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新趨勢,我們主動圍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中心,積極融入龍江振興發(fā)展大局,創(chuàng)新實施互聯(lián)網+關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從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入手,選樹典型,示范引領。2016年3月我們在牡丹江市東安區(qū)召開了全省關心下一代網絡宣傳工作經驗交流會,參觀了東安區(qū)關工委網站和光華小學、幸福社區(qū)等七個現場,聽取了東安區(qū)關工委等五個典型單位從不同角度的經驗介紹。最初,為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東安區(qū)關工委組織區(qū)關工委和街道關工委的領導到網絡建設和宣傳活動開展好的光華小學。參觀該校開通“360水滴”,曬視頻顯神通的集體演示。學校組織的系列活動及大型表演都上了“小水滴”,“水滴直播”平臺,把學校開展的活動以直播的形式傳播出去,讓進入平臺的家長、社會人士隨時看到教育內容,“360水滴”曬視頻給前來參觀的同志以很大啟示。隨后他們又聽取了光華小學建立微信工作群、QQ群和微信公眾平臺的情況匯報。光華小學建有微信公眾平臺1個,微信群10個,QQ群8個,全校形成了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校、學校與社會的多元交流互動網絡。利用網絡平臺曬事跡聚能量,五年級學生孟琰童,悉心照料五保戶吳鳳英奶奶,幾年如一日風雨無阻,他的事跡在微信群、QQ群和微信公眾平臺轉發(fā)后,全校同學都向他看齊,自發(fā)成立了有150人參加的孟琰童愛心先鋒隊,僅2016年就做好事6700余件。光華小學建網用網的做法和經驗使參觀的同志受到極大震撼,大家一致感到,再抱著老腦筋不放,不接受和使用新媒體,不與時俱進,就無法和青少年交流互動,美工工作將難以開展。于是區(qū)關工委率先建起了1個微信公眾平臺,開通了兩個微信群,1個QQ群,不到3個月時間又建成了自己的獨立網站。
(二)從解決技術操作問題入手,辦班培訓,提高技能。我們要求,70歲以下的關工干部和“五老”都要學會操作電腦和智能手機,掌握基本技能,于是全省上下出現了培訓熱潮。一是各自為戰(zhàn)進行分散培訓。全省舉辦各種形式的互聯(lián)網技術培訓班500余次。哈爾濱市道里區(qū)關工委開展網絡崗位練兵活動,每周舉辦1小時網絡培訓班,由區(qū)關工委副秘書長孫玉榮擔任教員,從基礎常識人手,講解如何使用電腦,如何使用智能手機。努力做到“六會”,即:會用手機收發(fā)短信、會用電腦打字、會用手機和電腦收發(fā)電子郵件、會上網查詢下載材料、會用QQ群收發(fā)信息、會使用智能手機“微信”功能。二是集中起來進行重點培訓。省關工委于2017年舉辦了有320人參加的全省縣(市、區(qū))以上關工委主任“互聯(lián)網+關工”專題培訓班。突出了互聯(lián)網知識的普及和電腦、智能手機的操作應用。討論中大家一致認為,不掌握電腦和移動終端的操作技術,就適應不了“互聯(lián)網+關工”的需要,也跟不上全社會信息化發(fā)展的大趨勢。
(三)從解決理論和實際問題入手,出臺文件,提出要求。省關工委和省委宣傳部聯(lián)合下發(fā)文件,一是提出明確目標要求。文件在強調進一步轉變思想,提高認識,開創(chuàng)關工網絡宣傳新局面的同時,明確提出了實施“互聯(lián)網+關工”,建立網上關工委要從網站等硬件建設抓起,2018年基本實現縣(市、區(qū))以上關工委網站網頁全覆蓋的目標要求。二是提出具體實施意見。要求在建網站、配置和更新硬件設備、使用大型網站的服務器、更新頁面、故障排除等方面,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關工委要積極爭取各方面的支持。
(一)攻堅克難建網站,打造青少年思想教育主陣地。
網站是關工委宣傳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對青少年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省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于2003年5月建立了全國省級關工委第一個網站,2013年網站又被省文明辦、省網監(jiān)辦授予第一批省級文明網站。每年發(fā)稿2500余篇,總點擊率達到254萬余次,2017年凈增加31萬次,受到青少年和“五老”歡迎。為了推進網站網頁建設,全省關心下一代網絡宣傳工作經驗交流會議后,各地迅速掀起了網站(網頁)建設熱潮。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130個縣(市、區(qū)),已建網站20個、網頁91個,2018年基本實現全覆蓋。
