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昕
[摘 要] 傳統(tǒng)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對詞形詞義的記憶和辨識,而忽略學生對詞匯含義理解的過程。學生僅通過機械重復記憶單詞和它的中文對應意義,缺乏對詞匯的真正理解。要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效率,必須找到一種直觀且便于理解的記憶方法??梢暬葷M足了學生對直觀的需求,也兼顧了學生學習習慣的差異,是一種理想的詞匯教學方法。
[關 鍵 詞] 可視化;信息化教學;英語詞匯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028-02
一、詞匯教學
詞匯是系統(tǒng)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詞匯的積累直接影響學習者在語言學習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在傳統(tǒng)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對詞形詞義的記憶和辨識,忽略學生對詞匯含義理解的過程。學生僅僅是通過簡單的機械重復,將單詞和它的中文對應意義硬背下來,缺乏對詞匯的真正理解。盡管教師與學生都投入了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但單詞學習的效果仍然不能令人滿意。如何簡單高效地記憶詞匯,始終困擾著相當一部分教師和學生。學生的個體差異也是導致傳統(tǒng)詞匯教學方法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學生由于學習風格的不同,對傳統(tǒng)教學法的反應不一。機械重復的詞匯教學方法僅對一部分學生有效,對其他學生來說效果甚微甚至毫無效果,造成了部分學生對詞匯學習的反感。所以,要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效率,必須找到一種直觀的、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也同時能夠兼顧個體差異的方法。
二、可視化
可視化(visualization)是在科學計算可視化、數(shù)據(jù)可視化、信息可視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研究領域。廣義上來說,可視化指的是任何通過圖像、表格或動畫等視覺表征手段進行溝通的技術手段??梢暬芯康氖且曈X表征在提高兩個或兩個以上個體之間的知識傳播和創(chuàng)新中的作用。可視化的概念始于計算機領域,多出現(xiàn)在工業(yè)技術與生物科學研究中。近些年可視化的研究開始拓展到商務溝通、醫(yī)學、教育等領域。科學技術,特別是動畫技術的進步對可視化的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基于可視化在教育領域的不斷發(fā)展,瑞士的馬丁·愛普(Martin Eppler)教授提出了“知識可視化”的概念,他認為知識可視化是應用視覺表征手段促進群體知識的傳播和創(chuàng)新,它的實質(zhì)是將人們的個體知識以圖解手段表示出來,形成能夠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知識外在表現(xiàn)形式,從而促進知識的傳播和創(chuàng)新。知識可視化的目的是傳達事實信息以及見解、經(jīng)驗、態(tài)度、價值觀、預期、觀點和預測等,并以視覺手段幫助他人正確地重構(gòu)、記憶以及應用這些信息。教育技術是通過學習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fā)、應用、管理與評價的理論與實踐,達到改善教學過程,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目的。從這一點來看,知識可視化和教育技術這兩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梢暬療o疑是教育技術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重要的教育技術研究領域。
可視化工具:馬丁·愛普教授根據(jù)復雜程度不同將知識可視化劃分為數(shù)據(jù)可視化(data visualization)、信息可視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等六個大類,將現(xiàn)有的可視化工具分門別類地歸納在這幾個門類之下。目前,國內(nèi)較為流行的可視化工具主要有概念地圖(concept map)、思維導圖(mind map)、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及語義網(wǎng)絡(semantic map)。本文將在教學運用中具體討論這些方法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三、教學運用
(一)課堂實驗
在將可視化系統(tǒng)引入詞匯教學之前,筆者做了一個小實驗。筆者要求班級的學生(52人),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方法介紹正在學習的單元里的一個單詞,并用1~2分鐘時間在課堂里呈現(xiàn)給全班學生。每個學生有2天時間準備,可以使用多媒體輔助手段。
在展示過程中,學生使用的方法有:例句介紹(包括課文例句與新的例句)、關聯(lián)詞匯(將已學過的相關詞匯與展示詞匯一同介紹)、圖示法(用一幅或多幅圖片表達單詞含義)、動畫展示(用一段短動畫介紹單詞)、手繪(邊講邊畫,用一個故事或者場景介紹單詞)、表演(由多個學生表演一個故事或者場景介紹單詞)。超過半數(shù)的學生(52%)選擇了例句介紹,這是教師上課時常用的方法;一部分學生(33%)使用了關聯(lián)詞匯,這是單元總結(jié)詞匯時常用的方法;3人使用了圖示法;2人使用手繪;1人使用動畫展示;1人使用表演。
