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婷
在高中教學中,難免會存在“掉隊”的成員,他們或是上課不遵守紀律,干擾其他同學上課;或是因理解能力太差甚至不會操作實驗而無法完成課堂任務;或是誤入歧途,沉迷于游戲。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應該用一顆最真誠的心,帶領學生走出迷茫,完成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1 引言
“學困生”一詞最早出現在前蘇聯。我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我國當時的思想政策的影響,并且很多的經驗都是原封不動的按照前蘇聯經驗進行學習。經過對于基本文獻的研究,發(fā)現很多學者經常通過“學困生”一詞描述那些各項標準不同于其他通訊的學生,因為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比較差,學習成績也不理想,并且思想、素質等方面也缺乏教育,存在很多的毛病,和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格格不入。經過分析之后,也開始應用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并且增加了新的含義。
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十分復雜,可能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學校傳統教學觀念方面的原因,還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了學困生的形成,我們不能僅僅因為某一方面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為“腦子笨”或“不用功”,而應尋求方法對其進行指導、轉化。那么我們該如何幫助學困生戰(zhàn)勝困難,提高自信,走出困境呢?
2 觀念先行——轉化的起點
要教育好學困生,最基本的就應該要求教師不要用另類的眼光去認識學困生。學困生可能在很多方面有不同的問題,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認真、正確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不應該把學生的缺點放大化,看不到學生的長處,直接的忽視學困生的感受。教師應該站在學困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找出病因,對癥下藥,只有教師不斷的努力,幫助學生找到自信,讓學困生和其他學生一樣,成功的做到因時施教,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所以教師應該想法子理解學困生所畏懼的,所憂慮的,才能從根本上上解決學困生心中的困惑,對于今后的學習、成長起到很多的幫助,才能讓他們樹立自信,了解是非曲直,讓他們正確的認知這個世界,帶動身心的健康成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 課前準備——轉化的基礎
充分的課前教學準備是做好學困生轉化的基礎,在學困生轉化的日常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效的課前準備工作能夠使學困生在在理解理論知識、培養(yǎng)團隊精神以及塑造正確個性的同時,即可以促進其成長,又可以獲得能力和技能。
硬件準備:學校作為教學的主體單位,有必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針對物高中教學當中需要的儀器設備、教學軟件,學校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教學準備:要認真做好教學設計。教師要想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任務,就要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將知識點融合進去,讓學生愛上信息技術課??傊?,教師要在轉化學困生之前做好基礎工作。
4 落實課堂——轉化的關鍵
課堂教學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實時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狀態(tài)、知識掌握情況等等,不斷的帶動學困生有效的學習,并且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一)提問問題時,教師應該調動學困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困生感受課堂的樂趣,并且在回答老師問題的同時,能夠建立自信,樂于學習,但是教師提問的問題不應該過于簡單,這樣只會傷害到學困生的自尊,不利于今后的學習。我們應該勇敢的幫助孩子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再知識的世界中不斷前行,勇敢的邁向美好的明天。
(二)具體操作過程中,學困生對于基礎的操作都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完成,也可以自己先簡單的做一遍,然后看學困生是否明白,如果有不清楚的問題可以咨詢教師,教師也應該在學生旁邊輔佐,直到學生順利完成,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成果給予表揚,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得到教師的認可,他們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更加有自信,對于他們未來各個方面都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評價過程中,教師需要借助不同的方法,進行激勵性的評價說明,讓學困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樂于學習、主動學習,并且提升學生學習的信息。學困生并非是不可改變的,只要老師不斷的鼓勵、幫助、扶持,他們會有所改變,并且會逐漸的向其他學生一樣認真學習、發(fā)現樂趣、掌握知識,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起到很大的幫助,學困生的改變離不開教師的教導。
5 耐心等待——轉化的需要
學困生的改變是一項艱巨而又偉大的工程,并且這項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投入,因此整個過程非常緩慢,當然這也在情理之中。教師關于學困生的培養(yǎng),應該一步一個腳印,有耐心、有責任心,過分看重成效結果往往不盡人意。雖然整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付出很多,都應該保持一顆平穩(wěn)的心,帶領著學生一步步向前,要相信付出終有回報,循序漸進,不斷引導,加上學困生的不斷努力,最終一定會看到成效。因此在整個過程中,我們應該采取最有效的辦法,不斷堅持、穩(wěn)步推進、相信最后一定可以實現目標。任何一項工作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作為一個教師,教書育人是最基本的職責,對于學困生的幫助也是老師應該做的。
6 結語
當前教育的方式正在逐漸的做出調整,開始重視素質教育,因此我們應該提供學生平等的機會,幫助每一位學生進步,在教學任務實施過程中,應該積極主動的鼓勵學生,讓他們不斷的發(fā)展,并且一步步邁向成功。學困生的改變和教師的幫助、扶持有很大的關聯,因此教師是否熱愛本職工作、班級能否互幫互助等等,對于學困生的學習都有一定影響。我們始終堅信,只要師生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實現學困生轉化的工作。
(作者單位:永安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