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回 憶 篇
《老人與海》家喻戶曉,故事中的那位老人在海上孤獨地同鯊魚搏斗,最終卻只拖回了魚骨。也許有人會說他很傻很固執(zhí),但我卻認為老人很聰明,因為他懂得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人這一生可以沒有財富,但絕不能沒有夢想。我的夢,就是當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為了追逐并實現(xiàn)這個兒時的夢想,從教十余載,我矢志不渝。
2000年7月,我放棄了成都師范報送我繼續(xù)學習深造的機會,毅然選擇了盡早踏上三尺講臺,19歲的我便開始了從事小學教育的奉獻生涯。
記得那一年,我如愿回到了母校——十陵小學,我熱愛著這所學校,喜愛著班上54名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是他們圓了我的教師夢!
時光飛逝,眨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回首這十多年的成長足跡,不僅感慨頗多。因為年輕,活力有余而經驗不足;因為年輕,熱情有余而沉穩(wěn)不足,所以滿懷期許地付出和激情洋溢地工作著,有時效果卻不盡人意。但我很幸運,總能在悲觀失落時得到領導和老師們的關心和鼓勵,總能在彷徨猶豫時得到家人和家長們的支持與信任,這些都激勵著我加倍投入地工作、努力地學習、深刻地反思。也許某些時刻,心中的夢想會因為現(xiàn)實的殘酷而漸漸模糊,但我是懷揣著美麗的夢想踏上三尺講臺的,我向往桃李滿天下的幸福。所以,我不能輕言放棄!
成 長 篇
從參加首屆龍泉驛區(qū)小學語文骨干班學習,到順利通過成都市小學語文骨干班培訓考核并結業(yè),我一直在骨干教師成長之路上快樂的前行著。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在虛心請教并接受教育前輩及同事指點的同時,也一直如饑似渴地沐浴在新課程理念的學習之中。不論是展示課、賽課,還是論文、案例的撰寫,甚或是專題講座的交流,管理干部的經驗分享,我都在以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要求在責令自己不能懈怠。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名愛學生的好老師,可現(xiàn)在我意識到:要想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優(yōu)秀人民教師,我做的還很不夠,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尤其是愛孩子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我以前總認為自己很愛孩子們,我可以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乃至與兒子享受天倫,我可以因為一個孩子的教育問題而徹夜難眠,可這些“愛”只是一種情感的付出,對于孩子們的實質上的進步來說起不了多大作用。而一個真正愛孩子的教師,她不僅要有愛孩子的情感,更應具備愛孩子的能力。當然,一位教師首先要對教育事業(yè)懷有興趣和感情,因而在與孩子相處時,心中充滿愉悅,這就是愛;上好一節(jié)課就能感受巨大的樂趣和滿足,這也是愛。這種愛來自于對教育的理解、來自于教育的成功體驗?!皼]有愛,就沒有教育?!边@是常掛在教師嘴邊的句子,可是真正能做到愛心與耐心,卻不是容易的事。每天要面對煩瑣的工作、調皮好動的學生,很多老師都感到工作壓力大,處理問題常會不講求方法,時常埋怨學生不聽話、腦子不好使或者給他個冰冷的眼神。進一步的培訓學習讓我從內心深處感悟到: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信任的手勢、一段充滿愛意的評語,遠遠勝過大聲的斥責。給予孩子一些理解和寬容,他們回贈給我的一定是滿滿的溫情。
我一直認為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比較先進的,我從不會高高在上地指責孩子,我把他們當成朋友。培訓后我猛然發(fā)覺,不僅僅要把孩子們當朋友與其平等相處,更要樹立為孩子服務的思想,建立互助的師生關系。為他們服務,可就不能強迫孩子們來適應自己,而應努力研究他們的學習心理、原有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育教學適應他們的需要。我們常常會困惑,為什么孩子老是聽不進去,我們講得夠多夠好了呀?其實,我們站在教師的高度去審視孩子的問題,又怎么能讓我們釋懷,又怎能讓孩子有機會改變呢?有時,為了使孩子們學有所得,我們可以把教學目標訂得低些,使學生經過努力能實現(xiàn)。在輔導學困生時我時常叮囑自己:我是在幫助他學習,我是他的助手,我要有足夠的耐心。我想,如果我們站在孩子的對面,強制、逼迫他們去學習,結果往往會和他們搞得很僵,使得大家心里都不愉快?;谶@種認識,我應耐心地到孩子們當中去尋找助手,努力與孩子們建立互助的師生關系。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比較愛學習的教師,可聆聽了偶像、名師們的講座后,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多么的自負:我們常常要求孩子們要多讀書,多看課外書,但作為教師的我確并沒有給他們起到榜樣作用。其實,一直以來都知道讀書對一個教師的重要性,但總是以忙為借口而沒有好好擠出時間多看點書,哎,實感慚愧。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要多擠出點時候多看點書。否則,真覺得太對不起自己,也太對不起孩子們了。每當聽到高質量的專家講座時,我就會自慚形愧。多讀書能讓我們在書中汲取營養(yǎng),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豐富自身的底蘊,傾情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積淀方法,摸索經驗,在活動中歷練,才能促成自身的專業(yè)成長。
感 悟 篇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蔽蚁胱鲆幻o靜地、靜靜地教書育人的園丁。教育永遠是一個神圣的事業(yè),永遠值得我不倦地追求。教育教學過程中有快樂,肯定也會有痛苦,但唯有痛苦才能給我們最大的積淀,正所謂“采得白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而我們都明白:教育永遠需要愛,教育永遠需要智慧與激情,教育永遠需要不斷地充實與創(chuàng)新,只有這些讓教育更加成熟的不竭動力,才能使得教師作為一名成功的教育者去塑造每位孩子真善美的人格和靈魂。
說句實話,申請骨干教師時就聽到過這樣的議論:“骨干”有什么好,就那微薄的津貼能抵得過賣命的工作嗎?其實,“骨干教師”這一稱謂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榮譽,也振奮著我們積極上進的心靈。但,隨之而來也有無窮無盡的責任與義務,如果每位骨干教師都必須要熬成“骨干”那該是何等的沉重?我真希望我們能在骨干成長之路上信念堅定并笑容綻放,做一名快樂的“骨干”。感謝第二屆小學語文名優(yōu)教師的培訓,我期待自己的再一次進步,也堅信自己會有所收獲和成長。
一步一個印記,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路,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