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梅
誠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項基本內容,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組成,也是大學生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準則。當前大學生誠信現(xiàn)象是不容樂觀的,如考試作弊,論文抄襲等。本文從外在的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內在的誠信認知不足,誠信價值觀薄弱四個方面對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進行了透視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當前,在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中出現(xiàn)了誠信缺失現(xiàn)象,包括考試作弊,論文抄襲,借貸不還,獎助學金造假等,究其原因,除了社會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外在因素,內在的原因在于大學生誠信認知不足,誠信價值觀薄弱引起的。
1.1 對誠信認知不足
大學生對誠信認知的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誠信認知不足和誠信價值觀薄弱。
誠信認知錯位,主要是大學生在誠信概念有所偏差,即誠信認識和誠信觀念偏離了誠信的道德原則,出現(xiàn)了錯位的認識,比較明顯的表現(xiàn)為不以欺騙失信為恥。學生只憑自己的認知覺得正當?shù)木腿プ?,而不管其是否符合社會普遍的誠信要求。他們對自己有利的就強調誠信,對自己無利就以各種緣由找借口,這在本質上就是錯位的認知。大學生對實際生活中因為不誠信而獲利的現(xiàn)象不但不在乎,覺得無所謂。誠信價值觀薄弱,目前來講,在校大學生誠信認知不足與其意志薄弱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原因是一旦出現(xiàn)誠信意志薄弱,就會使得大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誠信冷漠。在校學生中,比如學生知道同學在抄襲,作弊,但結果是沒有對當事者形成該有的懲罰,甚至沒有更多的人去管理和整治,這就使得大學生產生困惑,到底誠信價值觀還值得他們去堅守?絕大部分學生會選擇 “少管閑事”的處理方式。當學生的意志就變得薄弱時,就會產生誠信冷漠。
1.2 社會原因
大學生作為社會人的角色,其生存和發(fā)展離不開社會的環(huán)境,特別是在目前的多媒體信息時代,學生看到有太多的社會失信現(xiàn)象,虛假廣告,以假亂真,形式主義,畢業(yè)證造假等這些失信現(xiàn)象,不斷地對學生的誠信觀念沖擊。造成這些失信現(xiàn)象的產生,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缺乏相應的懲戒機制,失信的道德成本很低,失信經營者能在短時間里獲得巨大的收益,而守信的人,卻沒有獎勵,在這樣的負面環(huán)境中,大學生的誠信價值觀的培養(yǎng)明顯受到了影響。
1.3 家庭原因
子女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個性和品德的形成都離不開家庭教育,因此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出現(xiàn)也有家庭方面的原因?,F(xiàn)在的社會,學業(yè)競爭,就業(yè)壓力日趨激烈,教育投資的加重,對于很多家庭來講,父母會把更多的經歷花在工作賺錢,很少有時間,精力陪伴孩子,忽視了道德的教育,對子女的不文明,不規(guī)范行為沒有及時糾正教育,甚至是冷漠,在子女面前也不再樹立誠信的榜樣,家訓,家風,家教教育的弱化,使得學生淡化了誠信的概念。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誠信缺失問題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原因造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以及學生個人的共同努力。
2.1 提高大學生的自身誠信素質
大學生的誠信缺失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要從大學生自身原因出發(fā),從源頭上解決誠信問題。
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三觀。正確的世界觀能夠幫助大學生客觀地認識世界和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的人生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時這也是是培養(yǎng)良好誠信品格的基礎。正確的人生觀能夠讓大學生在面對社會、學校周圍等諸多失信問題時能夠保持積極,客觀、理性的態(tài)度去面對,敢于批判而不是選擇沉默或者冷漠。正確的價值觀能夠指導學生確立長遠的價值目標,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和不懈努力獲得成績和生活上的成就,而不是以損害他人的利益來滿足個人的利益。
2.2 創(chuàng)建良好的外部誠信環(huán)境
造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外因包括社會,家庭和學校。首當其沖的就是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對于大學生群體要加強輿論宣傳,營造誠信氛圍,傳遞正能量。在??梢越M織以誠信為主題的,如誠信考試,誠信就業(yè)等班級主題班會。
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提高誠信修養(yǎng),做到言傳、身教的統(tǒng)一,積極引導子女培養(yǎng)誠信觀,對子女的誠信的行為進行表揚,讓子女對誠信產生感情。
高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出現(xiàn)誠信缺失的問題,特別是學校輔導員班主任要多關注大學生日常行為,對學生在實際學業(yè),生活等方面所遇到失信現(xiàn)象要有步驟、有計劃的進行誠信教育,以幫助學生在大學階段的點滴小事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此外,要建立學生信用管理體系,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對誠信的認識,規(guī)范大學生的失信行為。
誠信從古至今都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誠信的主要作用是協(xié)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和諧。對于個人來說,誠信是一種高尚的人格力量。通過分析,筆者認為,在構建大學生誠信體系的過程中,不光要關注外部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也要注重學生的內在的發(fā)展動態(tài),通過多方面的結合來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提升大學生的誠信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