展示完畢之后,筆者要求學生寫下自己最為印象深刻的一個介紹人和他/她介紹的內(nèi)容。結(jié)果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手繪(87%),5人選擇了動畫展示,1人選擇圖示,1人選擇表演。在選擇手繪的學生中,基本上都能夠復述他們所看到的單詞介紹,并對這種介紹方式給予了極大的肯定。
實驗發(fā)現(xiàn),教師的授課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有著較大的影響。如果教師的詞匯教學方法效率高,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會相應的改進。學生對與可視化相關的詞匯介紹方法(圖示法、動畫展示、手繪)印象深刻,可視化在詞匯教學中有著極大的潛力。
(二)詞匯可視化方法
詞匯的呈現(xiàn)方式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接受度和記憶效果,直觀的示例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章柏成和韋漢(2004)在他們的研究中得出了同樣的結(jié)論:科學的英語詞匯教學呈現(xiàn)方式里不可或缺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就是舉例環(huán)節(jié),要真正掌握詞匯知識,必須發(fā)揮范例的作用??梢暬\用于詞匯,特別是詞匯使用范例時,主要有圖示法、動畫法和手繪法;當處于總結(jié)階段性單詞學習時,主要使用思維導圖。
1.圖示法
本文中的圖示法指的是使用靜態(tài)的圖片展示詞匯的含義和常見的使用情景。教師在教授新單詞時以圖片展示的方式創(chuàng)造一個情景,學生根據(jù)圖片體會單詞的意義和使用環(huán)境,記憶單詞的拼寫并嘗試造句。復習時,學生根據(jù)圖片提示回憶單詞的詞形和詞義。值得注意的是,圖示法解決了學生記憶單詞的不同詞性或詞義的問題。
2.動畫法
動畫法是使用視頻短片或動態(tài)圖片展現(xiàn)一個單詞的意義。這比圖示法更為生動,也更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動畫法適合展現(xiàn)動作或者變化以及一些較為復雜的抽象詞匯。用語言描述動作、變化或復雜抽象詞匯時需要大量的時間,而描述會因為描述者與接收者的文化背景、年齡、地域等方面的不同而產(chǎn)生歧義。動畫法直觀生動,既節(jié)省時間,又很好地解決了易產(chǎn)生歧義的問題。
3.手繪法
手繪溝通法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一種商業(yè)溝通方法。這種方法不需要使用者有很高的繪畫水平,只需要畫出簡單的符號,即能夠達到很好的溝通效果。這個方法適用于介紹事件發(fā)生的過程或闡釋一個概念。在多媒體手段缺乏的情況下也能夠很好地使用。手繪法不同于圖示法的地方在于手繪是一個生成的過程,教師與學生能夠共同見證闡釋過程,能夠及時溝通,根據(jù)雙方的交流隨時改變繪圖,擁有非常好的互動性。因為對媒介的要求低,拓展了手繪法的使用范圍,一張告示貼,甚至一塊餐巾紙都能夠成為交流的媒介。不僅是課堂教學,也是課后學習小組詞匯復習的有力工具。
4.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可視化家族中較為著名的一個成員。思維導圖最初是英國人托尼·巴贊創(chuàng)造的一種記筆記的方法,后來被廣泛應用于個人、家庭、教育和企業(yè)。思維導圖是很好的思路整理工具,多用于寫作與演講準備。思維導圖可以呈現(xiàn)人們的思考過程,幫助使用者理清思路,提高學習者的發(fā)散思維能力。思維導圖是以一個中心(通常是抽象概念),根據(jù)學習者的大腦思維規(guī)律,簡單而自然地發(fā)散出與之相關的內(nèi)容。思維導圖不是雜亂無序的,一個思維導圖只有一個中心,以關鍵詞、圖形、顏色等手段將學習者的思維過程表達出來,離中心越近的內(nèi)容與中心關聯(lián)度越高,抽象程度也越高;離中心越遠的則越低,也更加具體。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習者提高全局觀,對所學內(nèi)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既注重了思維的多向性和跳躍性,又兼顧了思維的綜合性和總體性。
根據(jù)思維導圖多向性、綜合性和跳躍性的特點,它最為適合階段性詞匯總結(jié)復習。以單元話題為中心,將本單元的詞匯根據(jù)學生自己的思維方式圍繞主題發(fā)散開,從而構(gòu)建出學生獨一無二的詞匯復習圖。這既能夠讓學生整理自己的已學詞匯,加深學生對單個單詞的認識,也能夠幫助學生根據(jù)某一主題整理出一系列相關詞匯,讓他們在閱讀和寫作中遇到相似主題時立刻調(diào)動這一部分知識,快速做出反應。
四、總結(jié)
可視化是一個新興研究領域,它是人們將思維轉(zhuǎn)化為可視的圖或文字,是化抽象為具象的手段,目的是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思想交流與創(chuàng)新。教育領域中,可視化的引入尚處于一個初級階段。本文通過小實驗初步驗證可視化在詞匯教學中有著積極的作用和巨大的潛力,同時介紹了可視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一些運用:圖示法、動畫法、手繪法和思維導圖。這些僅僅是可視化工具中的一小部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教學理論的不斷更新,相信可視化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將有更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濯源.思維可視化與教育教學的有效整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21):5-7.
[2]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王朝云,劉玉龍.知識可視化的理論與應用[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7(6):17-20.
[4]章柏成,韋漢.英語詞匯教學的呈現(xiàn)方式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