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釵
根據(jù)考點出現(xiàn)頻率及分值權重,可將考點知識劃分三類:
(一)必考知識點(每年均考)
物質的量:以物質的量為核心,結合化學反應、粒子結構、電子轉移的有關計算。離子反應: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及離子反應分析?;瘜W實驗: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儀器及藥品的使用,物質制備與分離提純,實驗評價,實驗探究 ,定量測定。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書寫及電子轉移分析。元素化合物:重要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用途,重要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用途,化學與生活、材料、能源、環(huán)境、生命、信息技術等的關系,“綠色化學”。反應與能量:反應熱計算,蓋斯定律,能量比較等?;瘜W平衡與化學反應速率:主要從影響化學平衡及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化學反應速率的相關計算、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有關計算、平衡常數(shù)有關計算、反應條件對平衡狀態(tài)影響等。理解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影響,能用相關理論解釋其一般規(guī)律電解質溶液:重點考查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及相關計算,pH的計算、離子濃度大小比較、三大守恒應用等。電化學:新型電池及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帶離子交換膜的電解法制備原理、電極反應式書寫、相關計算。元素周期律推斷:以元素推斷為載體,重點考查原子半徑、化學鍵類型、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質。選考有機:核磁共振氫譜、同分異構體的書寫及判斷、官能團的轉化與性質,合成路線設計。
選考結構:電負性、電離能、雜化軌道方式、分子空間結構、含氧酸的酸性比較、晶體化學式的確定、晶體密度相關計算。
(二)頻考知識點(考查頻率較高)
有機結構:同分異構體和原子共平面分析。有機性質:常見有機物的性質、用途、組成、反應類型等。阿伏加德常數(shù):以阿伏加德常數(shù)為載體,結合物質組成、原子結構、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弱電解質的電離和鹽類的水解等考查粒子數(shù)目計算。
(三)輪考知識點(歷年考查過,但出現(xiàn)頻率較低)
實驗方案設計;物質的組成分類;溶解度概念;膠體;活化能;化學平衡的特征;電解質概念;縮聚反應;化學用語(判斷元素的化合價,原子結構示意圖、結構式等表示方法);元素周期表結構。
下面我就近三年全國卷的選擇題的考點及考查形式進行簡單的分析。
一、化學與生活
化學與生活綜合考查的高中階段所學的化學知識,難度不大,但個別考點容易被學生忽略。涉及的知識點有營養(yǎng)物質、食品添加劑、環(huán)境污染、新能源、煤、石油、天燃氣、元素化合物性質、電化學腐蝕與防護、
18年全國(I卷)8題、18年全國(II卷)7題、18年全國(III卷)7題、17年全國(I卷)7題、17年全國(II卷)7題、17年全國(III卷)7題、16年全國(II卷)7題。
二、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
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是高考命題的??紵狳c,命題方式比較單一,題干一般都是“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但是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如粒子(原子、分子、離子、質子、種子)的數(shù)目、氧化還原反應中的電子轉移數(shù)目、化學鍵的數(shù)目。
18年全國(I卷)10題、18年全國(II卷)11題、18年全國(III卷)8題、17年全國(II卷)8題、17年全國(III卷)10題。
三、電化學
電化學是高考命題的常考熱點,多以選擇題形式考查,考查原電池、電解池的工作原理,兩級反應的現(xiàn)象、轉移電子數(shù)目的計算、電極式書寫的正誤判斷,重在分析兩級極板,除了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外,更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試題情景新穎、命題形式創(chuàng)新、強化基礎知識的遷移應用。
18年全國(I卷)13題、18年全國(II卷)12題、18年全國(III卷)11題、17年全國(I卷)11題、17年全國(II卷)11題、17年全國(III卷)11題、16年全國(II卷)11題。
四、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在新課標高考命題中,由于“物質結構與性質”是作為選考模塊出現(xiàn)的,因此作為物質結構中的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有所弱化。盡管如此,每年的高考中還是會涉及這方面的內容。
18年全國(I卷)12題、18年全國(II卷)10題、18年全國(III卷)13題、17年全國(I卷)10題、17年全國(II卷)10題、17年全國(III卷)9題、16年全國(II卷)13題。
多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變化規(guī)律、考查元素間形成的化學鍵種類、考查元素化合價、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堿性、常見物質的狀態(tài)。
五、實驗操作及裝置
在選擇題中實驗的考查??贾R點:分離提純、酯化反應、甲烷與氯氣光照反應、影響速率平衡的因素、指示劑的選擇、離子的檢驗、原理及現(xiàn)象的正誤判斷。綜合考查了學生的實驗能力,以表格呈現(xiàn)的選擇題難度較大。
18年全國(I卷)9題、18年全國(II卷)9、13題、18年全國(III卷)10題、17年全國(I卷)8、12題、17年全國(II卷)10、13題、17年全國(III卷)9題、16年全國(II卷)13題。
六、同分異構種類的判斷
選擇題中的同分異構體種類的判斷難度要小于選修模塊中限定條件同分異構題的書寫。由原來只考查同分異構題種類,到現(xiàn)在的同分異構體、空間構型、有機物性質的綜合考查,考查形式多樣化。
18年全國(I卷)11題、17年全國(I卷)8、12題、17年全國(I卷)9題、16年全國(II卷)10題。
七、有機物的實驗和性質
應為大題中有選修模塊有機化學,所以在選擇題中的有機物的性質考查難度不大。??贾R點:有機物的性質、反應類型、簡單反應現(xiàn)象的判斷。
18年全國(III卷)9題、17年全國(III卷)8題、16年全國(II卷)8題。
因此,我們在高考的復習過程中,要參考高考的必考、頻考考點進行細致復習,冷考考點簡單復習,在復習的過程中重點突出,有效的利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