(二)建立微信群和QQ群,掌握青少年思想教育新方法。
省關工委辦公室、《雙陽紅》月刊和網站先后建起微信工作群4個,QQ群2個,各市地、縣區(qū)關工委和通訊員300多人人群。全省市(地)、縣(區(qū))、農場、林業(yè)局等關工組織建立QQ群、微信工作群近千個,參與人數過萬人,縣區(qū)級以上關工組織已經形成了電腦、網站、智能手機都能及時溝通聯(lián)系的工作網絡。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qū)關工委培訓老同志用智能手機收發(fā)信息、上微信,600余名“五老”與1400多名青少年建立了網上聯(lián)系。一些“五老”對“獲得感”“寶寶”“互聯(lián)網+”“創(chuàng)客”“主要看氣質”等網上流行詞產生興趣,并且能夠依據自己的感悟應用這些流行詞,對青少年進行正面引導教育。
(三)開通微信公眾號和微博,探索青少年思想教育新形式。
我們于2016年初開通了微信公眾號,目前已經和60多個市(地)、縣(市、區(qū))的微信公眾號建立了聯(lián)系,關注人數達到300多人,有不少讀者在微信公眾號留言,形成了交流互動平臺。我們又于2017年5月開通了微博,通訊員在學習篇、榜樣篇、經驗篇、議論篇、新聞篇、故事篇、知識篇七個欄目發(fā)表文章和新聞報道95篇,視頻15個。省關工委網站在頁面上設立了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兩個二維碼,讀者只要一掃二維碼,就可以分享到報道內容。在省關工委的帶領下,全省19個市(地)、系統(tǒng)和130個縣(市、區(qū))多數都開通了微信公眾號,有些關工干部和“五老”還開通了微博。泰來縣關工委在運用互聯(lián)網開展青少年思想教育過程中,率先開通了“泰來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微信公眾號,創(chuàng)建了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載體。他們把各級關工組織開展青少年教育活動的工作信息,上級關工組織的有關文件、領導講話,開展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輔導材料、經驗材料等,上傳到微信公眾號上,供“五老”和青少年學習借鑒。2017年以來,他們把省關工委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的《黑龍江省抗日聯(lián)軍在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斗爭中的重大事件》《北大荒英模人物》等“四史”教育系列資料,全部在“泰來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微信公眾號轉發(fā),受到“五老”和青少年的歡迎。
(四)拍攝制作微視頻和微電影,開辟青少年思想教育新途徑。
微視頻和微電影的一大好處是人們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瀏覽和分享到喜聞樂見的節(jié)目。2017年5月,到樺南縣駝腰子鎮(zhèn)金剛村,現場采訪“五老”劉桂芳帶領全村制訂和弘揚家規(guī)家訓的事跡,拍攝制作了時長約5分鐘的電視專題片,在網上播出。僅2017年5月份以來,省關工委網站就播出視頻36部。各地也涌現出了一些用微視頻和微電影開展關工宣傳和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好做法。牡丹江市東安區(qū)關工委將日常工作中積累的文本、圖片、聲音和影像資料制作成PPT演示文稿,以“圖文聲影”四結合的方式,在中共牡丹江市東安區(qū)委十屆二次常委會議上作匯報。農墾建邊農場關工委自行拍攝了5部以《家風》為主題的微電影,從劇本寫作到開機拍攝,從演職人員到制片導演,全都由關工干部、“五老”、家長和中小學生擔任,微電影播出后在省內產生了轟動效應。
(一)在宣傳內容方面的要求。要突出抓好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宣傳和教育。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新時期青少年思想引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用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將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播到青少年中去。