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萍:用心用情點亮盲女之家
11周歲的張怡婷,家住在延安市安塞區(qū)沿河灣鎮(zhèn)李家灣村,家中有父親、母親、哥哥,本應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光,然而張怡婷一歲多的時候摔了一跤,緊接著視力模糊,被西京醫(yī)院兒科診斷為顱咽管瘤,確診后在北京海軍總院做了定向手術也沒有效果,逐漸完全失明。
全家就靠父親張曉明在外打工掙錢,張怡婷失明至今生活不能自理,無法在正常學校里享受九年義務教育。一家人為張怡婷看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哥哥也因妹妹的病而早早輟學。2013年一場大雨致使張怡婷家住房成為危房,住房安全得不到保障。
2015年,張怡婷因一級殘疾,單人單戶被評為貧困戶,并被評為低保戶,可惜低保政策規(guī)定未滿18周歲的低保戶無法享受低保待遇,上學問題也一直未得到解決。在2017年5月份的貧困戶清洗工作中,經(jīng)過包扶單位招標辦和鎮(zhèn)村兩級深入調(diào)查、村民大會評議,一致通過將張怡婷一家四口全部納入貧困戶進行幫扶,幫扶人為招標辦主任孫麗萍。
孫麗萍多次深入走訪張怡婷家中了解情況,最終確定分別通過就業(yè)、住房、子女入學、生活慰問四個方面,有針對性地實施幫扶。首先為張怡婷送去了衣服鞋子、肉、水果等生活慰問品,并時常與張怡婷聊天,給予其精神鼓勵。通過殘聯(lián)為張怡婷贈送盲杖,為其生活出行帶來方便。其次為張怡婷的父母和哥哥聯(lián)系了務工單位,現(xiàn)全家收入每月達到7000元,收入明顯提高。在孫麗萍與區(qū)教育局的共同努力下,由郭旭東局長為張怡婷聯(lián)系了西安市盲啞學校進行面試。2017年6月底孫主任親自帶著張怡婷母女到西安市盲啞學校面試,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在幫助辦理好流轉(zhuǎn)證明、就業(yè)證、西安暫住證、接種防疫、健康體檢等相關手續(xù)后,9月1日孫麗萍和張怡婷母親梁小玲共同送張怡婷到學校報名入學??紤]到張怡婷的情況需要家人陪讀,孫主任便主動幫忙了解學校周邊的租房情況和梁小玲的就業(yè)問題。同時區(qū)教育局也為其解決了每年5000元的教育補助資金。
通過一年來的幫扶,如今張怡婷父親、哥哥都有了相對穩(wěn)定的收入,張怡婷也已經(jīng)開始了新的校園生活,性格逐漸變得開朗活潑,對學校里開展的各門課程和活動充滿興趣,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善。2017年11月7日通過異地搬遷項目,張怡婷一家拿到了白坪二期安置住房一套,建筑面積83.76㎡,成功解決了全家安全住房問題。(延安市安塞區(qū)教育局)
楊子弘:把“錢”給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楊子弘是志丹縣教育工會主席、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在開展貧困學生救助和教育精準扶貧脫貧工作中,他精準識別資助對象、精準執(zhí)行資助政策、精準投入資助資金、精準拓展資助育人功能,真正把錢給在最需要的人手中,多年來,資助工作無雜音、無怨言。
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當好資助中心的掌柜
楊子弘經(jīng)常給同事們說:“過去我們業(yè)務比較單純,現(xiàn)在我們和‘錢打交道了,自然找的人多了,手中的權力大了,但是大家更要知道,我們手中的錢是國家給貧困學生的‘救命錢,是他們改變一生命運的錢,這絕不是權力,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是一條紅線,希望每一位同志不要逾越、不要觸碰,真正把錢給在貧困學生的手中?!钡拇_是這樣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成立以來,省市縣專項扶貧資金雖然數(shù)目不多,但是涉及面非常寬,從幼兒園到大學以及研究生都有救助項目。因此,怎么花、花給誰,怎樣才能達到公正、公平、精準,這是他最關心的事。他對同事強調(diào)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把底子摸準,把錢資助給最困難的學生”。
首先他從自身做起,率先垂范。他說:即使再親的人、官再大的領導,凡是說的學生家庭不貧困,誰說了也不能答應;即使再親的人,官再大的領導,只要說的學生是貧困家庭,我們絕不避嫌,一定要資助。他盡力把這碗水端平,盡責把救助資金用好,久而久之開口爭要貧困戶錢的人少了,良好的風氣以上率下形成了。
其次,提升干部業(yè)務素質(zhì),有效加強內(nèi)部管理。2008年以來,志丹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開始承辦大學生助學貸款和全縣貧困學生救助工作,他認真組織工作人員學習國家學生資助政策,要求工作人員熟練掌握生源地助學貸款審核條件、工作流程,并認真落實好工作責任,增強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工作責任心。全體工作人員都能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踏實的工作作風和忘我的工作態(tài)度面對這兩項繁重的工作,付心血、灑汗水,使這項惠民工程真正做到與百姓貼心,讓學生暖心,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贊譽,有效提高了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zhì)量。2016年救助貧困大、中、小學生1487人,救助金額合計135.5萬元。2017年全年落實教育扶貧19281人,資助資金1758.02萬元。全縣沒有一個學生因貧困而輟學,人人都說他這個掌柜當?shù)霉數(shù)煤谩?/p>
扶貧扶志、奉獻愛心,讓貧困戶的光景過好
兩聯(lián)三包、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他包扶的是順寧鎮(zhèn)桃溝村,他和許多人一樣有過推諉、不理解,甚至有過怨言,他們這小小的單位,一年經(jīng)費不足5萬元,讓他們幫扶脫貧談何容易。但是,當他深入農(nóng)村之后,他發(fā)現(xiàn)部分農(nóng)民不僅經(jīng)濟貧困,思想更是落后,“等靠要”“懶散慢”等思想非常嚴重,青壯年勞動力缺乏,在家留守老人對果園的管理非常粗放,村莊院落雜草叢生,鄰里之間矛盾頗深。陷入沉思的他終于明白了縣委、縣政府的決策,立即召開了幫扶動員會,讓善于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強、人氣旺的王忠寶和楊玉學兩名同志脫離單位,專門搞包扶工作。組織人員走進田間地頭,與農(nóng)民談心溝通,了解村情村貌,與鎮(zhèn)、村、組領導共同制定了幫扶計劃。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送溫暖、講黨課。發(fā)動單位所有職工帶著米、面、油走訪慰問,組織召開村民會議,發(fā)揮教育工作者的特長,從思想教育上打開了幫扶工作的局面。一次、兩次,一年、兩年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長期說服教育,農(nóng)民的素質(zhì)提升了,村容村貌整潔了,鄰里之間矛盾少了,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勁頭有了,發(fā)家致富的信心足了。2017年撥付3萬元用于村部陣地建設,并購買果樹專用肥5噸,修剪工具25套,價值27000元。給56名貧困學生買了學習用品,價值17600元。單位全體職工捐資4000元,慰問貧困戶及老黨員。2017年共為桃溝村投入資金78600元。
單位包扶干部楊玉學同志曾兩次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優(yōu)秀包扶干部。楊子弘同志在桃溝村民的威望高了,人人都說他雖然官不大,但是為農(nóng)民干的實事真不小。(延安市志丹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