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若蘭
一、嚴格要求坐姿和執(zhí)筆
坐姿和執(zhí)筆的姿勢是寫字的基礎和關鍵所在,坐姿不端正,將會影響學生的身體發(fā)育,有的學生習慣高低肩或者拱著背寫字,時間久了就會影響他的骨骼成長,坐姿美直接影響他的體型美。執(zhí)筆姿勢是寫字的關鍵所在,要長遠發(fā)展一定要注重執(zhí)筆的要求。執(zhí)筆姿勢不好手指不僅會變形,而且也難寫得更輕松,更美觀。在教學過程中,我借助徐云龍老師的《坐姿詩》“身直臂開頭微低, 足平神安胸桌離。 兩手相呼如八字, 坐姿牢記定根基”《執(zhí)筆詩》“拇食二指輕輕捏,兩尖相距一關節(jié)。三指輕抵桿節(jié)靠,指實掌虛腕莫斜?!眹栏褚髮W生,我相信只有坐姿端正,執(zhí)筆正確的學生才能在寫字的過程中心情放松,才能寫出更好的字。
二、著重基本筆劃書寫
每一個漢字都是由“橫、豎、撇、捺、折、點、鉤”基本筆劃組成的橫、豎、撇、捺、折、點、鉤。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極為重要,低年級的學生正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在教學中,我注意書法與生字教學相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橫”畫要寫平穩(wěn)
(二)“豎”畫要寫垂直
(三)“撇”畫要呈美感
(四)“捺”畫粗細分明
(五〕“點”畫講究輕重
(六))“橫折”注意轉角處
(七)“豎鉤”出鉤細在度
每個字先整體,再分解,最后組合。把字書寫出來叫整體,再讓學生觀察,最簡單的“三”字都是橫劃,但是這三“橫”都是不同的,所以要讓學生觀察“長橫”和“短橫”的區(qū)別,“橫”的書寫也不是水平線而是稍微傾斜,這樣寫出來的字才現(xiàn)美感。
三、 注重漢字書寫架構
清代書法家馮班在《鈍吟書要》說道:“書法無他秘,只有用筆與結字耳?!边@句話就闡述了“筆勢”“筆法”所必須的技巧方法;“結字”指的就是字的架構,是文字構成的方法,筆勢和結構是美化文字的關鍵。
低年級學生因年齡因素,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會略差一點。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范例的時候,要挑選有代表性的一兩個字進行示范 和詳細地指導,從而起到“舉一而反三”的效果。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單個筆畫會寫得不錯,但是把筆畫組合起來成為字時,就不是那么理想了。不得而知,就是學生沒有注意每個字的間架結構。一個字是否美觀,間架結構取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書寫前,我會反復教學生應該如果給每個筆畫的定位。
例如,左右結構的字。左邊偏旁,偏上不偏下(明、峰、觀等);右邊偏旁,偏下不偏上(打、結、好等);上下結構的字。上蓋稍長,罩住下方(會、突、貧等);底橫要長,托住上方(孟、芷、監(jiān)等);上下相同,上小下大才像樣(呂、昌、炎);品字形結構的字。上占中間,下分兩邊(晶、森、淼等);左中右結構的字。字偏瘦(嫩、撇、渺等);全包圍結構的字,字略?。▏⒁?、圍等)
在課堂上,我們要讓學生充分觀察,發(fā)現(xiàn)漢字中筆畫的奧妙所在,讓學生反復練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書寫出更美觀的字體。
四、呈現(xiàn)漢字書寫的美感。
漢字的演變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歷程,經(jīng)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會教孩子認識一些簡單的文字演變過程如:
通過認識漢字的演變過程,了解到漢字的博大精深,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漢字的熏陶,感受到漢字內蘊,逐漸認識到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從而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孕育學生對中華民族的熱愛之情。
五、巧妙創(chuàng)編書法歌謠
對于低年級語文老師來說,一怕認字難,二怕書寫差。對于這種現(xiàn)象我抓住這學齡兒童喜歡游戲,喜歡兒歌,喜歡故事的特性我經(jīng)?;ㄉ?分鐘時間,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寫下自己最滿意的5個字,然后花上10分鐘請同學夸夸同伴,同時也可以提出建議,凡是被評價或評價別人的孩子都可以獲得小紅花獎勵,當然也要評出“小書法家”和“小小評價家”。為了方便孩子的記憶我還經(jīng)常給漢字編書寫歌謠:漢字結構要記清,部首占位心中明。反復訓練記住形,找出規(guī)律記在心。找些字謎:一加一打一字(王);一只狗四個口打一字(器),同時我為了孩子方便記憶還把它編成故事等。
六、多元評價書法作品
對于一個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老師的正面評價就是他對書法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所以老師應該多找到孩子的閃光點進行評價,如果結構不好,可以評價那一筆寫得好。反復鼓勵除了讓學生體會到書寫的快樂同時也找到了自信。我通常是一周或半個月就表彰一次,小紅花達到數(shù)量的孩子,除了給予口頭表揚之外,表揚信也是不錯的方式。每月的最后一周我都會把學生平時寫得好的作品在班級“展示臺”里貼出來,同時還把這些孩子的作品和受表彰時的照片一并發(fā)送到家長群,讓家長參與其中。這樣孩子不僅僅在學校得到表揚,同時也能得到家長的肯定。所以,我們班的孩子書寫優(yōu)秀的孩子達到百分之四十之多。
總而然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是五千年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裁體,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電子產(chǎn)品的替代,很多人已經(jīng)很少書寫漢字,但是我們的精髓不能丟棄,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這藝術。要繼承和發(fā)揚這門古老的藝術,就必須重視書法教育。書法教育就應當在低年級就開始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從一筆一畫要求孩子認真練習,從而讓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鍛煉耐力,在書寫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的美感,在反復練習中造就他不怕艱苦不怕失敗的頑強精神。學習書法能讓學生能獲得協(xié)調能力和自控能力,學習書法可以讓我們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魅力,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因此,在中小學加強書法教育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