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同樹
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壯大,中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中職生這個群體,生源基礎是薄弱的,這是不爭的事實。面對中職的教育現(xiàn)狀,作者認為中職生教育發(fā)展必須從德育起步,以多種策略來營造德育氛圍、加強德育力度、擴大德育影響。
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發(fā)展,中職院校不斷提升教師技能培訓,加強教師理論業(yè)務學習,在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方面逐總結出了一套方法。在中職院校得到人們的關注與認同,但生源成為橫亙在中職院校培養(yǎng)高技術、高素質人才的一個主要障礙。
1中職教育德育現(xiàn)狀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中職生在一些消極因素和思想的影響下,在思想道德、精神面貌等方面存在的許多問題:
1.1 對自己的前途渺茫。許多人一提到中職生就頭疼,說中職生是“問題專家”:遲到、曠課、抽煙、早戀等。部分中職生是應試教育的失敗者,他們對自己沒有自信心,在思想上不求進取、得過且過,前途渺茫,認為上職中沒用,混幾年畢業(yè)就算。他們沒有學習目標、學習動力,沒有考慮自己以后的職業(yè)生涯,只在學?;烊兆?。
1.2 有些中職生在游戲中不能自拔。信息時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現(xiàn)代信息的發(fā)展對于中職生來說弊大于利,特別是網(wǎng)絡游戲對中職生的危害更大,有的中職生沉迷與網(wǎng)絡游戲當中,不能自拔。大部分中職生上網(wǎng)玩游戲和聊天,只有一少部分學生上網(wǎng)查與學習有關的資料。信息的高速發(fā)展改變著中職生的學習、生活方式,同時衍生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和道德問題,而沉迷于網(wǎng)絡的中職生成為這些不良信息的受害者。
2解決中職德育問題的策略和途徑
2.1 與中職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中職生在中考中失利。他們因為學習差,有厭學情緒,中職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接觸,從側面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尋找其閃光點,指導學生克服自身的缺點。和學生做知心朋友、做他們的人生導師。和他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當他們遇到困難時,需要幫助時尋求幫助時;教師要及時伸出援手,耐心的和學生一起探討研究,幫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當有的學生思想有不良傾向時,教師要充分了解原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進行教育,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要家長積極配合教育。
2.2 加強德育教師隊伍建設。教師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全面發(fā)展,直接影響著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教師要樹立起“爭做德育先進工作者”的信心,承擔起德育教師的的神圣責任,做到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生:在傳授知識時不忘育人,在學校管理中做到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的的學習和生活的環(huán)境。教師全員參與到學生的師德教育中,做到以德立教、以身立教,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德育師資隊伍。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理念,要結合自身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教材中內(nèi)涵滲透德育教育。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用教師高雅的言談舉止去影響學生,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效果。
2.3 構建科學的管理體制。教師要建立可操作的、具體的、科學的管理制度。學生根據(jù)管理制度知道自己允許做什么、不允許做什么,根據(jù)制度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管理制度制定得越詳細、具體,對學生的可操作性就越強。詳細的班級規(guī)章的制定,教師要廣泛征集學生的意見,和學生代表一起商討決定出初稿,然后讓學生再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議,最后教師和學生代表一起商討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符合大多數(shù)學生意愿的管理制度。制度一旦實施,要嚴格執(zhí)行,違反制度要接受處罰。
2.4 讓學生“流動”當班干部隊伍。以前的班干部是由成績好的學生長期擔任,這存在很大的弊端,學生們一直認為班干部是由成績好的學生擔任,學習差的不能當班干部,教師以前的這種做法和學生的這種觀念,嚴重打擊了他們想?yún)⑴c管理班級的積極性,缺失了教育的公平性和競爭機制。班干部職位不多,畢竟能夠有鍛煉機會的學生只是少數(shù)。所以教師應廢除班干部“終身制”,并且規(guī)定在一個職位上期限為一個月,一個學生不能同時擔任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職位,并設立新的班干部崗位,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管理班級,讓學生在鍛煉中成長,在成長中鍛煉自己。教師要組織學生定期開展班干部工作總結,讓中職生總結自己在管理班級時的得與失,對他們的好的方法教師要鼓勵、表揚,對個別不作為的班干部予以警告,同時鼓勵中職生要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把學生培養(yǎng)成獨當一面的管理人才。
2.5 重拾中職生的自信。中職生的學習較差,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他們根據(jù)自身的要求,制定一系列符合自己發(fā)展水平計劃,在制定計劃是教師要告訴他們不要好高騖遠,要循序漸進、要腳踏實地,避免預期過高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由于中職生在遇到挫折時缺少韌性和堅強的意志力,在達不到自己預期的目的容易一蹶不振。讓中職生適當?shù)捏w驗成功帶給他們的喜悅,激發(fā)他們的潛在的能力,對于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是有效,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所以中職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體驗成功。學生的自信是建立在他人對自己評價這一基礎上的。如果教師能對學生給予積極的、客觀的評價,學生就會獲得強有力的精神支持,把這種動力轉化為學習動力,教師要經(jīng)常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他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中職生的優(yōu)點進行激勵教育。
總之,中職生德育教育是一項復雜而又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因地制宜,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加大工作力度。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必須中職生把學習和思想教育有機地滲透到教育活動的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促進中職生的健康成長,提高中職生的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衡水科技工程學校/衡水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