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蕓蕓
【摘要】聲樂藝術是利用歌唱的形式對藝術進行表達。聲樂技巧是聲樂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美的規(guī)律、特殊的形態(tài)在聲樂藝術中不斷滲透。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技巧和優(yōu)美的歌聲,把藝術作品賦予了情感生動的表達形式。讓受眾者在心靈藝術的范圍內,融合多種藝術元素,并在感官上和層次上實現感染和熏陶,并完美地把藝術表演中的審美價值與藝術效果結合在了一起。構建了語言技巧和聲音技巧上的和諧統一,并在一定程度上詮釋一部好的音樂作品構架,體現了聲樂作品的精髓,實現了情感與高超的音樂技巧上的完美變遷,保障聲樂藝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關鍵詞】聲樂技巧;藝術;地位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一、聲樂與語言技巧
聲樂藝術是通過人聲的方式進行實現藝術化的歌唱效果。利用優(yōu)美的歌聲條件,實現受眾者心理的渲染,并把自身的情感傳輸給其他人。聲樂技巧是利用美的規(guī)律進行實現特殊的藝術滲透。每一個國家的民族藝術都是通過“語言”的形式來表現的,不管是中國的民族唱法還是西方的美聲唱法,都清晰地表達了語言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不管是民間藝術還是臺面的創(chuàng)作藝術,都利用“字正腔圓和明朗清晰”的語言表達形式為受眾者進行實現了情感的感染和表達。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從不同的文化經濟、宗教信仰和地理環(huán)境上看,語言都是民歌賴以生存的基礎。
二、聲樂與聲音技巧
在這樣一個節(jié)奏感特別強的時代中,往往聲樂可以放慢人類靈魂的腳步。人聲的音樂中和器樂的對比中,彰顯了不一樣的載體。然而,人生本身是不存在精神內涵的,但是注入了藝術表現以后,就蘊含了豐富的生命活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審美的習慣和情感交流的傳承和發(fā)展。實現“通、實、圓、亮、純、松、活、柔”等特點的靈活運用。例如燕南之庵的《唱論》就把換氣、透氣、歇氣、收氣、提氣、緩氣等方面體現出來,并得到了精確的表達。讓大家感受到了藝術定位的民族性和科學性、藝術性、時代性。通過“通道”“支點”“反向”技巧,實現聲、情并茂的局面。
三、聲樂技巧在聲樂藝術中的作用與地位
(一)藝術審美的內涵——聲樂技巧深化聲樂
聲樂技巧在本質上是對藝術形象的一種需求性塑造,也是重要的基礎性部分。隨著大家對生存的憧憬和審美追求中,發(fā)現了精神文明建設更高的價值。人聲和語言構建的藝術文化加強了聲樂藝術的流動性,實現了神韻、美感、文化、品質等方面的傳遞和體現。例如: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是膾炙人口,眾所周知的藝術作品,不僅通過“聲樂技巧”表達了含蓄、自然、真摯、樸實的鮮活生命,還體現了當時語境下,我國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技巧發(fā)揮到“極致”,把“美”推向了高潮。用語言、用嗓、音色、潤腔等,實現一個民族文化的傳統概念和時代的審視。
(二)藝術的情感表達——聲樂技巧深化聲樂
目前,聲樂技巧進一步精益求精,有助于對聲樂藝術的內涵進行深化,有助于情感表達,有助于使作品的風格得到展現,有助于聲樂藝術的多元化發(fā)展。情感是技巧實現的目的,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戲諺有云:“無技不驚人、無情不動人,無戲不服人?!边@充分表達了藝術中的技巧和情感、表演的重要性。例如著名的意大利民歌《??! 我的太陽》,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聲音輕松和柔和、力度實現旋律起伏、線條感。并通過親切、生動的含蓄表達形式呈現帶了大家的面前,讓受眾者感受到對戀人的思念之情和贊美之情。
(三)風格表現的主要手段——聲樂技巧
不管是那種創(chuàng)新,都需要有自身獨有的風格,聲樂技巧也不例外。如果說“情感”十二聲樂藝術的靈魂,那么“風格”就是聲樂藝術的核心。不管哪種,都需要利用技巧進行實現音色美妙。例如《茉莉花》就是以節(jié)奏和旋律方面細膩、平穩(wěn)、流暢、婉麗來實現的。
(四)聲樂藝術的多元發(fā)展——聲樂技巧
不管是國家之間區(qū)別,還是地區(qū)之間的差別,聲樂藝術的特點都不盡相同。
在中國,北方作品以高亢嘹亮為特點,南方的音樂則以婉為特點,在實際的技巧運用上,需要借助聲樂的技巧,實現風格的突出。
四、總結
一切藝術追求的核心都是 “美”,針對于聲樂藝術來講,好比人體脊柱,需要核心作為支撐,實現完整的藝術風格構建。在聲樂藝術的理論和實踐中,只有正確的對聲樂技巧進行認知,才能體現其重要地位和作用,保證聲樂藝術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把“美”的價值追求體現得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夏毅和.聲樂技巧在聲樂藝術中的地位與作用[J].民族藝術研究,2010,4(03):1234-1239.
[2]蘇祥玲.淺談歌唱技巧在聲樂表演藝術中的重要性及影響[J].中國職工教育,2014(22).
[3]張露元.論聲樂藝術中聲樂技巧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2(18):28-29.