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摘要】目的:研究重癥患者大便失禁的肛周皮膚護理干預的新技術和臨床護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選擇本院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重癥患者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選擇82例患者,患者存在大便失禁情況,采用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1例患者。對照組選擇常規(guī)的肛周皮膚護理進行干預,觀察組患者選擇采用肛周護理新技術進行干預,對兩組患者的肛周皮膚炎癥狀況情況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一度皮膚炎癥、二度皮膚炎癥和三度皮膚炎癥情況與對照組相比存在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不存在真菌性皮膚炎癥,與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臨床上對于重癥患者大便失禁情況進行干預的時候,為患者進行肛周皮膚護理干預,采用新技術能夠更好地減輕患者皮膚炎癥的發(fā)生。
【關鍵詞】重癥患者;大便失禁;肛周皮膚護理
尿液或者是糞便對皮膚進行持續(xù)或者暫時性的刺激就會導致皮膚出現(xiàn)炎癥反應,而這一類炎癥被稱之為失禁性皮炎,主要表現(xiàn)是皮膚表面存在水腫紅斑,如果病情較為嚴重的話,患者皮膚甚至存在糜爛和水皰等情況,甚至導致患者皮膚出現(xiàn)二次感染。因此本研究探究肛周皮膚護理干預的新技術對重癥患者大便失禁、肛周進行皮膚護理的效果,結果取得滿意成效,現(xiàn)將主要研究情況作出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有研究對象均選自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重癥患者,共選入本研究82例,所有患者存在大便失禁情況,采用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1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84歲,最小年齡為61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0.6±8.2)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83歲,最小年齡為58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1.6±4.6)歲。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存在大便失禁情況,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比較,P>0.0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選擇采用常規(guī)的鋼種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干預,觀察組患者使用肛周護理新技術進行干預。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主要是對大便失禁患者在排便以后進行大便清理,對患者的肛周進行擦洗,并為患者更換一次性的墊單等等。但是因為潮濕刺激和反復的擦洗摩擦皮膚,患者肛周和骶尾部皮膚就容易出現(xiàn)潮紅,再加之浸漬性皮炎等影響,導致患者皮膚可能出現(xiàn)破損,這樣就會為護理工作帶來較大的難度。觀察組患者選擇采用護理新技術進行肛周護理,這種護理技術對傳統(tǒng)的重癥患者大便失禁、肛周護理的方法進行優(yōu)化,主要是對不同的大便失禁患者選擇不同護理流程進行干預。
1.3觀察指標
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肛周皮膚炎癥程度劃分三個級別:一度肛周皮膚炎癥主要表現(xiàn)是皮膚發(fā)紅,有搔癢感;二度肛周皮膚炎癥存在皮膚破潰和水泡情況,三度皮膚炎癥是患者肛周皮膚存在破潰和潰爛情況,延伸到患者的陰唇、腹股溝等部位。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所應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版本為IBM SPSS 23.0,計數(shù)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一度皮膚炎癥、二度皮膚炎癥和三度皮膚炎癥情況與對照組相比存在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不存在真菌性皮膚炎癥,與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請參見表1所示。
3討論
本研究主要分析對重癥患者大便失禁進行肛周皮膚護理,干預新技術和所取得的臨床護理效果。肛周護理的新技術對于不同類型的重癥大便失禁患者,為患者選擇不同的護理流程和不同的干預方法進行干預。本研究主要將患者劃分為四個類型:1)患者清醒,但煩躁不配合;2)患者存在水樣便,便量少;3)患者昏迷,變樣稀,便量大,耐受好;4)感染性腹瀉患者。
對于前兩個類型的患者,為患者選擇缸內填塞衛(wèi)生棉條的方法來吸引患者的水樣便,以便于防止大便任意流出,對患者進行持續(xù)的刺激。對于后兩種類型的患者,為患者選擇采用缸內留置氣囊氣管導管的方式,根據(jù)患者肛門括約肌相關情況選擇合適型號,一般型號越大,管徑越粗,也就越有利于引流。所以需要將導管放置在60℃的溫水中浸泡,這樣導管變軟,能夠避免再將其插入患者肛門的時候,損傷患者腸道黏膜,插入長度大約為15cm。最后要外接一次性負壓裝置,持續(xù)的負壓引流糞便,也可以直接進入一流大,保證接頭的地方不能太狹窄,以避免對患者的引流效果產(chǎn)生影響。
無論在研究當中使用衛(wèi)生棉挑還是使用氣囊氣管導管進行大便引流,都必不可免地產(chǎn)生一定量的大便外溢,所以會對于肛周皮膚產(chǎn)生損傷。因此新技術針對不同類型的重癥大便失禁患者,采用衛(wèi)生棉或者氣囊導管,同時為患者使用造口粉和皮膚保護膜,這樣能夠在肛周皮膚上形成一層有效的保護膜,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減少糞便對于肛周皮膚的刺激。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結果取得的效果十分良好。
綜上所述,臨床上對于重癥患者大便失禁情況進行干預的時候,為患者進行肛周皮膚護理干預,采用新技術能夠更好地減輕患者皮膚炎癥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