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 要】 目的:探討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在小兒川崎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68例川崎病患兒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回顧性研究,根據(jù)不同的給藥劑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4例,對照組及研究組患兒分別給予低劑量丙種球蛋白及高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各實驗室指標變化。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PLT、PCT及CRP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高劑量丙種球蛋白可快速的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及各實驗室指標,療效確切,值得在小兒川崎病治療中應用推廣。
【關鍵詞】
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小兒川崎??;實驗室指標
川畸?。↘D)又稱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好發(fā)于嬰幼兒,以急性發(fā)熱、口腔黏膜充血、全身血管炎癥、手足腫脹為主要臨床特征,若未進行及時治療,則會引發(fā)冠狀動脈病變,甚至會發(fā)展為血栓,嚴重損傷患兒的心血管系統(tǒng),也是造成成年后缺血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 [1]。針對KD目前臨床上首選阿司匹林來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動力學,抑制機體的炎癥反應,但部分患兒仍未取得顯著成效 [2]。有研究表明,丙種球蛋白在KD患兒中抑制冠狀動脈病變、縮短病程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 [3]。本研究選取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68例川崎病患兒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回顧性研究,探討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在小兒川崎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現(xiàn)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68例川崎病患兒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回顧性研究,所有患兒均伴有結膜充血、皮膚紅斑、皮疹,發(fā)熱、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癥,經臨床檢查確診為川畸病,且排除先天性心臟病、相關藥物過敏史、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治療依從性差者。根據(jù)不同的給藥劑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4例,對照組男16例,女18例,年齡9個月~7歲,平均(4.12±1.28)歲,病程1~7d,平均(4.62±1.18)d;研究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1~8歲,平均年齡(3.97±1.42)歲,病程2~8d,平均(4.46±1.43)d,兩組患兒的基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兒入院后均給予營養(yǎng)支持、糾正酸堿及水電解平衡,口服阿司匹林(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40mg/kg,3次/d。對照組患兒在此基礎上給予低劑量丙種球蛋白(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0970032)靜脈注射治療,0.5g/kg,2次/d。研究組患兒給予高劑量丙種球蛋白靜脈注射治療,2.0g/kg,2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0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在治療前后于晨起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3mL,經3000r/min離心處理后分離出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小板計數(shù)(PLT)、降鈣素原(PCT)及C反應蛋白(CRP)水平。
1.4 療效評價標準 [4]
痊愈: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各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水平;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及各實驗室指標明顯改善;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及各實驗室指標均有所好轉;無效:治療后治療后臨床癥狀及各實驗室指標均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痊愈+顯效+有效。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及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率(%)表示,組間比較分別行t檢驗及χ 2檢驗,P<0.05表示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 治療前后兩組各實驗室指標變化
治療后兩組患兒PLT、PCT及CRP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小兒川崎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也是引發(fā)嚴重綜上所述,高劑量丙種球蛋白可快速的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及各實驗室指標,療效確切,值得在小兒川崎病治療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洪英.分析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08(18):167168.
[2] 李倩.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的對比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32):183184.
[3] 龐智東.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的臨床療效比較[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23(09):4547.
[4] 黃露敏.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09(17):173174.
[5] 劉仁頌,黃勝奇,曾俊峰.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的臨床療效[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01):109110.
[6] 吳琴.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對比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22):29382939.
[7] 李渝華,郭梅.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川崎病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4,43(11):1368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