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 要] 新時代,高職校思政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思政教師的角色定位與自信也受到影響。因此,在定量調(diào)查的基礎上,分析影響高職思政教師角色定位與自信的因素,提出新時代高職思政教師應該堅定的三大角色與三種自信。
[關 鍵 詞] 新時代;角色定位;角色自信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021-01
一、影響高職思政教師角色定位與自信的因素分析
(一)來自高職學生生源實際的挑戰(zhàn)
基于當前我國高考招生實際,高職生生源為低于本科線的學生,而從近年來湖北高職院校錄取分數(shù)線分析(武漢200,地市州150,技能高考200),對職校生的文化成績要求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面對理論功底較差的學生,思政教師既要將理論說清楚、講明白,又要活躍課堂氣氛,駕馭課堂,引領正確的方向,其難度可見一斑。
(二)對思政課的刻板認識
課題組通過在學生中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6個班級,300份問卷),經(jīng)過統(tǒng)計分析得知:學生對思政課的興趣普遍不高,部分學生(20%)認為大學思政課與高中階段的政治課區(qū)別不大。認為思政課不太重要的比例為60%、認為思政課堂枯燥的比例為50%。在問卷最后開放式題目的作答里,有部分學生明確寫道:希望改變思政課講授方式。
(三)高職院校大環(huán)境的影響
高職院校突出實踐技能培養(yǎng)的導向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偏好。課題組收集所在高職院校一學年(2017.9—2018.9)的查課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數(shù)據(jù)由教務處提供):思政課綜合到課率是94%,其他專業(yè)課到課率為99.4%。從到課率的數(shù)據(jù)對比可見,高職院校學生對思政課堂的重視度要低于專業(yè)課程,這種差異在主干課程為計算機應用技術、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學院更為明顯。
二、新時代高職思政教師的三大角色
(一)做道德的榜樣,助力學生成人
思政課教師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而合格的接班人,核心的衡量標準就是成人且成才,其中成人,具有好的品行是首要。因此,作為一名思政教師,首先要是學生心中道德的榜樣,這樣才能夠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具體表現(xiàn)在:理想信念要堅定、生活作風要示范、要有良好的自我修養(yǎng),以強大的人格魅力影響感召學生。俗語道,身教勝于言教。學生在這種無形的影響下,也會受到積極引導。
(二)做思想的巨人,指導學生成才
新時代對思政教師的要求是全面性的,思政教學除了課堂授課外,還涵蓋實踐教學等環(huán)節(jié),學生對教師的期待也不僅僅是課堂幾十分鐘,而是在遇到各種人生難題的時候,能夠隨時求助,得到回應和解答。這種表現(xiàn)在高職院校更為明顯。因此,思政教師要勇做思想上的巨人,具體來說,一方面是做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以理論功底滋養(yǎng)人生維度,延伸教學深度;二是要時刻關注社會思潮發(fā)展趨勢,了解時政大事,為學生及時輸送知識營養(yǎng);三是要不斷拓寬知識面,確保應對學生各種各樣的人生疑問。
(三)做靈魂的朋友,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一名思政教師,這種體會更為深刻。思政教育就是影響人、塑造人的。新時代,師生角色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學校教育“以生為本”的理念不斷增強,所以,思政教師要拋卻過去樹立權威,以權威影響人的做法,而是蹲下,與學生成為朋友,真正關心學生的生活與成長,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三、新時代高職思政教師的三種自信
(一)身份自信
作為一名思政教師,應該堅定身份自信。高職思政教師在引領學生成才,幫助學生答疑解惑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學生成長成才路上扮演著多種角色,而每一種角色都關系到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馬斯洛的需求五層次論中,人類最高層次的需要是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思政教師所做的工作既是幫助每一名學生追求更好的自我實現(xiàn),也是在追求自身職業(yè)的自我實現(xiàn),因此,思政教師的身份是值得尊敬與自豪的,身為一名思政教師,要為自身身份感到充分自信。
(二)理論自信
思政教師的理論自信體現(xiàn)在堅信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擁護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歷史和現(xiàn)實證明,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新時代,這種理論自信體現(xiàn)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有高度的自信,在教學中底氣十足。
現(xiàn)實生活中,個別思政教師信仰弱化、思想僵化,導致無法影響和說服學生,對身邊的反面聲音也無法進行引導和教育,因此喪失了思政教育效果。作為一名思政教師,要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以高度的理論自信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堅定信仰者、追隨者和傳播者。
(三)使命自信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總結“十八大”五年來歷史性成就與歷史性變革基礎上明確指出,經(jīng)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意味著“久經(jīng)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边€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全新的挑戰(zhàn),思政工作的效果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高職思政教師在新的時代方位上肩負新的使命,使命重大,應該堅定使命自信。要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積極推動理論研究與宣傳,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宋萍.論高效思政教師的四種角色[J].渤海大學學報,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