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嬋娟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毙睦韺W家告訴我們:有興趣的學習,使學生產生一種渴望學習的沖動,讓他們在情感中陶冶,自然接受知識的甘露。引興激思,以趣促學,學得輕松,學得投入,學得有效。正如孔子所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
一、提高教師教學素養(yǎng)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教師的知識面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多,教學大綱的知識并不處在大腦的中心,而知識處在大腦皮層最積極區(qū)域的一個角落里,那時候,他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精工巧匠?!苯處熦S富的知識、開闊的視野、廣泛的興趣、敏捷的思維和犀利的洞察力,都會直接間接、有形無形的影響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越高,越能引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加強情感教育
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是學生智力的催化劑和原動力,要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讓學生喜歡老師。教師要愛護學生、關心學生、要以滿腔的熱情幫助誘導每位學生,要以真誠的態(tài)度與每一位學生交往,使學生從心底感到教師的可親、可近,從而對教師產生信賴感,樂于接近老師,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誨,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三、加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1.精心設計課堂導入
精心設計的導入能抓住學生心弦,使學生進入求知欲興奮狀態(tài),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例如趣味式導入渲染氣氛,誘發(fā)情趣,引起學習動機?!端墒蟆肥且黄f明文,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我在上課時先利用幻燈片出示松鼠活動的各種圖片,學生們看到色彩鮮明的松鼠,不禁熱情高漲,我順勢請幾位同學來來描繪松鼠。這樣導入,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巧妙設疑,疑中生趣
“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因此課堂提問是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我在上《死海不死》一文時,要求學生思考題目中的兩個“死”和文中“死海真的要死了”中的死的含義是什么?教《母親》中“母親”形象時,可向學生列出幾個母親形象,她們的性格有哪些異同?這樣學生見疑生趣,引起了學習新知識的強烈欲望,學習興趣很濃。
3.活動進課堂,激發(fā)情感
學生單純地聽老師講解,不能調動學生的精神和力量。如果教師盡講學生知道的東西,那就會使他們感到枯燥。我在上課時十分注意創(chuàng)設愉快、生動的學習氣氛。教學《皇帝的新裝》時,分組編成劇,再用一節(jié)課表演,然后叫同學們發(fā)表意見。在整個活動中,學生是主角,在自編自演的娛樂中,他們領會了這篇童話的主旨,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4.優(yōu)化手段,電教激趣
現(xiàn)在的電教設備越來越先進,教學手段得到了優(yōu)化,教學內容得到了充實,滿足了學生需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如在教學《聽潮》一文時 ,通過白板播放大海退潮時海面景象和潮漲時海面的景象這兩幅圖,要求學生看著畫面描述,這樣學生既有壓力,又有動力,氣氛非常熱烈。
5.設計練習,練中激趣
如通過改錯、競賽、搶答練習,使學生一方面了解自己提高興趣,另一方面發(fā)現(xiàn)差距迎頭趕上。
總之,興趣是鼓勵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動力,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的前提。當然,興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的本身。引起興趣應立足于啟發(fā)學生打開思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使學生明白學習語文的目的,掌握語文這一基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