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
高職院校通過自主招生,招生人數持續(xù)上漲,但是自主招生的質量卻每況愈下,這給高職院校的教育事業(yè)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尤其是公共課程的教育。傳統(tǒng)英語公共課程的教學手法較為單一,英語公共課程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導致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涉及面窄,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上也難以擴充。應用高職英語教學大綱改革公共英語課程,通過以學生為中心,設立課堂內容、制定教學課件,闡述建構教學理論的學習觀和學生觀,從實際應用上提高高職院校英語語言技能的訓練和實際應用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討論在自主招生形勢下改革高職英語教學。
高職院校自主招生是國家教育局準許,省縣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和骨干院校,通過學校自主制定入學標準,不經過國家教學考試進行招生錄取的方式。國家在高職院校開放招生模式,讓高職院校在未來的發(fā)展上更具有自主權,與普通高校在競爭上更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對高職院校的未來的發(fā)展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各高職院校通過自身的先決條件,希望能夠培育出一批高質量的社會應用型人才,但是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基本是通過降低招生的門檻,招生數量急劇上升,但是教學方式卻沒有隨之改善,導致英語教學停滯不前。這樣通過降低招生門檻帶來的后果就是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水平、能力、自身的潛能參差不齊,直接給一線教學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就現階段高職院校所面臨的問題進行改革,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
1高職院校教學的現狀分析
1.1高職院校的生源參差不齊
高職院校通過自主招生導致招生質量參差不齊,高職院校的學生有別于普通高校的學生,他們文化知識基礎薄弱,缺乏自主學習性,尤其在英語的學習上難以集中精力,這些都是高職英語教學中面臨的問題。但高職院校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個性,語言學習上的差異較大,對高職英語實施分層教學,對學生的發(fā)展是非常必要的。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英語的語言基礎,讓高職英語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全面性,盡量照顧到每一個學生。
1.2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意識弱
高職業(yè)院校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常常遭到自我反問,英語到底對我們有什么用?這一類問題對于英語學習也十分重要。好多學生對英語學習抱著湊夠學分,混個文憑的目的。那么學生的英語學習肯定是被動的,英語教學收到的效果也會是虛假的,學生根本不會用心學習;如果學生對英語學習抱著提升英語能力,提升自我應用的能力等有效目的,那么學生的英語學習必將是積極主動的,英語教學必然收到良好的效果,英語教學的目的也會達到。
1.3高職院校學生主動學習興趣匱乏
興趣作為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試想下一個對英語學習有興趣,時刻保持激昂學習情緒的學生,一定比一個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抱著考試及格,大不了補考的學生來說學習效率要高的多。但是據目前來看,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在英語學習上,缺乏學習激情導致英語教學成果一直不理想。
2.自主招生形勢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改革
2.1在教學中植入職場元素
高職院校的英語水平普遍較低,不僅僅是通過較為簡單自主招生的模式學生質量上的下降,內在原因是他們普遍重視在專業(yè)領域上的研究,忽略了實用基礎課程 ,就職業(yè)崗位的需求考慮,具有英語知識儲備的學生在未來職業(yè)的發(fā)展上更具有潛力。高職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的確定,要求教師在專業(yè)培養(yǎng)上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專業(yè)走向,培養(yǎng)他們特定的英語能力,滿足社會崗位的需求。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應該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英語教學應該與他們的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相關,把英語變成職業(yè)道路上的鋪墊,為高職學生的發(fā)展提供動力。高職院校的學生自身能力也各不相同,教學模式也應該多樣化。高職英語教學內容應該做到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提高發(fā)展自身潛力的機會。而分層教學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自身能力分布進行個性化教學,真正做到了全面考慮學生,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標,例如,職業(yè)英語翻譯,要求教師在培養(yǎng)教學中能夠將職業(yè)意識融入課堂,讓他們把翻譯職業(yè)意識培養(yǎng)內化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形成職業(yè)意識與工作習慣,從而更好的自律,適應職場社會的發(fā)展需求。
2.2實行分層教學的手法改善英語教學
高職英語教學分層就是不同年級的教學目標,將課上教學和課下作業(yè)任務相結合,根據不同年級段的學生,分配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高職一年級的英語教學主要以基礎積累為主,給比較差的同學奠定英語學習的基礎,幫助基礎扎實的學生查漏補缺,為以后更好的開展英語教學。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用專業(yè)英語輔助教學,將英語變成通用穿插在專業(yè)課的學習上,讓學生明白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拔高性英語教學。對于畢業(yè)班的學生來說,通過職業(yè)英語教學,嚴格要求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和專業(yè)水平,做到寬進嚴出,從而自上而下的人才培養(yǎng)。這樣根據年級段的分層教學對高職學生來說,更具有專業(yè)針對性,為以后職場發(fā)展奠定基礎。
2.3公共英語課程注重情感教學
自主招生形式下,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在公共英語基礎教學中,學生自身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因此關注學生自身的情感需求十分重要。在高職教育英語教育中,學生的情感體驗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教學手法,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高職英語教學時可以引入情境教學,讓學生能夠自主通過英語情景學習,感受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所表達的文化因素,培養(yǎng)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這種情感因素的培養(yǎng)也可以通過戶外英語教學的方式實現,高職學生走出課堂,運用實地的英語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情感體驗,提高高職英語的教學水平,讓學生能夠運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改善自身的語言學習習慣,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在英語方面的整體水平。
同時通過在英語課程中融入情感教學就需要教師在課堂討論時,教師也要密切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畢竟每個學生性格不同,能否融進討論,愿不愿意去和他人討論都是未知,這就需要教師更加細致的觀察。這種細致的觀察主要是培養(yǎng)每個學生能夠擁有自我展示的欲望,提高英語課堂的主觀能動性。利用這種價值體現,使得英語語言在交流過程中植入情感因素,讓英語學習變得更具有使用性,擺脫傳統(tǒng)的英語價值理念,形成獨具特色的高職英語教學課堂。
3結語
自主招生模式著實給高職院校帶來發(fā)廣闊發(fā)展的空間,讓高職院校能夠通過更多的機會個普通高校比較,在未來的發(fā)展上高職院校為社會貢獻人才的力量可能位于前列。但是就目前情況下,高職院校的招生模式下應該配備一定的教學改革,面對日后日益嚴峻的就業(yè)形勢。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就現在的生源情況,統(tǒng)籌兼顧、主動出擊、迎難而上、一切從教育的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出既具有專業(yè)技能,又具備基礎課程知識的人才,為高職院校的教育發(fā)展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遼寧金融職業(yè)學院素質教育學院外語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