月間(書店都關(guān)門了)
告假的四五天時間里,阿長起早貪黑,走街串巷,到處打聽,碰到一個人就問:請問你知道這附近哪有書店,對方說:這大正月間的,書店都不開門啊,過兩個月再來買吧!人生地不熟,問了好多人,甚至有的居心不良的人還故意指錯路,她走了不少冤枉路!
(3)終于找到了一家書店,老板問你要買的書是什么樣?(比動作,人面的獸,九頭的蛇)就是有很多動物,眼睛會噴火,嘴巴長在肚子上。老板翻箱倒柜找到了,看是不是這本?但她的書是在哪里買的,地攤吧,盜版的,課文寫道:印刷十分粗糙,紙張泛黃了,圖像很壞,幾乎是用直線湊合,動物的眼睛都變成了長方形。而且黑心老板還坑了她很多錢!
……
5、阿長送《山海經(jīng)》
阿長千辛萬苦買《山海經(jīng)》,如果是你,你拿給對方的時候會怎樣?
看來,細(xì)節(jié)是刻畫人物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人物的動作、心理、神態(tài)、語言等都有細(xì)節(jié),在閱讀中我們只有抓住細(xì)節(jié)慢慢地品味,才可以感受作品反映的生活,所表現(xiàn)的人物,才能夠深刻地體會作者想要表達(dá)的情感。
(三)活動三:直抒胸臆,體悟深情
這篇文章抒發(fā)作者對長媽媽懷念、感激、敬愛之情,發(fā)自內(nèi)心,感人肺腑!
三、活動四:遷移拓展,愛的表達(dá)
同學(xué)們,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默默愛著我們的人,為了不留遺憾,我們現(xiàn)在能對他們說點什么,做點什么嗎?請把我們的體會表達(dá)出來吧!
……
今天重讀這篇散文,感慨很多,現(xiàn)在我們行動起來吧去感受那份愛,珍惜那份愛,報答那份愛吧!才不會留下惋惜、愧疚與遺憾!如今老師做了母親,回過頭來,才更理解那份愛!最后,把老師寫的一篇隨筆送給大家!
那些生活真實的細(xì)枝末節(jié),那些曾經(jīng)的厭與煩,甚至恨,都讓時間慢慢詮釋成一縷真情,一份感動。兒時父母的嘮叨,也曾讓我滿腹怨恨,為人父母后,才漸漸明白那份愛的深厚!每當(dāng)看到一些兒女如我小時候捂起耳朵摔門而去時,我總是一陣心痛,那份心痛,不是因為兒女的不懂,而是自己對父母的那一份愧怍!父母老了,不再像小時候那樣管束我們,而是站在窗前長時間看著我們回家的路,那份凝視、惦念,只可惜現(xiàn)在的我們才讀懂。愿天下的父母永遠(yuǎn)健康,愿所有的兒女都快快長大,去體味他們給予我們的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