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棟
一、化學教學語言要注意規(guī)范、精煉
化學學科是一門自然科學,它所涉及或提出的每個化學詞語和專業(yè)用語,每個化學概念和定律定義等,都有確定的含義和內(nèi)容以及相應的使用條件和范圍。因此,化學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清楚、規(guī)范、準確,既不能出現(xiàn)漏洞或缺少嚴密性,又不能講得過于死板或過于繁瑣。否則,可能會使學生產(chǎn)生理解上的偏差,甚至造成科學性的錯誤。
如把“加熱”簡單說成“燒一燒”,將“集氣瓶”“廣口瓶”都隨便地說成“玻璃瓶”,把化學方程式中的“+”和“=”也都錯誤地讀作“加”、讀作“等于”,“物質的量”改說成“摩爾數(shù)”,將“碳”元素符號讀成C等等。隨意性非常強,從而使得學生對很多概念和用語的理解只能浮于表面而不能深入實質,當然,在運用的時候就會容易出差錯。
化學課堂還要求我們的化學老師要語言精煉,用最少的話語表達更豐富的內(nèi)容,言簡意賅。有的教師唯恐學生“消化不良”,深怕學生“吸收不了”,課堂上的語言不斷地機械重復,廢話連篇,既降低了學生的課堂興奮度,又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和智力。
當然,強調語言規(guī)范精煉并不是單純地削減語言的數(shù)量,而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學語言的質量。如講“氣體摩爾體積”這一重要概念時,我們一定要緊緊把握好四個方面:①條件——標準狀況;②物質的量——1摩爾;③物質狀態(tài)——氣體;④數(shù)值及單位——22.4升。又如學習硫酸的工業(yè)制法時,可引導學生用五個“三”來歸納和總結,即三原理、三階段、三凈化、三設備和吸收三個注意點。再如對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理解,也是高中化學學習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我們可以用“逆、等、動、定、變”五字特征來進行分析和概括。這種簡明扼要、精準到位的語言往往使學生學習目標更明確,知識條理更清晰,學習效果更明顯。
語言規(guī)范精煉是優(yōu)化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注意事項,這樣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出更多的時間給學生思考、討論、歸納、總結,同時教師精準到位的語言對學生解決疑惑、進行識記往往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而作為化學教師必須要注重化學教學語言的規(guī)范性、精準性,尤其是剛走上教學崗位的青年教師。
二、化學教學語言要注意形象、親切
教學語言是課堂上師生雙方傳遞信息和交流情感的載體。更何況我們有些化學概念、特別是高中化學學科中的部分原理知識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理論性,再加上此學習階段的不少學生的心理能力和抽象思維尚處于剛剛開放的時期,有時候僅僅憑理論傳授式的講解并不能使學生們深刻透徹的理解相關的概念、原理。此時,我們可以借助具體直觀的材料作原型,運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案例,把內(nèi)容講得形象、淺顯、通俗,讓學生輕松、易懂。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在課堂上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親切交流,要時刻注意尋找他們的突出表現(xiàn)和“閃光點”,從而給予及時表揚和鼓勵,使他們不斷感到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哪怕就是學生一旦稍有錯誤,也要用委婉的關心的話語,真心明理地指出他的不足。建議老師們多用這樣的語言:“你剛開始做得很好,你的第一步是對的,第二步也是對的,你答得很好,你是怎么想的,你也許沒有復習,如果課前看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回答……”
例如,學習“化學反應動態(tài)平衡原理”時,可以用一個商場進出人流量相同,商場內(nèi)客人總數(shù)保持不變但人員卻不斷變化來解釋;還可以用“南國湯溝酒,開壇十里香”,讓學生的思維在愉快的氛圍中進入微觀粒子的運動世界;用“見風使舵的行家,靈活多變的舵手”,激發(fā)出學生觀察指示劑變色實驗的欲望和興趣。
如此深入淺出的講解,親切感人的教學語言,必然會降低對化學原理的理解難度,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保持積極舒暢的學習心境,真正做到曉之以理,以理喻人;動之以情,以情感人,使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輕松地吸取知識營養(yǎng)。特別是對待基礎不太好的學生,我們更應該要做到這一點,不斷激勵他們上進,不斷感動他們心靈,往往能讓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化學教學語言要注意風趣、幽默
風趣、幽默,就是用一種俏皮、滑稽、搞笑的機智方法,使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愉快地領會課堂語言所蘊含的豐富知識和各種道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語言幽默風趣、繪聲繪色,能充分地活躍課堂氣氛,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益和效率。
例如,在做用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制備氫氧化亞鐵的實驗時,我們可先用較為神秘的話語同時配合簡單又搞笑的動作,向學生這樣敘述:“盛堿滴管更細長,插入鹽液莫慌張,屏氣緩滴不搖蕩,白色沉淀呈絮狀。倘若固執(zhí)不照辦,反應就給(你)顏色看”。在“顏色看”三個字上放慢速度并不斷變化聲音,給人一種類似警告的威嚴和詼諧的提醒。然后按照非常規(guī)操作,在試管內(nèi)硫酸亞鐵溶液的上方滴下堿液,同學們看到試管里產(chǎn)生的白色沉淀即刻轉綠,最終變成紅褐色,全都驚嘆不已,尋思之余,又為“反應就給(你)顏色看”雙重含義的領會而眉開眼笑。再如除去雜質也是中學化學實驗中提純物質的常見方法和手段,而學生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會因為試劑的選用錯誤或實踐操作不當導致引入新的雜質,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用“前門驅虎,后門進狼”來形容,一語雙關,加深大家的印象。
課堂上,我們的老師不斷地通過幽默風趣的描述、聲情并茂的講解,尤其是以實驗為重的化學學科,再輔助滑稽搞笑的操作、變化多端的表情,學生們一定會興趣信增、情緒高漲,進入一種最佳的學習意境,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風趣幽默的課堂語言只是實施教學的一種手段,不是最終目的,不能脫離教學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需要。
課堂是實施教學工作的主陣地,語言又是課堂教學交流的重要載體,需要大家不斷研究探討,以上僅為筆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膚淺體會。當然,學無止境,作為一名中學化學教師,教學語言藝術的運用和改進亦無止境。只有不斷學習、積極探索,才能使化學教學的語言更加富有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