比如:組成“五老”宣講團,走社區(qū)進學校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在高等學校成立大學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小組”,通過學習交流使大學生領會新思想,受到新啟迪,承擔新責任;在中小學校開展“不忘初心永跟黨走”“讀學做講——接力圓夢”“大手拉小手攜手共奮進”等特色鮮明的主題活動,把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宣傳融入立德樹人的全過程,教育引導青少年愛學習、愛勞動,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學生,在社會做好少年,永聽黨話跟黨走。要突出抓好融入龍江振興發(fā)展大局的宣傳和教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特殊優(yōu)勢,深入開展“講政治、學科技、育新人、奔小康”等活動,加強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育廣大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要讓全省青少年正確認識龍江全面振興發(fā)展的形勢和任務,組織他們到重點產業(yè)、重點項目、重點企業(yè)參觀學習,使他們更加了解龍江、熱愛龍江,將來建設龍江;在全省青少年中大力弘揚東北抗聯(lián)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引導他們主動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振興發(fā)展實踐。搞好關心下一代工作融入龍江振興發(fā)展大局的宣傳報道,鼓勵和引導青少年認真學習、了解龍江發(fā)展大局;積極實踐、服務龍江發(fā)展大局;主動作為、貢獻龍江發(fā)展大局。要突出抓好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活動的宣傳和教育。在關工委的全部工作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項拿總的工作,因此要進一步強化對“兩史”教育、“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中華魂”主題讀書、“我為實現中國夢做貢獻,爭當新三好學生”等主題教育活動的宣傳,“兩史”教育的宣傳要與我省的“四史”教育即東北抗聯(lián)史、大慶創(chuàng)業(yè)史、北大荒開發(fā)建設史、哈爾濱市解放70周年建設發(fā)展史的教育相結合,用英雄事跡、優(yōu)良傳統(tǒng)、崇高精神感染青少年,用發(fā)生在身邊聽得著、看得見的典型故事影響青少年,用“接地氣”的內容和方式吸引青少年,使廣大青少年從簡便易行的身邊事做起,自覺踐行修身律己、孝老愛親、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風尚,真正把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落到每一個人身上。要突出抓好先進典型和工作品牌的宣傳和教育。長期以來,省關工委在開展“中華魂”主題讀書、“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主題教育、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教育、參與精準扶貧、家風教育、實施互聯(lián)網+關工等活動中涌現出許多典型單位和個人,這些典型看得見、摸得著、學得來,我們要加大宣傳報道力度,充分發(fā)揮典型“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引領作用。今年,全省關工系統(tǒng)將組織開展關心下一代“最佳工作品牌”評選活動。讓燦爛的“最佳工作品牌”之花,結出更多的豐碩之果。
(二)在網絡監(jiān)管方面的要求。網站管理制度。對網上信息發(fā)布制定了“先審核、后發(fā)布”“誰審核、誰負責”和“信息收集、采訪、編輯、簽發(fā)”等層層負責的管理制度。制定微信公眾號、微博管理制度。因為是工作微信、微博,一是發(fā)出的文字、圖片、視頻信息要符合國家規(guī)定,要反映關工委的工作,并確保準確、時效和適用。二是工作人員要下功夫管好公眾號和微博,讓公眾號、微博在監(jiān)管下協(xié)調運行,主管領導要定期過問。三是發(fā)布信息先由工作人員提出,負責人審核,主管領導審批。制定微信工作群、QQ群管理制度。實行誰建群誰管理、誰負責。吸納入群對象要嚴格嚴肅把關,管理人員應實名制,群成員發(fā)布的信息,要符合關工委的要求,不允許傳播負面信息。由于我們實施嚴格監(jiān)管,保證了網絡安全,全省關工系統(tǒng)沒有出現過責任事故。
責任編輯/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